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紅



【摘要】目的:對靜脈留置針輸液患者采用QC形式多途徑護理,探究其降低外滲發生率效果。方法:研究期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以2018年9月為界限,2018年9月前為對照組,未實施QC形式多途徑;2018年9月后為觀察組,實施QC形式多途徑。對比QC形式多途徑實施前后靜脈留置針輸液外滲發生率。結果:運用QC形式多途徑后,靜脈留置針輸液外滲發生率明顯改變,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靜脈留置針輸液患者采用QC形式多途徑護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可有效降低靜脈留置針輸液外滲發生率,提升護理人員工作效果,提高患者治療質量。
【關鍵詞】QC形式多途徑;靜脈留置針輸液;外滲發生率
【中圖分類號】
R493【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088-01
在神經內科中,結核病患者經常需要輸液治療,為了降低患者輸液痛苦,采取靜脈留置針方式予以治療[1]。同時藥液外滲現象時有發生,降低患者治療效果。因此,可組成持續質量改進小組,運用QC形式多途徑降低靜脈留置針輸液外滲發生率,保證患者用藥期間的安全,減輕患者的痛苦[2]。鑒于此,建立希望圈,并調查外滲發生原因,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詳細的結果如下匯報。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期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以2018年9月為界限,2018年9月前為對照組,未實施QC形式多途徑;2018年9月后為觀察組,實施QC形式多途徑。希望圈成員共計6人,主管護師2人,護師3人,護士1人。
1.2?方法
1.2.1?設定目標值
降低外周靜脈外滲率,從7‰降至3‰下。
1.2.2?原因分析
運用醫院自制調查量表進行調查,對靜脈留置針輸液外滲發生原因進行調查,繪制魚骨圖如下。
1.2.3?制定對策
(1)長期應用刺激高危性藥的改善對策。
在外周靜脈輸液操作時,對于長期應用刺激性高危藥物的患者建議其首選中心靜脈置管,如因各種原因不選擇中心靜脈置管的,有計劃的選擇穿刺部位,盡量做到不要反復穿刺同側肢體,改善穿刺部位固定方法。
(2)反復穿刺同側肢體的改善對策。
根據患者血管情況正確并有計劃的選擇穿刺部位,盡量做到不要反復穿刺同側肢體。開始分享外周輸液穿刺技術操作及穿刺中的小技巧。
(3)穿刺部位固定方法不當的改善對策。
培訓以“改善穿刺針頭的固定方法”為專題進行全員培訓,組織圈內護理人員進行討論,對自身在護理實踐中遇到穿刺部位固定不穩定現象的處理辦法予以討論,集思廣益,最終確定改善穿刺針頭的固定方法,培訓護理人員將該種方法掌握,提升患者穿刺固定效果。
(4)輸液器材選擇不當的改善對策。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科學護理的選擇輸液器材,同時也要根據藥物的成分進行輸液器材的選擇,可以有效避免因輸液器材選擇不當造成藥液外滲,影響治療效果。
(5)穿刺技術有待提高的改善對策。
要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培訓,由骨干護理人員對普通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全面提升護理人員的穿刺技術,避免出現外滲現象。
(6)巡視不及時的改善對策。
建立巡視制度,將患者的病情進行等級劃分,一級患者需15-30min予以巡視一次,二級、三級患者需30-60min巡視一次,護理人員在巡視過程中應檢查輸液部位,避免出現外滲現象。若是高危藥物出現外滲,需及時更換注射位置。針對特殊患者需要增加巡視次數,與此同時建立獎懲制度,對護理人員的巡視情況進行抽查,依據結果做出獎懲。
1.3?觀察指標
對比QC形式多途徑實施前后靜脈留置針輸液外滲發生率[3]。
1.4?統計學分析
將本研究所需指標數據進行收集整理,經SPSS25.0軟件包統計分析。經X2檢驗靜脈留置針輸液外滲發生率指標數據,P<0.05表示有意義。
2?結果
2.1?靜脈留置針輸液外滲發生原因調查結果統計
在QC形式多途徑實施前,運用醫院自制調查量表進行調查,對靜脈留置針輸液外滲發生原因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如表1。
2.2?靜脈留置針輸液外滲發生率比較
運用QC形式多途徑后,靜脈留置針輸液外滲發生率明顯改變,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通過QC形式多途徑活動,可以持續改造穿刺技術,建立相應的制度,規范穿刺操作行為[4]。同時在科室能舉辦技能大賽,旨在提升護理人員靜脈留置針的穿刺技術。同時還需要建立技能培訓考核體系,對護理人員掌握的穿刺技術進行考核。建立巡視制度,定期檢查護理人員的巡視情況,嚴格落實獎懲制度,規范護理人員行為[5]。因此,本文的實驗數據經統計學分析顯示:運用QC形式多途徑后,靜脈留置針輸液外滲發生率明顯改變,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靜脈留置針輸液患者采用QC形式多途徑護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可有效降低靜脈留置針輸液外滲發生率,提升護理人員工作效果,提高患者治療質量。
參考文獻:
[1]?方繼紅,武鳳芹,楊媛媛,et al.靜脈治療質控小組在兒科病房靜脈留置針輸液安全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安徽醫藥,2018,22(4):781-784.
[2]?黃月娟,譚芊芊,黃小川,et al. 住院患者靜脈輸液治療現狀調查[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8, 4(7):96-98.
[3]?陳新穎. 靜脈留置針在婦產科護理中的運用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 2019(14):255-256.
[4]?楊雯, 李雪冰, 陳曉娜, et al.品管圈在降低靜脈輸注藥物外滲致留置針靜脈炎發生率中的作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11):54-57.
[5]?徐竟麗.兒科門診輸液中淺靜脈留置針的應用與風險管理[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9, 5(4):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