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小梅
【中圖分類號】
R181.3+2【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202-01
隨著醫學的發展和模式的轉變,系統化整體護理的深入,人性化護理越來越顯示其重要性。心血管疾病是常見病、多發病,現已成為死亡的主要原因,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因此,運用人性化護理心血管疾病患者更顯為重要。人性化服務包括責任心、愛心、護理技巧方面的服務內容,最終目標是提高護理質量,讓患者在舒適的環境中,達到接受治療的最佳狀態。
1?要轉變醫務人員理念
人性化的服務是一種事先的精心安排,體現出一種主動。服務的理念是被動服務-主動服務-感動服務。注意細節服務,通過一些細小的事情,感動患者。醫院必須從觀念上把單純重視疾病轉變到重視整體人上來,徹底摒棄“見病不見人”的思想,醫務人員要做到語言文明、儀表文明、舉止文明,做一個真正關心他人,熱情、真真誠、充滿同情心之人。
2?營造人性化的病房環境
病房作為住院病人在醫院醫治疾病、恢復健康的主要場所,其環境的舒適度不僅關系到患者疾病的轉歸和痊愈的速度,也是評價醫院管理優劣的一個指標,對于醫院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病區環境的改造例如:病區走廊兩側安裝扶手;地板靜音、防滑;各種標牌指示標記清晰;根據患者要求安排病房,病房內設置電視、空調、衣柜等,方便患者;保持病區環境清潔、光線充足,改變單一的白色,增添暖色系的物件,例如窗簾、床頭柜的顏色可以使用淺藍色。
3?規范護理服務,做好基礎護理
例如晨間護理,傳統的晨間護理多注重生活護理、病房環境的整頓,常引起患者及家屬的誤解,此時我們可以將觀察病情、健康教育、溝通等融合到晨間護理中,不僅做好了基礎護理,而且溝通了護患關系。其他如患者入院時,責任護士主動向患者介紹病區環境及同病室患者,幫助患者盡快熟悉病區,減少患者由陌生環境所帶來的焦慮感;入院后,做好晨晚間護理,及時與患者溝通,動態觀察和記錄病情變化,關心、體貼、鼓勵患者,發現問題,及時評估,發現患者存在的健康問題,盡早進行護理干預。
4?做好心血管患者的生活護理
護理措施在不斷提高基礎護理的同時,生活護理應是關鍵,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病人因其特殊特點飲食上大多要求低鹽,低脂的治療型飲食,有些老年人不愿意接受,尤其是對一些已習慣吃較咸食物的病人。我們應根據病情耐心講解飲食的重要性,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講解低鹽、低脂的重要性,以及應怎樣地配合醫生與護士的治療。另外,老年人牙齒松動,咀嚼不便,味覺減退,應盡量給予軟,易咀嚼,易消化的含纖維較多,色澤新鮮的多樣化食物。同時要防止發生便秘,適當使用緩瀉劑,促使糞便軟化排出。對心梗病人囑其大便不宜用力,以免加重病情。在加強生活護理的同時,我們還要密切觀察病人用藥后的反應,心血管疾病藥物對老年患者在劑量上與中年人有很多不同,因此,要根據老年人排泄能力差,腎功能減退的特點,嚴格劑量,仔細觀察其精神狀態、血壓、尿量及胃腸道反應。這些常識性的護理知識是人性化服務的要件一。
5?要善解人意,充分掌握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做好心血管患者的心理護理
善解人意這是指護士能主動察覺患者的需要并及時伸出援手;例如注意到某個患者的家人好像有些日子沒來探視了,患者的情緒有些異樣;又例如病房的護士能否察覺到正在輸液的患者身上奇癢難耐而能為患者撓一下等,這種細心入微的體貼行為,最能抓住患者的心,當然也是“人性化”服務的典范。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患者對服務是否滿意很容易寫在臉上,所以,你要會察言觀色。善解人意就是善察言觀色,揣摩人心,切身了解患者所面對的恐懼和痛苦的困境,“想對方之所想,急對方之所急”。患者能否把護士看做是“自己人”,是提供人性化的服務的一個關鍵;那些不經意的細節、小事,最能令患者覺得更具有人情味、人性化,使患者覺得不僅是真正享受了優良的服務,而且無須小心翼翼,渾身不舒服。
6?人性化護理需要創新
人性化護理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從一般意義上來講主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但方法卻有很多種。我們應該根據心血管內科患者本身的特點來實施人性化護理,而不能千篇一律的使用一種方法。例如,對冠心病的健康教育,我們一般采用卡片的形式,告訴患者冠心病的誘發因素、飲食及休息等的注意事項;而對于高血壓的患者,我們則可采用小組交流的形式,定期將患者集合圍繞一個主題進行討論,不僅可以放松患者的心情,同時進行了健康教育。人性化護理并不是單單是指護理工作者內心的一種向往,而是要用這種向往指導護理實踐,從護理工作的每個小細節中用心體會患者的需要,根據實際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的身心都處在接受治療和護理的最佳狀態。在識別和滿足患者需要的同時,護士的專業素質也得到了提高,而且實現了自身的專業價值。
總之,對心血管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不僅能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還能提高護士自身的專業素質和修養,很有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