楊曉慧
【中圖分類號】
R249?【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015-01
經常有很多患心衰的病人會問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心衰了還能不能鍛煉運動了?我們國家的老百姓總是有這樣的一個習慣,那就是覺得有病了一定要養著,養著的意思就是不要運動,害怕一運動就會有什么意外發生,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一、誘發心衰病因
1.感染。
比如風濕活動、呼吸道感染等;
2.心臟負荷加大。
太快太多的輸液、妊娠、分娩,攝入鈉鹽的量過多等增加心臟的負荷;
3.藥物作用。
像不適當的停用洋地黃,或洋地黃中毒;
4.嚴重心律失常。
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陣發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等等;
5.其他。
乳頭肌功能不全;肺栓塞;貧血等;
6.不恰當的情緒和活動。
情緒十分激動以及過度的做體力活。
二、心衰類型
1.慢性心衰。
一種持續存在的心衰狀態,可以穩定、失代償、惡化。這是各種疾病所引發的心臟病的最后階段,是一種臨床綜合征,主要的表現就是乏力、呼吸難、水腫,然而,這些不會一起發生的;
2.急性心衰。
由于心臟負荷加重或者急性的心肌損害,而導致的急性心排血量下降、周圍循環壓力增大、肺循環壓力增高,引發肺循環充血而發生肺水腫、急性肺淤血且有器官、組織灌注不足、心源性休克的臨床綜合征。這種類型的心衰,可以在心功能處在代償期或正常期的時候心臟突然患病,也可以在原有的慢性心衰基礎上加重病情。
三、心衰患者具體的護理辦法
1.堅持接受治療。
要嚴格遵守醫生的囑托用藥服藥,不能私自換藥或者停藥,避免誘發嚴重的后果;
2.調整飲食結構。
調整飲食的主要原則是低熱量、好消化、清淡、低鈉鹽,注意補充足量的維生素、無機鹽、碳水化合物、一定量脂肪;要戒酒戒煙,少食多餐,以免因吃得太飽而誘發心衰或讓心衰的癥狀加重;
3。合理臥床休息。
重癥以及急性期的心衰病患要躺床上休息,在心功能得到好轉了,一定要下床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比如散步等;禁止參加太猛的、太多的、太劇烈的體育鍛煉,以防加重心力衰竭;
4。減少誘發因素。
誘發心衰最常見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感染,一個是勞累;注意一定不要感冒,在感冒流行的季節或氣候發生明顯變化的,病患要減少外出的機會;病人如果有呼吸道感染發生了,則會很容易的讓病情發生急劇惡化。四、心衰病人該怎樣運動鍛煉
1.綜合辦法。
針對慢性心衰的治療和鍛煉的作用是互補的,血管擴張劑能提升運動的能力,可是,效果卻不如體育鍛煉好;
2.力量鍛煉。
提升腹肌與膈肌,也就是呼吸肌的運動,能減輕呼吸困難的癥狀、提高生活的質量、加強運動的耐力;
3.準備工作。
在進行體育鍛煉以前,要采取藥物治療來控制慢性心衰,有條件的,要進行負荷試驗,由此來判斷人體對于體育運動的反應,決定安全有效的鍛煉水平;
4.有氧運動。
體育運動之前,適當的進行熱身,能夠促進血管的擴張;最少做十分鐘的伸展運動、或慢走運動,又或者是其他的活動,避免脈率超過最大心率的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最理想的,是要病患在預期的心率范圍里原地蹬自行車或者步行最少二十分鐘,最多四十分鐘,每個星期最多五次,最少三次。
五、心衰病患何時不能運動鍛煉
病人需要注意的是,運動時必須量力而行,禁止在太熱太冷的天氣里運動,也禁止在饑餓或太飽的情況下運動。
假設有下面的這五種情況發生,就表明運動量太大了,必須馬上暫停:
一是不能堅持鍛煉;
二是血壓不正常;
三是心率明顯變慢或變快;
四是運動中由于呼吸急促不可以自由交談;
五是面色蒼白、心悸以及大汗。
心衰病患進行鍛煉必須遵從的一個原則,就是必須進行鍛煉,而且量力而行。
有一部分心衰病人在急性期憋喘,那么,這個時候可以不運動,可是這并不意味著一天就只能是躺著,有能力的時候,也可以在床邊站一站。假設一直躺在床上,人體的下肢就會形成血栓,甚至有肺栓塞發生。在外國,像在美國心血管排名第一的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全部進行過心臟手術的病患,手術后二十四小時時間里康復醫生必須來到病人的床邊,幫助病患坐起來、站起來,接著,次日,就要幫助病患走起來。這樣的康復訓練大大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病人康復的速度也加快了。
現如今,有很多的專家、學者都覺得:對于那些處在非急性期心衰的病患來說,疾病康復最好的運動方式是有氧運動。那么,說來說去,究竟什么類型的運動適合呢?像學打太極拳、走路、騎自行車。如果體力好一些的病人,可以登山、游泳,每一次運動的時長是最長一個小時,最短半個小時。運動有三個組成部分,前十分鐘到十五分鐘是熱身,接著進行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的運動,再接著進行一下整理。
養成良好的有規律的運動習慣,是許多心衰病人得以康復的一大法寶,也是提高生活質量的必由之路。廣大的心衰病人可以外出旅行、正常工作與生活、闔家歡樂,大多時候都是得益于有一個自己喜歡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