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生


【摘要】高血壓是社區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在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中,應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推薦使用24h長效降壓藥物控制血壓,還應注意家庭清晨血壓的監測和管理,以有效控制血壓,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本文主要對社區高血壓的防治和規范管理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血壓;社區防治;規范管理;心腦血管事件
【中圖分類號】
R197.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169-01
社區全科醫生,重點的工作有二塊:一是基本醫療,二是公共衛生。基本醫療,就是發揮社區就近、便捷、熟悉的優勢,解決轄區居民常見病、多發病。方便轄區居民。做到“小病不出社區”。公共衛生工作中,慢性病防治占比例較高,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的預防。本文主要談談該怎樣做好社區高血壓防治工作。
一、院部領導高度重視慢性病防治工作,并在績效工資中給予一定獎勵,極大地提高了社區醫生的積極性。
二、做好高血壓篩查工作:1.通過健康宣傳欄,高血壓防治小知識、健康講座等渠道,提高高血壓病的知曉率。2.從門診中35歲以上首診測血壓中發現高血壓。3.從健康體檢中發現。4.從血壓高值水平、超重、肥胖、長期高膳食高鹽、高血壓家族史、長期過量飲酒、年齡大于55周歲高血壓高危人群中去發現。
三、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者,建立高血壓專項。進行尿常規、血糖、血脂全套、腎功能、血尿酸、血電解質、心電圖檢查。必要時進行超聲心動圖、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24小時動態心電圖等檢查。
四、高血壓的預后不僅與血壓升高水平有關,而且與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存在以及靶器官損害程度有關。因此,從指導治療和判斷預后的角度,現在主張對高血壓患者作心血管危險分層,將高血壓患者分為低危、中危、高危和極高危。具體分層標準根據高血壓升高水平(1、2、3級)、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糖尿病、靶器官損害及并發癥情況,用于分層的其它心血管危險因素:男性>55 歲 ,女性>65歲; 吸煙;TC>5.72mm01/L ,LDL-C>3.3mm01/L , HDL-C<1.0mm01/L ; 早發心血管疾病家屬史 ;腹型肥胖, BMI>28Kg/M2;高敏C反應蛋≥1mg/dL ;缺乏體力活動。用于分層的靶器管損害: 左心室肥厚 ;頸動脈粥樣斑塊或內膜增厚 ;血肌酐輕度升高 ;微量白蛋白尿 ,臨床蛋白尿 用于分層并發癥:心臟疾病; 腦血管疾病 ;腎臟疾病;血管疾病;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
五、高血壓防治管理
(一)改善生活行為:適用于所有高血壓患者,包括使用降壓藥物治療的患者。具體有:1.減輕體重。2.減少鈉鹽攝入。3.補充鈣和鉀鹽。4.減少脂肪攝入。5.戒煙、限制飲酒。6.增加運動,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鐘。
(二)血壓控制目標,主張血壓控制目標值至少<140/90mmhg。糖尿病或慢性腎臟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目標值<130/80mmhg。老年人收縮壓的治療目標<150/90mmHg,如能耐受,還可以進一步降低。但當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舒張壓<70mmHg時應謹慎,因為當舒張壓<60mmHg時,冠狀動脈的血液供應量明顯降低,易發生心肌缺血,從而誘發心絞痛,甚至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降壓過程盡量要平穩,對收縮壓很高的患者,需要分步降低血壓,要求藥物具有更大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鈣拮抗劑(CCB)中的長效二氫吡啶類和噻嗪類利尿劑是治療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首選壓藥。
(三)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協同控制:如血糖、血脂、尿酸、肥胖、吸煙等危險因素。
根據每個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藥物治療,目前常用藥物有五大類,即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CCB、ACEI、ARB。
碰到血壓控制不佳,伴有多種疾病時,隨時請教上級醫院專科醫生,或轉至上級醫院,務必治療合理化,減少醫原性疾病,并根據高血壓心血管危險分層進行管理:低危,3個月一次隨訪;中危,二個月一次隨訪;高危及高危,每月進行一次隨訪,但實際隨訪次數大大高于規定隨訪數。
我目前管理492人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在85%以上,例如我管理一名高血壓患者,桑XX,今年8月在省級醫院進行心臟手術,出院后,血壓波動較大,我及時評估他血壓情況進行藥物調整,他胸悶、氣促、血壓波動情況很快地得到控制和改善,并寫來表揚信一封,表示對我工作的肯定。
結語
高血壓防治主戰場在社區,主力軍是我們社區全科醫生,我們必須肩負起這一重大責任和任務,打贏這場慢性病的防治戰,做好社區居民健康守護人。
參考文獻:
[1]?馮建民. 社區管理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2):184-185.
[2]?李琳,王斌,郝宇麗,夏莉華,馮熹文,張鍵. 社區健康管理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5,17(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