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 曾渝露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跨境電子商務行業正在高速發展。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落實和南昌市入選“全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江西省跨境電商發展前景光明。以江西省跨境電商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跨境電商對江西企業的影響,找出現有政策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以期更好地促進江西省跨境電商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江西跨境電商;“一帶一路”;跨境電商政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713.36?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10-0166-03
引言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和支付結算,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能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模式主要有企業對企業(即B2B)和企業對消費者(即B2C)這兩種。受我國地理條件和貿易環境的影響,各省對外貿易發展程度不同。江西省因位于地處中國內陸,目前對外貿易水平處于全國地區中等水平。隨著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布、2015年李克強“互聯網+”戰略的提出、2018年南昌入選“全國22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一批本地知名跨境電商企業和平臺如江西銅業、樂采、東旗林、美翻網快速發展。而跨境電商的高速發展,對江西外貿轉型升級有著重大意義。
一、江西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江西省跨境電商發展前途光明,但任重道遠。江西省地處中國南方主要省份的中部,受地理環境的影響,物流成本較高,限制了目前江西省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指出,江西省進出口貿易總額自2013年起一直居于中國各省市中位,保持持續增長的趨勢,但與周圍沿海城市如廣東相比相距甚遠,有10倍以上的差距。相比于進出口貿易總額,受政策的影響,江西省跨境電商發展迅速,跨境電商交易額占進出口總額占比不斷提高,持續高于近年來全國跨境電商平均增長速度,但總量仍不足全國跨境電商交易額的1%(見下圖)。
2.進出口產品種類較單一,出口產品附加值較低。據統計,江西省跨境電商主要以跨境B2B作為主要交易模式,以出口交易為主。由于消費升級,進口交易占比逐年提高。江西省跨境電商主要進口機電產品、3C電子產品、消費品(母嬰用品、護膚化妝品,保健品,零食以及日常用品、服飾),而3C電子產品(計算機、通信、消費者電子產品)、服裝服飾、配件、機電產品等為主要出口產品。從總量上來看,出口產品中技術密集型產品占比較低,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近年來,進出口商品的產品結構不斷豐富,如家居園藝、戶外用品需求增長。
3.進出口市場單一。通過跨境電商江西省出口商品主要流向東盟、部分歐洲國家、非洲、美國和日本,主要從東盟、部分歐洲國家、美國和日本進口。非洲市場雖然近年來增速較快,但交易體量仍遠不及其他市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江西省與“一帶一路”沿線亞非歐國家貿易交往日益密切,例如2017年與土耳其、波蘭、以色列進出口貿易額增幅近95%,然而規模卻很小。
4.平臺和專業人才不足。使用支撐指數衡量各省份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的環境因素(包括基礎環境、物流環境、人力資本環境等),在《2017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出口B2B發展報告》中,江西省于2015年位第24位,2016年位第21位,為全國中下的水平。2018年南昌入選之前全省沒有一個國家跨境電商試驗區,需要使用位于外省的免稅倉。經估算,江西省內跨境電商比位于廣東、浙江的要高出15%~30%的物流成本,物流耗時長,用戶滿意度差,時間不確定性強,這些問題在南昌入選后得到了改善。目前,江西省缺乏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跨境電商平臺;從事跨境電商人員的受教育程度不夠;江西省在中西部地區是人才第二輸出大省,培養的電商人才大部分往沿海就職,這嚴重制約了江西省未來跨境電商的健康發展。
二、跨境電商對江西省對外貿易的影響
