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燕 白枚 趙金星


【摘要】目的:探討靜脈炎風險評估量表在預防心血管用藥致靜脈炎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7月-2019年5月入住我科280例患者,將2018年7-12月142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將2019年1月-5月138例患者作為觀察組采用靜脈炎風險評估量表進行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靜脈用藥前的患者血管評估方法,根據醫囑準確用藥。觀察組采用靜脈炎風險評估量表對患者進行綜合全面的風險評估,根據不同風險級別,采用不同靜脈治療工具,開啟相應的血管保護計劃。患者出院前觀察兩組靜脈炎發生率及程度。結果:觀察組靜脈炎發生率及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靜脈炎風險評估量表能引導護士準確評估靜脈炎風險,減低靜脈炎的發生率。
【關鍵詞】評估;靜脈炎;干預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192-01
有關研究顯示:靜脈治療所致靜脈炎的發生率高達22.5%,增加了患者痛苦和醫療費用,加重了護理人員工作量。我們使用《靜脈炎風險因素評估量表》對靜脈輸入血管活性藥所致患者靜脈炎高危因素進行評估[1],并進行護理早期干預,減少了靜脈炎的發生率,現將報告如下。
1?資料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7月-12月入住的患者142例為對照組,2019年1月-5月入住的患者138例為觀察組。其中男146例、女134例,心臟瓣膜疾病79例,高血壓98例,冠心病103例。心功能Ⅰ級126例,心功能Ⅱ級56例,心功能Ⅲ級-Ⅳ級98例。年齡50~80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對照組?采用常規靜脈輸液前的血管評估方法,采用不同輸液工具,根據醫囑準確用藥。
2.2?觀察組?采用靜脈炎風險評估量表對患者進行綜合全面的風險評估,根據不同風險級別,采用不同靜脈治療工具,開啟相應的血管保護計劃,具體如下:
2.2.1?醫院靜脈治療專科小組自行制作《靜脈炎風險因素評估量表》,包括7項內容,每項均為單選,依據具體標準計分。累計各條目總分,<10分為低度風險,10~14分為中度危險,≥15分為高度危險。分值越高,發生靜脈炎的風險越大,經醫院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審核通過。(見表1)。
2.2.2?血管分類?參照Hagle等研究的血管評級標準,將血管分為4 個等級。Ⅰ類血管:成人常見表淺、明顯固定、能摸到的血管;Ⅱ類血管:手足淺表、能摸到的中小血管;Ⅲ類血管:手足、指尖小細血管,滑動不易觸摸到;肥胖病人血管,能觸摸到;Ⅳ類血管:休克、大出血、脫水等血管不清晰;長期輸液血管硬化不明顯、觸摸不清血管。
2.2.3?科室內靜療護士收集心血管專科常用藥物的PH值和滲透壓,經藥劑科醫師評價后適合臨床用藥參考,制作成卡片。
2.2.4?在科室內對全體護士進行血管分類、表1及靜脈保護計劃流程的培訓,經考核人人達標,能夠熟練使用。
2.2.5?風險干預措施?低風險實施的護理干預:根據患者意愿可選擇一次性鋼針或留置針:①加強巡視及觀察,指導患者正確執行留置針護理常規,穿刺側肢體避免劇烈活動,②妥善固定留置針針柄部分,防止針頭移動對血管壁產生的機械性刺激。
中風險實施的護理干預:盡量選用留置針①在不影響治療的前提下,調整藥物輸入順序,將刺激性較強或高滲性藥物輸注時間前移,利用后面輸注的刺激性較小的液體對血管進行沖洗,減少藥物對血管的刺激;②輸液結束后,選用>10ml的注射器脈沖式沖管,盡量選用生理鹽水作為沖管液,沖凈局部血管內的藥物,減少滯留藥物對血管的刺激[2];③加強巡視及觀察,仔細傾聽患者主訴,發現靜脈炎征象及時處理。
高風險實施的護理干預:建議選用PICC或CVC進行靜脈治療①每班對穿刺部位進行評估,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②如無配伍禁忌,使用三通連接器將刺激性較強的液體和常規液體混合輸注,以降低液體的刺激性;③穿刺成功后,在穿刺點上方,沿血管走向局部應用水膠體敷料。
2.3?評價方法?靜脈炎的判斷標準以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協會INS靜脈炎分級標準為依據,分為四級[3]。責任護士每天對患者進行新發生靜脈炎例次、分級統計。
2.4?統計學處理
對所有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靜脈炎的發生率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見表2)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討論
靜脈炎是留置針使用的常見并發癥,靜脈炎的發生與許多因素有關。靜脈炎的發生率與性別無關,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留置針所致靜脈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靜脈炎發生率與血管條件評分呈負相關,與留置針型號正相關[4],研究發現患者每日靜脈輸液量>1500ml時,靜脈炎發生率高于日輸液量<1000ml。對輸入不同pH值液體患者發生靜脈炎情況進行研究,發現輸入液體PH值<6.5的溶液,靜脈炎的發生率隨PH值下降而增加;研究發現患者輸液部位不同,留置針所致靜脈炎的發生率也不盡相同[5]。
本研究通過對留置針所致靜脈炎的風險因素進行綜合干預,使用評估量表篩選出的高危人群,采用相應的護理措施,能夠很好地防止留置針所致靜脈炎的發生,減輕了患者痛苦,提高了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趙曉燕,寧寧.年齡、血管條件與骨科患者靜脈留置針所致靜脈炎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14(30):3157-3159.
[2]?王志瓊.靜脈留置針致靜脈炎原因及護理[J].中外醫療,2011(29):87.
[3]?張愛仙,劉敏,等.預防諾維本所致靜脈炎的研究進展[J].現代腫瘤醫學,2005,13(1):138.
[4]?王淼.不同型號留置針所致靜脈炎的研究[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3(11):83.
[5]?孔慶仙.靜脈留置針致靜脈炎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0,7(9):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