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瑩

【摘要】目的:探討護士分層級培訓效果及考核結果分析。方法:以全院45歲以下50例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選自2019年1月~9月期間,將護士分層級管理及考核,并將其納入觀察組,另將2018年4月~12月期間采用傳統培訓及考核的50例護理人員列入對照組,對兩組培訓參與率、護士滿意度及培訓知識掌握率進行對比研究。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培訓參與率、護士滿意度及培訓知識掌握率明顯更高(P<0.05)。結論:護士分層級管理及考核不僅能提高護士培訓參與率,還能提高護士滿意度和培訓知識掌握率。
【關鍵詞】護士分層級培訓;培訓參與率;護士滿意度;培訓知識掌握率
【中圖分類號】
R249?【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174-01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醫療服務要求的不斷提高,護理管理面臨新的挑戰,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1]。護理模式的轉變,不僅要求護士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也要有相應實操技能。開展護士分層級管理及考核,可滿足不同層次護理人員學習要求,對不同層次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進行針對性及專業性的培訓,能在人力資源緊張的情況下,挖掘有實力的護理人員,提高護理團隊整體素質,保障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實施護士分層級管理及考核,使得護理業務培訓不只是為應付考試,同時也能拓展護理理論知識及強化實操水平,使護理專業的專業技能得以鞏固及提高。下面將2019年1月~9月期間的50例護理人員進行分層級管理及考核,并與2018年4月~12月期間采用傳統培訓及考核的50例護理人員進行對比,觀察兩組培訓參與率、護士滿意度及培訓知識掌握率,具體為: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全院45歲以下50例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選自2019年1月~9月期間,將護士分層級管理及考核,并將其納入觀察組,另將2018年4月~12月期間采用傳統培訓及考核的50例護理人員列入對照組,兩組一般資料為:對照組年齡18-45歲,平均年齡(28.23±2.45)歲;學歷:中專7名,大專31名,本科及以上12名;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8名,護師11名,護士29名;觀察組20-45歲,平均年齡(29.23±2.23)歲;學歷:中專8名,大專32名,本科及以上10名;副主任護師3名,主管護師7名,護師13名,護士27名,為保證研究的公平性,采用公平的方式進行平均分組,一般資料經對比顯示均衡性良好(P>0.05)。
1.2?方法
對照組(n=50)采用傳統培訓及考核,不同年資的護理人員培訓形式及內容一致,護理部每月組織全院護士理論培訓一次,每半年組織護理技能操作培訓考核。理論授課由各片區護士長承擔,技能操作培訓隨機指定護理基礎操作項目由各科護理骨干實施培訓,護理部組織統一考核,以此促進護理人員基礎及專科能力提升。
觀察組(n=50)采用分層級管理及考核。(1)分層標準:全年共安排護理理論業務學習 16次,在每月20--30日進行,全院護士分層級進行學習及考試,學習合格給予院內學分,不達標計入護士技術檔案,并與年終考核、能級評定及晉職、晉升、評選優秀掛鉤。根據護士學歷、工作年限、職稱、工作能力將護理人員分為N0--N4五個層級制定2019年護理繼續教育工作計劃。(2)實施分層次管理及培訓:護理部制定層級培訓計劃,明確培訓目標。N0-N2級護理人員每月組織一次護理理論學習,授課由各護理片區護士長及高年資具有一定帶教能力的護士進行。授課內容結合臨床基礎及專科護理特點選定相應的課題,有基礎護理、專科護理、院感及護理安全等相關內容,主要提高低年資護理人員基礎及部分專科護理理論知識。N3-N4級護理人員每季度組織一次護理理論學習,授課由高年資護士中有一定教學管理能力的護士實施,課題為各專科護理及護理前沿知識,以提高較高年資護理人員知識更新和專科護理核心能力為目的。每次授課后即進行現場課后問卷答題、采用問卷星進行手機答題多種形式,鞏固強化護理理論學習培訓知識。
1.3?觀察指標
培訓參與率、護士滿意度及培訓知識掌握率。護士滿意度:采用本科自制的問卷調查表,根據實際情況,護士自愿填寫滿意度調查表,填寫后收回調查結果,總分100分,90分以上為滿意,80~89分為較滿意,70~79分為一般,69分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率=(滿意+較滿意+一般)/總人數。培訓知識掌握率:課后進行即刻問卷,閉卷答題方式,總分100分,80分達標。90分以上為優,80~89分為良,培訓知識掌握率=(優+良)/總人數。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納入到SPSS20.0軟件系統中,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培訓參與率、護士滿意度及培訓知識掌握率行卡方檢驗,當P<0.05為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培訓參與率、護士滿意度及培訓知識掌握率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培訓參與率、護士滿意度及培訓知識掌握率明顯更高(P<0.05),詳見表1。
3?討論
隨著護理學科的不斷發展,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能在不斷擴大,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以患者為中心,扮演多種角色,因此,需要更良好的綜合素質[3]。由于我院的護士階層整體學歷水平不高,缺乏高學歷高職稱人才,護理隊伍整體現狀難以滿足護理學發展需求,通過層級管理及培訓,各級護理人員責任明確,目標清楚,護理能力不斷提升,使護理服務質量得到保證,不斷滿足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推動護理工作向更高層次發展[4-5]。為進一步落實護理人員分層培訓,今年我院根據護士分層培訓計劃,將全院45歲以下護理人員進行護士分層管理及考核,不同層級的培訓需求不同,因此培訓側重點也不同,根據其特定,制定不同層次護理人員的培訓計劃,滿足其學習需求,如同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培訓參與率、護士滿意度及培訓知識掌握率均得以提高。
綜上所述,護士分層級管理及考核能提高護士培訓參與率,提高護士滿意度及培訓知識掌握率。
參考文獻:
[1]?魏暢,王建榮,張黎明.護士分層次培訓與考核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6,6(6):7-9.
[2]?王皓,曾繁麗.學分制分層管理在提升護士技能操作培訓考核中的效果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19,35(22):3551-3552.
[3]?鄭婉娜,李湘平.層級管理模式在體檢中心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6,26(20):3118-3120.
[4]?牟月燕,王苗鳳,王海紅.手術室在職護士分級管理的應用與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18):87-88.
[5]?黃燕潔.分層級培訓與考核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管理觀察,2018,102(35):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