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飛 郭文霞 張磊 楊亞紅 赫麗杰 孫健


【摘要】目的:探討循證實踐對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研究。方法:選擇 2019年6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相關醫務人員50例為對照組,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同樣一組的醫務人員為實驗組。對照組應用常規手衛生干預方法,實驗組采用循證實踐方法,對比兩組醫務人員手衛生相關知識考核以及手衛生的依從性。結果:實驗組洗手指征、六步洗手法、手消毒指征、手衛生標準的合格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各項手衛生依從性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循證實踐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醫務人員對手衛生的認知水平,并且提高了對手衛生的管理工作質量,同時增強了醫務人員對手衛生的依從性,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循證實踐;感染;手衛生;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192.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173-02
手衛生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中間環節,相關文獻表明[1]: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水平,醫院感染事件風險可降低30%。同時低年資醫務人員作為醫院中的特殊群體,其手衛生依從性直接影響整個醫院感染的控制情況。而經手接觸傳播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在醫護患之間的感染途徑,患者接受侵入性操作,保持良好手衛生工作能夠顯著降低手部攜帶病原體數量,進一步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2]。相關研究表示[3]:部分的醫院醫務人員手衛生觀念不足、手衛生管理欠缺,在基層醫院更加突出。循證實踐模式通過制定計劃、貫徹執行、監督審核和處理干預等,可以有效的提升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完善手衛生制度,降低醫院的感染率。選擇 2019年6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相關醫務人員50例為對照組,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同樣一組的醫務人員為實驗組。對照組應用常規手衛生干預方法,實驗組采用循證實踐方法,對比兩組醫務人員手衛生相關知識考核以及手衛生的依從性。現進行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自2019年6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之間,采用方便抽樣方法對我院相關醫務人員進行調查,共計50例,作為對照組,年齡20-50歲,其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齡(35.03±15.41)歲,工作時間1-30年,平均(16.52±14.63)年;自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之間,選取同一組醫務人員作為實驗組,共計50例,無人退出,兩組醫務人員的基本資料的比較上,無顯著差別,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得到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同意進行本研究。
1.2?患者入組標準
入組標準[4]:入組對象均為本院相關醫務人員;在研究期間不得隨意退出;醫務人員自身不存在相關感染性疾病;醫務人員對研究知情同意。
1.3?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衛生干預方法,主要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相關醫務人員需要落實手衛生的管理與基本要求,保證相關手衛生設施、洗手與衛生手消毒健全,同時定期進行手衛生效果的監測等。
實驗組:采用循證實踐方法。①分析總結手衛生管理中存在問題,例如:手衛生設施欠完善,不方便醫務人員使用,工作量較大導致清洗手部次數及時間均減少,手衛生知識沒有徹底掌握,年輕醫務人員的執行力欠缺,洗手操作不規范及意識淡薄、缺乏手衛生相關的定期監督及處罰。首先需確定具體問題后,針對相關問題制定計劃和執行方案,同時成立檢查小組負責執行和監管。②強調多種形式手衛生的工作宣教,增強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意識,并且在手術室等相關區域設立手衛生宣教展板、墻貼等;正確規范手衛生相關操作,加強相關知識培訓。將全體醫務人員進行重點培訓,通過理論講解和現場演示等方式對新入科的人員進行培訓,作為重點人群。完善手手術室等相關區域的工作流程制定,完善手術室等相關區域的手衛生降低和量化考核機制;同時需要制定相關表格記錄醫務人員的依從性、正確率等,最終成績需納入評體系,對于操作過程中出現問題者,針對并制定相應改進方法。③小組組長每月定期在手術室等相關區域進行手衛生專項檢查,尋找相關問題并及時反饋。手術室需要經常開展手衛生自查活動,定期抽查醫護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和洗手準確率。④根據小組組長及時反饋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自查和制定整改問題計劃, 同時參考整改建議并不斷完善計劃;根據手衛生考核成績獎懲相應人員,整改問題后進行下一個循環達到持續改進的最終目標。
1.4?觀察標準和評價標準
觀察指標[5]:1.觀察兩組患者醫務人員手衛生相關知識考核;2.觀察兩組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比較。
手衛生相關知識:包括洗手指征、六步洗手法、手消毒指征、手衛生標準等,考試試卷由感染科、護理部、醫務科共同出題。合格率=合格人數/參加人數*100%。
依從性指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手衛生依從性指標,包括接觸患者前后、脫手套后、無菌操作前后。依從率=洗手人數/參加人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研究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將醫務人員的考核結果研究數據等錄入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取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醫務人員手衛生相關知識考核
實驗組洗手指征、六步洗手法、手消毒指征、手衛生標準的合格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兩組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比較
實驗組的各項手衛生依從性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兩者差別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討論
相關數據表示[6]:醫務人員的手是醫院病原體的重要傳播途徑,醫院中80%以上的感染都是由手污染引起的,提高醫務人員的手衛生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方法。而影響著醫務人員手衛生的因素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主觀認知因素,醫務人員在自身的思想上沒有明確保持手衛生的重要思想,并且沒有掌握正確的手衛生方法,同時由于手響度次數過多,洗手較為頻繁,導致醫務人員的手出現干裂等,進而降低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二是客觀因素,一些醫院沒有采用科學的管理方式對醫務人員的手衛生進行培訓。而循證實踐干預主要 通過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質量并在循環中不斷的完善和提高,并且制定相應的計劃和方案執行,成立了督查小組負責執行,積極調動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本研究結果表1、2可以看出實驗組洗手指征、六步洗手法、手消毒指征、手衛生標準的合格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各項手衛生依從性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兩者差別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了循證實踐干預有助于改善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認知性,提高了洗手流程準確率和合格率,在過程中制定方案的同時還能夠確定下一步的方向整改,使醫務人員處于良性的工作循環中,提高了手衛生的執行性,同時在實施過程中,可以及時通過反饋,進行有針對性的整改和計劃。
綜上所述,循證實踐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醫務人員對手衛生的認知水平,并且提高了對手衛生的管理工作質量,同時增強了醫務人員對手衛生的依從性,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董宏亮,張默吟,周捷,等.醫務人員手衛生知識掌握及依從性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8):1257-1260,1269.
[2]?徐華麗,張倩,曾世超.手衛生依從性干預對泌尿外科手術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影響[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18,44(5):330-333.
[3]?吳崇穎,林曉琪,丁欲曉,等. 手衛生依從性管理對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23):147-149.
[4]?喻玲麗,周瑩麗,王鵬,等.無菌操作人員手衛生依從率干預措施研究[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8,35(10):788-789.
[5]?王梅青,潘旭月,石曉凝. PDCA質量管理在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33):130-133.
[6]?陳穎,祝惠琴.應用持續性質量改進提高手術室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9,21(12):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