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作華
【中圖分類號】R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032-03
在各大醫院里我們經常會發現一個現象,很多患者拿著放射科X線攝片或者CT/MR檢查的票據,眉頭緊鎖、腳步反復的在等著各種檢測數據的結果報告,都希望能夠快一些將報告交到醫生手里,希望更快的得到醫生的救治,很多患者對于這種情況往往表現都是比較焦急,更有甚者對于這種檢測報告不能立刻出來表示不理解,甚至與醫務工作者發生沖突,那么,為什么放射科的各種報告不能夠像老百姓所想的那樣“立等可取”呢,今天我們就針對這個問題一起來了解一下。
其實我們應該明白,醫院的報告數據是我們醫生用于為我們治療疾病的參考方向,所以說,各種的檢測數據報告,尤其是放射科的醫學影像報告的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不能“立等可取”很大的原因在于醫護人員的責任心,那么造成患者得到速度較慢的影響因素,我們可以歸納為如下三點
一、醫學影像的編輯問題
其實在我們的實際看診過程中,很多的醫學影像照片是當時就呈現在醫護人員的電腦上的,這是真實的情況。那么在這里也是很多老百姓不理解的問題,既然已經反饋回到電腦中,為什么不能直接給打印出來呢?這里就涉及一個醫學影像的編輯問題。首先廣大老百姓可以回憶一下,我們得到的醫學影像都是非常清晰,并且可以直觀的看到病灶位置。而我們最開始拍攝出來的影片是不具備這些的,醫護人員后期需要對所拍攝的圖像進行調整,使得圖像更加完整清晰,這就是需要時間的。
同時醫護人員還需要對各個放射科室在相同時間拍攝的醫學影像進行進行排序整理,而后將其床送到醫學影像采集傳輸儲存系統中去,由其他醫護人員進行下一步的圖像處理。
二、醫學影像的初診
其實不知道廣大患者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我們的在放射科拍攝的各種醫學影像,并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照片,而是附帶著醫學參考意見,這個參考意見又是醫生實際看診的一個參考數據。而這個過程其實就是醫學影像醫護人員進行的醫學影像初診結論。診斷醫生首先會針對順序,同時查閱患者的病史信息,分析每一張影響的信息內容,尋找疾病痕跡,做出一個初步的診斷意見,有的時候由于患者信息不全等問題還需要親自詢問患者,當面對一些無法實際解決或者拿捏不是很準確的病癥數據以后,醫護工作者還需要進行查閱各種資料,以此給予檢測報告的初步診斷。這樣一個流程下來,往往就需要花費幾十分鐘,這還只是完成了初步的簡單診斷。
三、醫學影像的審核與復診
當醫學影像初步完成以后,為了對患者以及醫生雙發的負責,初診以后的檢測報告,還需要的是由醫院里經驗豐富的膏劑主治醫師或者科室主任擔任審核以及復診這項工作,旨在提高醫學影像結論的準確性。審核和復診的存在意義在于給患者更負責任的交代,患者選擇相信醫院,醫院就需要回報這份信任的心態,層層審核,保證最后交到患者手中的信息是最正確的,這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當整體流程結束以后,才會進行裝訂成冊,一份完整的醫學影像報告才算是完成,而一般醫院里承諾的都是兩小時見檢測報告,但是實際工作過程中,大多數都會告知需要半天左右的時間。
當然,凡事也有例外,醫院的宗旨的治病救人,當遇到一些特大重病、急病、危病的時候,或者一些重要人員,需要加快治病速度的,放射科醫生會優先進行一些口頭結論通知,讓患者家屬與醫生能夠更快的了解患者情況以及對患者治療。但是大部分的患者還是需要耐心等待,在規定時間以內得到具體的檢測報告。
結論
總而言之,放射科的數據報告之所以不能夠做到“立等可取”。更多的原因在于醫院對于患者的負責,因為作為醫學參考意見,需要做到信息的準確度。最終需要做到的是解決患者的實際病理問題,因此廣大患者要秉承著理解信任的心態去看待這一個問題。只有患者層面的理解配合,才能夠使得醫護工作者更好的完成自身工作?;颊卟拍軌虻玫礁玫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