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艷
【中圖分類號】R1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040-01
血液在輸注過程中只能同血型輸注,而血型則是以血液抗原形式所表達的遺傳性狀。當前,對臨床輸血意義最為重要的是ABO血型系統和Rh(D)血型。其中ABO血型系統包括A型、B型、O型、AB型,Rh(D)血型包括Rh(D)陰性血、Rh(D)陽性血。在輸血時,首先醫生會了解患者的血型情況,對于Rh(D)陰性血患者,應當及時告知醫生,以便醫生尋找合適血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對“熊貓血”有著一定的了解,而這種熊貓血則是指Rh(D)陰性血,較為罕見,且輸血時一定要輸同血型,避免發生溶血。本文將重點分析輸血前為什么需要檢驗用血者Rh(D)和ABO血型。
1?Rh(D)血型系統
Rh(D)血型系統是根據人類血液中紅細胞是否存在D型抗原而分為Rh(D)陰性和Rh(D)陽性。在Rh(D)血型系統中,Rh(D)陽性表示機體血液中紅細胞里面存在D抗原,而Rh(D)陰性表示機體血液中紅細胞里面不存在D抗原。研究指出,漢族中Rh(D)陽性血型者約為99%以上,其中Rh(D)陰性血型低于1%,極為罕見。也正是由于Rh(D)陰性血較為少見,被我們稱之為稀有血型、熊貓血,此類人群數量很少。當需要輸血時,Rh(D)陽性者能夠接受輸注Rh(D)陰性血,但是,若為Rh(D)陰性血,不可接受輸注Rh(D)陽性血。因此,Rh(D)陰性血屬于稀有血型,其發生率低于1%。
Rh(D)陰性屬于隱性基因,若Rh(D)陽性父母將攜帶Rh(D)隱性基因都遺傳給后代,那么后代將為Rh(D)陰性血,若雙親中有一人為Rh(D)陰性血,子女出現Rh(D)陰性血的幾率將增大,相反則發生率減少。不管是Rh(D)陰性與Rh(D)陽性,都是健康人群,僅僅是血型不同。但是Rh(D)陰性者在發生特殊情況時,臨床應當重視,例如,妊娠女性的母親與胎兒之間出現Rh(D)血型不合時,極易可能嚴重傷害胎兒;人流、輸血等免疫史患者再次輸入Rh(D)陽性血,將出現強烈溶血性的輸血反應。
2?ABO血型系統
結合紅細胞表面是否存在特異性抗原A與特異性抗原B對血液類型系統進行劃分。在1990年,ABO血型系統由奧地利學者首次發現,并將其確定為人類的第一個血型系統。結合凝聚原A與凝聚原B分布情況,將血液分成四個類型,分別為A型血、B型血、AB型血與O型血。紅細胞中若只存在凝集原A,則為A型血,A型血者在血清中存在抗B凝集素;若紅細胞中只存在凝集原B,則為B型血,B型血血清中存在抗A凝集素;若紅細胞中存在A凝集原、B凝集原,則為AB型血,AB型血者血清中不存在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若紅細胞中不存在A凝集原、B凝集原,則為O型血,O型血血清中存在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紅細胞中若存在凝集原A,能夠被抗A凝集素所凝集;若存在凝集素B,極易被抗B凝集素所凝集。
3?輸血前需檢測用血者Rh(D)血型與ABO血型
Rh(D)血液系統中,A型Rh(D)陰性血者只能輸注A型Rh(D)陰性血,AB型Rh(D)陰性血者只能輸注AB型Rh(D)陰性血。當患者在手術或者生病后需要輸血,應當首先將自己血型告知醫師,特別是Rh(D)陰性血者,應當明確告知醫師,以便醫護人員早期與血站取得聯系,組織所需Rh(D)陰性血源。對于未婚女性, 若為Rh(D)陰性者,應當將計劃生育做好,避免出現人工流產,一旦有輸血史、人工流產史,在妊娠期應當及時預測檢查新生兒溶血病,避免在后期發生新生兒溶血病。對于Rh(D)陰性者,不能輸注Rh(D)陽性血液,這主要由于Rh(D)陰性的人輸入Rh(D)陽性的血液后,刺激機體在血清中產生Rh(D)抗體,若以后再次輸入Rh(D)陽性血,既可發生凝集造成溶血性輸血反應;如果Rh(D)陰性婦女懷孕Rh(D)陽性胎兒時,胎兒的紅細胞借機會進去母體也可刺激母體產生Rh(D)抗體,即使第一次輸入Rh(D)陽性血也可引起溶血性輸血反應。然而,RH(D)陽性者能夠輸注Rh(D)陰性者血液。
當存在禁忌癥情況時,Rh(D)陰性者的同型血液的供應屬于生命攸關大事,因此,血站工作者應當將Rh(D)陰性者輸血問題放在首位,將其安全作為己任,在日常工作中應當加強獻血人群的Rh(D)血型篩選,及時篩選出Rh(D)陰性血,血液將立即給予特殊處理,并在-80℃冰柜內保存,以備急需。同時,還應當將血型篩查結果告知檢驗者,使其清楚個人血型,以便提高警惕。
在ABO血型系統中,血清里有能起粘合作用的凝集素,紅細胞里則含有能被粘合的凝集原。血型不合會導致紅細胞凝結。因為當含有A(或B)凝集原的紅細胞與含有抗A(或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時,由于相對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與抗A)的相互作用,使紅細胞凝集成固,凝集成固的紅細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環發生障礙。接著這些紅細胞又破裂溶血,釋放出大量的血紅蛋白。當大量血紅蛋白從腎臟排除時,又可以堵塞腎小管而損傷腎功能,引起少尿或無尿。這一連竄的反應可以引起下列癥狀:皮膚發青、四肢麻木、全身發抖、胸悶、腰疼、心跳加速、血壓下降,嚴重時甚至死亡。
綜上所述,輸血時若血型不合會使輸入的紅細胞發生凝集,引起血管阻塞和血管內大量溶血,造成嚴重后果。因此,輸血前必須檢查獻血者和用血者Rh(D)和ABO血型,根據凝集反應原理將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做交叉配血實驗,在體外確證兩者血液相混不發生凝集方可進行輸血,以確保輸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