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衣姑麗
【摘要】無償獻血作為一項公益關懷項目,其為很多需要血液支援的疾病患者或其他人士提供了一定的幫助。而無償獻血的招募目的也是希望吸納更多的志愿者參與到無償獻血的社會服務中去,進而利用這種公益方式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群。所以,無償獻血者也被稱為志愿者,也就是不收取任何報酬的服務人員,主要還是為了救助傷員、為社會做貢獻等。但在無償獻血的過程中,服務模式有時會影響工作的進程,因此應建立相關的適合無償獻血工作的規范化服務模式,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為更多的人提供幫助。本文主要立足于無償獻血的服務問題,簡要分析了無償獻血招募中規范化服務模式的建立,以期為今后的招募提供理論建議。
【關鍵詞】無償獻血;招募;規范化服務模式;建立
【中圖分類號】R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170-01
眾所周知,無償獻血是社會性的公益行為,志愿者們在決定獻血時,其可能將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因此,志愿者的行為應該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尊重,另外,還要對獻血或采血工作的其他工作人員施以人文關懷,進而提升采血的質量,將志愿者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參與性調動起來。所以,如何完善上述內容,是建立無償獻血招募規范化服務模式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加強公益活動的服務質量以及建立相關的模式,才能使獻血、采血的工作得到保障。對此,本文主要立足于上述內容,對無償獻血招募中規范化服務模式的建立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一、無償獻血之前需進行服務把關
1.保證獻血環境適宜。
考慮到采血流程等問題,對采血的服務設施和環境進行必要的構建,是提高質量和吸引志愿者參與的關鍵點,構建的環境設施主要包括規范設立應急采血車、流動的采血車、固定的采血車以及采血服務大廳等[1];同時還要保證采血環境的規范,最好要符合人文關懷氣息,令志愿者可以感受到放松和溫馨;采血的工作場地需設立較為醒目的標志;采血室內的溫度需保持在18 ~ 22°之間,這樣的溫度對人的身心健康最有益,可令參與獻血的志愿者保持放松且清醒的狀態;室內空氣的濕度也要相對適宜,可維持在40% ~ 60%之間;每天在采血工作之前還需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以期滿足我國衛生部的政策需求;最后則是要保持環境的安靜,可準備一些漫畫圖書、期刊雜志或宣傳的圖冊等,令志愿者放松心情,從主觀上開始接納獻血這項公益活動。
2.護理人員的儀態要求。
護理人員是獻血過程中的關鍵點,其應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并做到衣冠整潔,這樣才可以舒緩獻血者的心情,消除其緊張的心理[2];在與志愿者進行溝通時,護理人員也要保持良好且有效的交流方式,令志愿者的心理芥蒂被消除;護理人員還應遵循各項服務標準,即統一的利益行為、標準用語、工作標牌以及發式和裝束等,讓志愿者體會到專業的服務精神,對護理人員產生一定的信任,這樣才可促進獻血招募的發展,令更多愛心人士參與到無償獻血的公益活動中。
3.對志愿者的心理需求進行滿足。
在獻血過程中,志愿者可能存在一定的行為和心理變化,此時護理人員應仔細觀察,并滿足其心理方面的訴求[3]。例如,初次獻血的志愿者們想要了解獻血的相關知識或注意事項等,護理人員則應貼心為其講解;同時還要做好服務工作,叮囑志愿者獻血之后不可熬夜或飲酒,避免工作疲勞等,向志愿者傳遞有益其身心健康的知識,幫助其做好造血功能的強化訓練以及消除其血液內的雜質、將血液的粘稠度降低等。總之,在志愿者獻血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細心看顧志愿者,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的積極參與。
二、獻血過程中的規范服務模式建立
1.加強情感的交流。
在獻血的過程中,質量較高的服務可以令志愿者舒心,醫護人員的安撫是保證志愿者獲取安全感的重要途徑。在保證操作方式沒有任何問題的情況下,護理人員應與志愿者進行情感的交流和溝通,對其進行必要的人文關懷,令志愿者感受的貼心的服務和做公益活動應得到的尊重[4]。志愿者的無償獻血行為是對社會有意義的行為,所以需要互相體諒。例如在志愿者不愿意將個人信息透露時,醫護人員應尊重其選擇,保證其信息的安全。
2.采血操作需嚴格規范。
進行采血的醫護人員在進行采血的過程中,應嚴格遵循相關規定,依據《血戰技術操作過飯》的相關變陣以及要求進行操作。所以,就需要進行采血的工作人員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以及相關技能,對志愿者被采血過程中的靜脈穿刺疼痛感進行降低。另外,因有很多的志愿者存在較強的主管公益意識,其會在一定程度上配合采血工作人員的采血工作,但有時候,這些志愿者可能對采血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怕疼,進而加大自身的心理負擔[5]。鑒于此,護理人員可以與志愿者進行合理溝通,幫助其分散注意力,進而順利完成采血的工作。
三、獻血后的服務關懷
1.配套服務。
志愿者在獻血之后也應得到一定的人文關懷,除了基本的止血處理措施之外,還應為其提供牛奶或糖水等補充能量的飲品,幫助志愿者緩解其輸血之后的不適。另外,為對無償獻血的精神表示鼓勵,還可為其頒發獻血證等,讓志愿者體會到這種公益行為的重要意義。
2.對一些獻血反應進行及時的處理。
很多志愿者在獻血之后會存在一定的獻血反應,這種反應一般因擔憂的情緒等引起,還可能因自身睡眠不足、饑餓或長期疲勞等因素,導致志愿者在獻血的過程中發生獻血反應[6]。常見的反應如因睡眠不足等導致的質疑或懷疑心態,出現無精打采的情況。此時,負責采血的醫護人員應仔細問詢志愿者的情況,令志愿者將獻血前的情況告知自己,并實施針對性措施。這些情況大都需要對志愿者進行情感安撫,幫助其消除消極情緒和顧慮,令其稍作休息即可有所恢復。
結束語
總而言之,無償獻血的行為屬于一種公益行為,其對社會具有良好的積極意義,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到更多需要新鮮血液的患者,一次獻血,就可能拯救一個陌生人的生命。現今的無償獻血招募志愿者工作也在持續進行,只有做好規范化的服務,才能使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參與到無償獻血的活動中,才能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參考文獻:
[1]?張艷.加強高效的服務保留更多的無償獻血者[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20):208-209.
[2]?李雅靜,張穎萍,常纓, 等.獻血服務平臺搭建與應用[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5,22(5):89-91.
[3]?歐斐.優良的獻血服務是無償獻血事業發展和進步的根本[J].中國傷殘醫學,2013,(10):380-380,381.
[4]?王婷.成立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6):338.
[5]?劉志勇,薛茜.淺論無償獻血工作中的關鍵要素[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24):295-296.
[6]?李蓓,王靜,王明民.特色志愿服務在青島市無償獻血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24(3):1087-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