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穎|文
(作者單位:緬甸揚子銅業公司)
農歷新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而這個2月注定將銘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因為它是如此獨一無二:絕大多數人沒有走親訪友,沒有煙花燦爛,沒有游園燕宴,困守屋中,每日醒來打開手機第一個看的是病例曲線,搜索著一切來自湖北的消息。而與此同時,又有另一群人,年夜飯都還沒吃上,就匆匆踏上了飛往湖北的飛機,支援背負巨大壓力的湖北醫務同行;各級政府社區工作人員,每日挨家挨戶排查人員,在小區門口執勤;無數志愿者奔波忙碌,還有疫情期間堅守關鍵崗位的黨員干部、企業職工。不平凡的2020年一開始,中國就書寫出不平凡的歷史。
筆者年前就回到了老家,彼時疫情還未發酵也并未引起足夠重視,沒過幾天,武漢宣布封城,此時大家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記得當時網上還在討論病例會不會破萬,之后湖北疫情發展的速度和規模超乎大多數普通民眾的預期,接著全國防疫措施全面升級,前所未有。
這真的是一場人民戰爭。
一個月以來,作為一個在家抗“疫”的普通人,我看到了全國人民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一步一步組織全國力量抗擊疫情。感動我的首先是全體沉著冷靜的中國老百姓,你們絕對是全世界最可愛最堅強的群體,面對這場世所罕有的傳染病疫情,全國沒有出現恐慌,只有齊心協力,大家想的都是人定而勝天,支持政府的防治措施,自覺自愿待在家中,全國秩序井然。

抗疫期間,醫院就是前線,醫生就是戰士。戰爭是殘酷的,是要死人的,所以沒有親身經歷是很難去評價或想象處在紅區的醫務工作者所承受的重擔,只能致敬這些逆行的英雄。我現在很難去想象,當疫情暴發初期,面對蜂擁至發熱門診的病人時,武漢醫生的無助。這樣規模的疫病暴發,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無法承受之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就是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一批又一批,一個省又一個省,一個醫院又一個醫院,全國全軍的醫務人員支援湖北,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辦到,只有中國。不止醫生和護士,一個個普通人也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不必說來自各地各國的款物,無數的志愿者、醫院建設者、社區工作者、基層干部同樣是抗疫戰線的中流砥柱。
從1998年大洪水,2003年SARS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到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20年時間,當日之中國與今日之中國已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每一次重大的自然災害都是一場痛苦的磨礪,多難未必能興邦,重要的是能活下來。幸運的是我們中國不僅戰勝了這些磨難,反而更加強大,更加團結。
玉汝于成。疫情終將成為歷史,經過磨礪的中國將走進一個新的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