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朵


【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兒高熱護理中使用綜合護理干預的作用。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兒科收治的100例小兒高熱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使用常規護理干預以及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兒的發熱時間、住院時間以及患兒家長對小兒高熱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狀況。結果:觀察組患兒的發熱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家長對小兒高熱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小兒高熱疾病中運用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提高護理效果,促進患兒的身體康復,并提高患兒家長對于小兒高熱疾病相關知識的普及度,可以對患兒起到良好的預后作用。
【關鍵詞】小兒、高熱、綜合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9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122-01
前言
小兒高熱是兒科中常見的疾病之一,是患兒出現腋溫超過39.1度現象的名詞稱謂,常見于年歲不超過3歲的嬰幼兒。由于患兒年歲普遍較小,對治療工作的配合程度不高,且患兒自身身體抵抗力較差,極易在治療過程中引發各種并發癥等,從而造成治療效果不佳狀況,給患兒的康復易造成較大阻礙。故此,在小兒高熱患兒的治療中采取一定的護理干預是尤為必要的[1],我院選取100例小兒高熱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探究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高熱患兒護理中的作用,具體探究過程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兒科中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小兒高熱患兒,均屬于存在原發疾病從而誘發的小兒高熱。納入標準:患兒家長均對此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配合證明;患兒無合并嚴重并發癥現象;患兒無其余心肝等臟器重大疾病。排除標準:患兒家長不同意此次研究的患兒;存在較嚴重并發癥的患兒。
對照組50例,其中男患兒30例,年齡0.8~3.0歲,平均年齡(1.9±0.1)歲,肺部感染15例,支氣管炎5例、扁桃體炎5例、腹瀉5例;女患兒20例,年齡0.6~2.8歲,平均年齡(1.7±0.1)歲,肺部感染10例,腹瀉10例。
觀察組50例,其中男患兒31例,年齡0.7~3.0歲,平均年齡(1.9±0.2)歲,肺部感染14例,支氣管炎6例、扁桃體炎5例、腹瀉6例;女患兒19例,年齡0.7~2.9歲,平均年齡(1.8±0.1)歲,肺部感染9例,腹瀉10例。
兩組患者在原發疾病、年齡方面對比無較大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具體為幫助患兒進行常規降溫處理,并監測患兒的體溫等數據狀況,如有異常狀況立刻通知醫師進行處理。
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如下[2]:
(一)休息環境護理:對患兒所在的病房進行溫度、濕度的控制,并進行定時的清潔、消毒工作,提高病房內的居住舒適度。
(二)健康教育護理:此類健康教育主要是針對患兒家長進行,可通過發放健康知識手冊進行,在手冊上記錄小兒高熱疾病的發病原因、預防等具體信息,并由護理人員專門對患兒家長進行手冊上的知識講解,幫助患兒家長更好的了解小兒高熱疾病的相關知識。
(三)自我護理:在講解健康知識手冊的同時,護理人員還可以將小兒高熱患兒簡單護理的知識傳授給患兒家長,如在家中幫助患兒進行簡單的退燒處理、發病緊急處理等相關知識。
(四)患兒病情護理:遵循醫囑對患兒進行降溫處理,可先運用物理降溫方法,如使用濕毛巾對患兒額頭進行貼敷、冰袋放在患兒腋下降溫等;如果物理降溫方法效果不佳,則應該遵循醫囑對患兒使用藥物降溫處理。物理降溫方法可以多次使用,且在病情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嚴密監測患兒的身體數據,以免出現意外狀況。
1.3?評判標準
對比兩組患兒的發熱時間、住院時間以及患兒家長對小兒高熱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疾病知識了解程度由我院發放的小兒高熱疾病相關知識考查問卷為準,納入優、良、差三個指標,得分區間0~100分,優:得分80~100;良:60~80分;差:0~60分,總了解程度=優+良,考查問卷發放100份,收回100份,問卷結果有效。
1.4?統計學處理
本文數據均采用SPSS22.0系統進行處理,計量資料(x±s)、計數資料率(%),t檢驗、卡方檢驗比較,P<0.05。
2?結果
2.1?發熱時間、住院時間?觀察組患兒發熱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2.2?患兒家長對小兒高熱疾病的知識了解程度
觀察組護理后患兒家長對小兒高熱疾病的了解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2。
3?討論
小兒高熱疾病發病原因較多,主要便是因為患兒受到感染導致的,在小兒高熱疾病發病后,患兒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驚厥、神志不清、行為異常、大小便失禁等癥狀,若不及時治療,還會造成患兒神經損傷,對患兒日后的發育以及智力產生嚴重影響。
但小兒高熱疾病患兒年歲較小,對治療工作的配合度不高,故需要一定的護理干預幫助,綜合護理干預便是學者們推崇的一種適用于小兒高熱疾病患兒護理工作的護理方法[3]。
在本文中,觀察組患兒發熱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家長對小兒高熱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
由此表明,在小兒高熱患兒的護理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兒的病情康復,還可以提高患兒家長對小兒高熱疾病知識的普及度,為患兒的預后起到良好的作用,值得被大力的推廣以及應用。
參考文獻:
[1]?陶宇. 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6, 7(9):239-240.
[2]?李潤琴. 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64):12601-12601.
[3]?古雪花, GuXuehua.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 30(30):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