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尉卿|文
(作者單位:中色鎳業有限公司)
作為一家境外企業,中色鎳業并沒有過多地對中緬員工進行企業文化的蒼白說教,而是通過完善硬件設施,開展成特色、成規模的企業文化活動,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構建起同心圓,從而凝聚了共識,讓中緬員工緊密圍繞既定目標團結奮進。
中國有色集團出資企業中色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色鎳業”)位于緬甸北部曼德勒省與實皆省交界處的達貢山地區。作為境外企業,中緬員工混編,個人信仰不同,文化參差不齊,如何塑造愛企之情、抒發強企之志,從而用企業文化來凝聚中外員工的共識?
2019年,中色鎳業在生產經營持續穩健發展、員工物質生活持續改善的前提下,下大力氣推進企業文化的落地實踐,形成了以中國有色集團海外傳統教育基地“茅草屋”為源頭,以學習吧、凝心亭、鎳業林等為硬件,以升國旗活動、文藝晚會、征文活動等為軟件,持續打造富有境外特色的企業文化矩陣,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形成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緬員工同呼吸共命運的企業文化效應。
為了強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中色鎳業于2012年12月成立了企業文化協會,歸屬黨群工作部管理。協會成立之后,梳理編撰了中色鎳業的企業文化手冊,以中緬兩國文字印刷后發放至每一位員工手中。同時,協會歷時一年,組織人員完成了中色鎳業的史志編撰,共計13萬字,圖片資料395張,為企業文化的進一步落地生根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色鎳業的老基地是十二棟茅草屋,如今已成為中國有色集團海外傳統教育基地。建設之初,拓荒者們就在這里度過了蚊蟲叮咬、瘧疾橫生的幾個年頭,直至生活區建成搬遷。時至今日,中色鎳業的干部員工定期會來到這里參觀思考,追昔往事,這里是中色鎳業的奮斗出發地和文化根源。
在中方職工食堂西北角,有一間占地30平方米的“學習吧”。談起初衷,黨群工作部負責人表示,本著“務實、高效、實用”的原則,要把“學習吧”打造成中色鎳業學習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陣地,展現鎳業人勵精圖治、敢為人先的奮進之路。學習吧的面積不大,分為領導關懷、奮進之路、時代先鋒、“講習室”四個功能區,背景以緬甸特有的寶石畫技法描繪出“一帶一路”倡議的藍圖,表達了中色鎳業不忘建企初心的使命和責任。學習吧里的書籍,既有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又有唐詩宋詞、國外名著以及管理學、心理學書籍,成為員工在工作之余學習充電、休養身心、自我提高的場所。
在中色鎳業文化廣場北側有一處70米的長廊,這里懸掛著中色鎳業走進緬甸十年的亮麗業績版面,中緬兩國優秀員工的大幅照片及事跡也展現在這里,這處長廊取名為“凝心亭”,每當中緬員工及家屬經過這里,都會駐足觀看,內心升騰起濃厚的愛企之情。
走進中色鎳業生產生活區,雙語標志的“北京大道”“仰光大道”“深圳路”的路牌格外醒目。在為這些道路起名時,中色鎳業就考慮到中緬兩國員工的共同感受,這些道路標識既有中國城市也有緬甸城市,體現了平等包容互通互融。
企業文化協會還在生活區建設了一片“鎳業林”,總體面積約112×175平方米,設置了假山、鵝卵石小路和各種綠植,劃分10個區域,分別由10個支部負責樹木種植和后期維護。如今鎳業林已枝繁葉茂,成為中外員工放松心情、休閑漫步的又一處場所。
企業硬件基本到位后,各類活動相繼蓬勃開展。
每逢周一,辦公樓前的升旗儀式風雨無阻,中緬兩國員工組成的樂隊奏響兩國國歌,儀仗隊升起兩國國旗,那種儀式感莊重嚴肅,這項活動已堅持了數年。
2018年12月31日晚,企業文化協會在該公司文化廣場舉辦了“燈火達貢·壯志飛揚——中色鎳業2019年元旦晚會”。晚會形式新穎,精簡不失隆重,中緬員工共同奉獻了舞蹈、獨唱、朗誦、器樂、合唱等精彩節目,展現了中色鎳業從昔日的荒蕪山野到現代化廠房的飛速跨越,抒發了中緬員工共迎新年的喜悅之情。
