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引弟
(山西運城路橋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運城 044000)
高速公路橋梁規模與數量都在不斷增加,對施工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橋梁墩臺由承臺與墩身兩部分組成,其施工是橋梁施工主要內容,需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技術。現以某高速公路橋梁工程為例,對其墩臺施工技術應用要點作如下深入分析。
承臺施工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承臺施工工藝流程
待樁身強度達到要求后開始基坑開挖施工。首先,在開挖線之外進行截水溝的設置,使地表水進入到天然水溝當中。開挖采用機械進行,基坑底部留30 cm用人工清底,開挖中應以地質情況為依據,采取有效的支護措施,避免邊坡發生坍塌。
在破除樁頭之前,于樁體側表面使用紅色的油漆對高程線予以標注,以嚴格控制鑿除高度。在破除過程中,應使用空壓機進行,并結合人工,留10~20 cm采用人工鑿除。待樁頭鑿除完成后,報現場監理工程師進行驗收,同時開展超聲波檢測,經檢測確認合格后,開始墊層澆筑施工。
將承臺基坑開挖到要求的高程并檢驗確認合格后,開始墊層澆筑。待墊層上的混凝土實際強度達到要求后開始鋼筋綁扎。鋼筋應進行集中加工,加工完成后運輸到現場綁扎,設于底層的鋼筋,需要和樁身鋼筋通過焊接相連,并保持牢固。
承臺的模板一般為大塊鋼模,安裝需使用吊機進行。模板的調直采用繃線的方法,而垂直度控制主要采用吊垂球法。模板加固可通過對拉桿、型鋼或方木等的設置實現。模板支設到位后,對墩身預埋鋼筋進行綁扎,并以模板上口尺寸為依據,對準確性予以控制。
混凝土在攪拌站集中拌和,拌和完成后自動計量,采用罐車運輸到現場,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棒進行。澆筑應分層進行,層厚按30~45 cm控制。澆筑的同時做好振搗,振搗過程中不可與模板與鋼筋發生碰撞。振搗深度按振搗棒有效作用長度2/3~3/4控制。插入振搗棒時應做到快速插入和緩慢拔出,并進入下一層5~10 cm;移動振搗棒時,間距應控制在40 cm以內,并始終和側模保持安全距離。振搗至混凝土的表面停止下沉且開始泛漿為止。
澆筑完成、確認混凝土達到初凝以后,開始對混凝土進行灑水養護,使其避免始終處在濕潤的狀態,具體的養生時間按照規范要求確定。必要時,可在混凝土避免覆蓋一層塑料布,避免水分快速散失。
待承臺的施工結束后,對承臺表面進行清理,將浮漿鑿除干凈,并進行沖洗。承臺與墩身之間的接觸面應做好鑿毛處理,確保兩者能夠充分結合。在鑿毛完成之后,使用空壓機對雜物和粉塵進行清理,當發現粘結性雜物時,還應用水將其沖洗掉。
將承臺表面清理好后,由測量專業人員使用全站儀以現有的控制網為依據對墩身底部具體位置實施測量定位。實際的定位過程中,可使用下列兩種方法:其一,先確定墩身的軸線,再以軸線和墩身邊緣之間的距離為依據找出墩身模板具體位置;其二,先確定墩底和直線段之間的交點,再以交點為依據找出墩身模板具體位置。在施工過程中,結合現場的具體情況從中選擇適宜的方法。確定了模板具體位置后,使用水準儀測量承臺和模板之間接觸表面實際高程,并根據測量結果使用水泥砂漿為接觸表面實施找平,使墩身模板在支設好后保持垂直。在施工現場進行彈線與保護時,應滿足下列要求:為使放樣達到要求的精度,避免累計誤差的產生,對于墩底的控制線,理論上僅放一次樣,每個作業點都要在放樣結束后以放樣點為依據在承臺的表面進行墨線彈設置。墩身施工中,如果墨線消失,應立即恢復。
