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佩菁

【摘要】目的:觀察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干預療效。方法: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2例高危妊娠孕婦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護理干預模式不同將高危妊娠孕婦分為對照組(41例:常規護理)與實驗組(41例: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高危妊娠孕婦干預效果。結果:實驗組高危妊娠孕婦干預后癥狀自評表(SCL-90)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實驗組高危妊娠孕婦新生兒窒息率、胎兒死亡率、早期流產率均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結論:護理人員結合高危妊娠孕婦產前需求開展針對性護理可顯著改善孕婦心理情緒狀態,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
【關鍵詞】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69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103-01
高危妊娠孕婦指在妊娠期間因某些疾病因素或病理因素對孕婦以及胎兒生面健康造成較大威脅的妊娠,高危妊娠孕婦與正常妊娠孕婦相比難產率高、圍產兒死亡率高[1]。本次研究為探究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干預的影響,比較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82例分別行常規護理高危妊娠孕婦以及針對性護理高危妊娠孕婦干預前后心理狀態以及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2例高危妊娠孕婦按照護理干預模式不同將高危妊娠孕婦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實驗組實施針對性護理(n=41例):該組女性年齡/平均年齡為:22歲~32歲、(28.52±1.32)歲,孕周/平均孕周為:33周~37周,(35.82±1.62)年。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n=41例):該組女性年齡/平均年齡為:21歲~38歲、(30.56±1.34)歲,孕周/平均孕周為:33周~38周,(35.83±1.61)年。本次研究對象在平均年齡以及平均孕周等一般資料方面,經統計學驗證無明顯差異,P>0.05。
1.2?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本次研究對象均參考謝幸、孔北華、段濤主編第九版《婦產科學》中高危妊娠臨床診斷標準確診。(2)本次研究對象均神志正常且表示自愿自愿本次研究,可配合研究需要定期入院復診。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神志、精神以及言語表達能力異常高危妊娠孕婦。(2)排除本次研究開展過程中失訪的高危妊娠孕婦。
1.3?方法
1.3.1?對照組高危妊娠孕婦均遵循醫囑定期產檢,結合產前檢查結果為患者構建健康管理檔案,囑產婦多臥床休息,避免久坐、久站,在臥床休息時盡量取左側臥位。
1.3.2?實驗組高危妊娠孕婦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開展針對性護理,(1)絕大多數高危妊娠孕婦擔憂分娩結局,在確診后可出現焦慮、緊張,甚至有部分高危妊娠孕婦因過度焦慮長期失眠。護理人員應結合臨床檢查結果以及既往高危妊娠孕婦生產干預結果安慰高危妊娠孕婦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同時通過發放產前健康宣傳手冊的形式提高高危妊娠孕婦對自身疾病認知能力。此外,開展家庭護理干預,與高危妊娠孕婦家屬取得聯系,并向家屬科普相關家庭護理知識,囑高危妊娠孕婦家屬監督其日常行為,禁止長期站立或久坐,避免拎搬過于粗重的東西,規律作息。(2)高危妊娠孕婦血常規以及尿常規相關數值可出現較大波動,對此護理人員應為高危妊娠孕婦制定科學飲食方案與運動方案。囑高危妊娠孕婦進食葉酸、補充鈣、鐵等多種微量元素,注意膳食平衡,妊娠期間不偏食、在妊娠后期定期稱重,從而保證飲食攝入的熱量與營養平衡。
1.4?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高危妊娠孕婦干預前后心理情緒狀態以及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參考SCL-90量表(總指數5分)判斷患者心理情緒狀態,伴隨量表得分的提升,患者負面心理情緒越重。
1.5?統計學處理
SPSS21.0系統處理結果數據,(%)表示的百分數應用χ2檢驗,(x±s)表示的平均值應用t 檢驗,P值超過0.05則表示組間數據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高危妊娠孕婦干預前后心理情緒狀態,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高危妊娠孕婦干預后SCL-90量表得分比對照組低。
2.2?實驗組高危妊娠孕婦新生兒窒息率、胎兒死亡率、早期流產率分別為4.88%(2/41)、0.00%(0/41)、9.76%(4/41),對照組高危妊娠孕婦新生兒窒息率、胎兒死亡率、早期流產率分別為17.07%(7/41)、12.20%(5/41)、24.39%(10/41),兩組新生兒窒息率、胎兒死亡率、早期流產率相比差異明顯,χ2=5.107、5.023、5.019,P<0.05。
3?討論
絕大高危妊娠孕婦對圍產期自我護理相關知識掌握程度低,高危妊娠孕婦確診后擔憂自身健康以及胎兒健康,易出現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若負面情緒未得到及時疏導,可影響家庭關系[2]。高危妊娠孕婦常規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忽視孕婦對心理安全感的需求以及自我護理知識訴求,針對性護理干預即要求護理人員在落實相關護理干預措施的同時關注高危妊娠孕婦主觀訴求[3]。從高危妊娠孕婦認知以及心理出發,開展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導,協助高危妊娠孕婦正確看待自身病情,并協同高危妊娠孕婦家屬為高危妊娠孕婦創造良好的待產環境,通過飲食干預滿足孕婦身體營養需求[4]。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高危妊娠孕婦干預后心理狀態優于對照組,且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低。
綜上所述.高危妊娠孕婦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滿足高危妊娠孕婦對護理的需求,有較高的臨床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陶冬妮.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健康大視野,2019,1(7):177.
[2]?李嘉.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干預分析[J].母嬰世界,2019,1(2):140.
[3]?邱建瓊.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健康必讀,2019,13(16):96.
[4]?江少容,官秀麗,陳廣芝.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9):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