2019年正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按照中國有色集團的統一部署,企業文化協會組織干部員工撰寫了《建國70周年中色鎳業70個故事》,回顧中色鎳業十年來開拓進取、勇往直前的光榮歷史。中色鎳業黨委書記、董事長郭然親自撰寫序言。該活動從2019年3月份啟動,中緬員工積極主動投稿,截至當年7月截稿時,共收到征文109篇,最終確定入選故事70篇,所述故事均緊緊圍繞中色鎳業的發展變革,聚焦該公司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人物和事件,突出親歷、親見、親聞,生動反映了中色鎳業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鎳鐵生產企業的初心和實現資源報國的情懷。2019年國慶前夕,《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色鎳業70個故事》以印刷本和網絡本在全公司范圍內發布,其中《追款》和《中緬友誼井的由來》兩篇故事被中國有色集團選入《建國70周年中國有色集團70個故事》,為中色鎳業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了濃厚氛圍。
2019年國慶期間,中色鎳業還組織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的原創詩詞、書法、攝影、美術作品展覽,“我和我的祖國”微電影錄制創作活動,“我在‘一帶一路’做貢獻、展風采”勞模系列采訪活動等,并利用微信公眾號、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傳播渠道,構建起網上網下的廣泛共鳴。

在生產廠區,中色鎳業開展了各項勞動競賽和技術比武,弘揚了勞動光榮、員工偉大的時代精神,激發起中緬員工干事創業的極大熱情。
據統計,僅在2019年,中色鎳業累計舉辦各類文化、體育、技能競賽活動30多場次,在這些活動中,廣泛吸引緬甸員工參與,獎項也是平等設置,持續奏響了和諧共建、同心同德的發展樂章,承載起深厚的中緬胞波情誼,開啟了中緬文化合作的全新之路。
通過中色鎳業已有的企業文化實踐,筆者總結出幾點心得體會:
一是境外的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通過開展群眾性的企業文化活動,避免信仰不同造成的文化差異,傳遞好聲音,凝聚正能量,引導中外員工向著企業既定的目標共同努力。
二是作為出資企業,必須和中國有色集團的企業文化體系高度吻合。在中國有色集團的“321”發展戰略構架下,中色鎳業提出“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鎳鐵生產企業”的愿景,這就是對中國有色集團企業發展戰略的分解和落實。
三是境外企業文化建設必須緊緊依靠中外員工,吸引最廣泛的積極參與。在中色鎳業的各項文化活動中,中緬雙方員工參與比例大約為5∶5,甚至緬甸員工參與人數更多,滿足了緬甸員工的期待,讓他們感受到中色鎳業為達貢山地區帶來的經濟社會推動力。
四是境外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有正向的激勵。各項企業文化活動中均設置獎項,發放適當的小獎品或獎金,費用從黨建或行政經費中列支,以激勵中緬員工踴躍參與。
五是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走出去”持續學習,取長補短。中色鎳業的“學習吧”創建就是借鑒了廣西十一冶集團的企業文化路徑。2020年,中色鎳業還將組織骨干人員赴中石油管道公司、萬寶礦產、瑞麗江水電站等地考察交流。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影響還未完全消除,國際國內的形勢也復雜多變,面對2020年新形勢、新挑戰,中色鎳業全體干部員工將在中國有色集團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鎳鐵生產企業”的初心,牢記“立鎳鐵工作潮頭,樹中緬合作典范”的企業使命,用一流的企業文化為中色鎳業邁向世界一流鎳鐵企業鼓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