鋼筋需在加工廠統一加工,加工好后采用汽車運輸到施工現場,再由人工將其綁扎成形。半成品鋼筋在加工廠進行統一下料與制作,運輸到現場后進行綁扎。對于鋼筋保護層,其厚度可通過墊塊的設置來保證,設置密度按4個/m2控制,并呈梅花形。
鋼筋接頭連接采用焊接方法進行,焊縫長度應符合設計與規范的要求。接頭所處截面需根據規范進行錯開,在同一截面內,接頭數量應控制總數1/2以內。焊接施工前,先按照設計要求對搭接處實施預彎,焊接完成后不允許對搭接處進行彎曲。
在鋼筋綁扎時,應做好綜合接地,使用兩根直徑在16 mm以上的主筋,將其作為接地筋,其中一端和環接鋼筋連接,而另外一端則和墩帽部位接地端子連接。在澆筑之前和完成后,都要用塑料布對端子頭進行包裹,以免水泥漿進入到端子中。
待墩身鋼筋綁扎好并通過檢驗確認合格后,開始墩身模板安裝施工。先根據墩身的軸線和尺寸對其模板實施定位安裝,期間采用吊車與人工。
將模板安裝完成后,對軸線與高程進行檢查,確認達到要求后予以加固,避免模板在澆筑時產生變形與移位。同時清除模板中的雜物和垃圾,做好接縫處理,避免漏漿。
為保證混凝土構件外觀質量,安裝模板時,拼縫應保持嚴密,現在相鄰的兩塊模板之間粘貼一層雙面膠,再對有縫隙的地方進行處理。安裝模板時還要對垂直度進行嚴格控制,使其達到規范的要求。在安裝完成后,檢查模板的標高,確認合格后,由監理工程師予以驗收,通過后開始澆筑。
澆筑開始前,對承臺表面松動的鋼筋與泥塊等進行清理。如果表面比較干燥,應灑水潤濕,但要注意表面不能存在積水。然后對模板的情況進行檢查,確認加固是否牢固,各連接螺栓是否上緊。
澆筑中,采用泵送的方式入模,泵送前先用砂漿進行潤泵;在澆筑時,對混凝土的坍落度予以嚴格控制,如果澆筑表面和泵管口之間的距離超過2 m,應設置串筒,以免混凝土離析。墩身的混凝土也采用分層的方法澆筑,層厚按30 cm控制。在分層澆筑過程中,間隔的時間應控制在初凝時間以內,否則將產生施工冷縫。與承臺混凝土施工相同,墩身澆筑也要做好振搗,振搗和方法、要求與承臺施工相同。
澆筑開始前和過程中,都要安排專人對模板的情況進行檢查,確認是否保持牢固,當有漏漿和跑模等現象時,應立即停止澆筑。在溫度控制方面,入模溫度一般不能超過30 ℃,而不能低于5 ℃。
澆筑后,安排專人進行養護,養護過程中定時補水。在養護過程中,應著重強化溫度與濕度的控制,露出在外的混凝土表面應做好覆蓋,避免水分快速蒸發。在帶模養護過程中,可通過澆水來保濕,以免接縫部位失水導致混凝土干縮。拆模后,也要用水對外露的混凝土表面實施潤濕,同時用塑料膜進行包裹。拆模在夏季或冬季進行時,如果天氣突然變化,則應采取有效保溫及隔熱方法,以免產生溫度應力導致混凝土開裂。養護工作中,應建立并嚴格執行責任制,專職專崗,使用儀器對實際的養護情況進行監控,根據監測數據掌握養護效果,以此達到最佳的養護效果。
綜上所述,承臺、墩身是橋梁下部結構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直接影響橋梁整體質量和安全性,通過對上述施工技術的應用,該高速公路橋梁墩臺施工順利完成,且質量合格,具有為其它工程提供參考借鑒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