1.跨境電商促進江西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在傳統外貿中,中國外貿企業主要從事OEM生產(代理加工)。利用廉價勞動力大批量生產單位利潤低的產品。由于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比較優勢逐漸喪失,獲取大額訂單的難度增大,利潤攤薄。大企業銷售的產品多樣,渠道穩定,資金雄厚,有強大的技術支持,還有線下實體店、海外倉的支撐。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在大批量訂單爭奪中處于下風,迫使他們進行出口轉型。通過跨境電商B2B,中小企業瞄準了國外的小訂單市場。對于大企業而言,小訂單需求量小,規格多樣,備貨不易。而這樣的小批量、高頻次訂單,卻適合從事標準件生產和質量精度要求不高的易耗件生產的中小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進行交易,利潤率遠高于通過國內外代理商交易,并且有利于客戶積累和品牌推廣。除了開展B2B業務外,不少中小企業還開始涉足B2C業務。與B2B不同的是,B2C業務更注重買家需求、營銷和服務,企業開始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施氏“產業微笑曲線”展示了產業鏈中附加值的分布。在差異化訂單生產途中,生產企業能創新生產模式促進產業升級,從低附加值的代工逐步轉型到高附加值的研發和品牌創建。此外,目前大部分江西中小企業在國內市場并無明顯競爭優勢,轉型跨境電商可以避免卷入國內競爭,找到發展壯大的空間。
2.跨境電商推動配套服務業發展。新興的跨境電商物流需求推動江西省物流企業標準化、集群化。2016年,江西省被評為A級的物流企業有123家,5A級有2家。到2019年,A級物流企業保有量達到214家,5A級物流企業3家。2018年南昌入選“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后江西省有了自己的免稅倉,大大降低了物流費用,節省了時間;跨境電商推動了支付行業發展,在跨境電商的推動下,江西省積極引進支付平臺入戶,截至2018年,已有33家持牌支付機構在贛分支機構。同時,江西省大力發展本土第三方支付平臺。目前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江西省本土企業中磊支付、洪城一卡通正在申報網絡支付牌照。同時,跨境電商促進了江西省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2016年,江西省商務學校開辦首屆速賣通考證培訓班;2017年,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與eBay承辦全球首家跨境電商冠名班;2019年,開展了“百城千校 百萬英才”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的江西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項目,培養了一批通曉外語、商貿、互聯網的復合型人才。
三、江西省跨境電商的現有政策分析
江西省在國家發布的“國六條”的基礎上,積極響應國家制定的關于跨境電商的總方針,學習借鑒其他比較成功的省區,根據江西省的地方各方面特色,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1.省市聯動,協同共建。堅持“立足南昌,服務全省”建設導向,支持省市共同承建南昌綜試區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全省范圍內具備條件的市縣和功能區可設立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分平臺。同時,結合本地產業特點,合理拓展分平臺特色服務功能。同時,加強省市縣三級部門的縱向協同協作,注重綜試區區內與區外的橫向協同協作,推動南昌綜試區與全省各地、全國重要國際口岸、海外市場合作聯動,共建共享跨境電商全球供應鏈網絡。
2.空間集聚,平臺升級。復制推廣“兩平臺六體系”成熟做法,因地制宜融入南昌特色,逐步構建綜試區建設的“南昌模式”。培育一批中部地區領先的跨境電商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和大載體,加快形成匯集跨境電商貿易鏈、物流鏈和服務鏈上下游企業和創新創業者的開放創新平臺,重構更具活力的跨境電商產業生態圈,提升江西省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水平和能級。
3.貿易轉型,拓展市場。支持本地有條件的制造企業和傳統外貿企業從“產品走出去”轉向“服務走出去、品牌走出去”,依托海外倉積極布局全球供應鏈,開展跨境電商M2B2C出口和B2B2C出口模式試點,以新渠道搶占新市場。
支持紡織服裝等本地特色產業集群“抱團出海”,通過與全球跨境電商主流平臺共建線上特色產業帶、垂直B2B平臺,以及共享海外服務資源等方式,為產業集群提供一站式出口供應鏈服務,帶動產業集群“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
四、江西省跨境電商政策實施可能存在的困難
根據江西省目前的宏觀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相關跨境電商政策的實施過程中,有可能面臨以下幾點問題。
1.物流服務方面的困難。江西省地處中國的中部地區,相關物流基礎設施還不夠先進和完備,連接不同運輸方式的交通樞紐比較少。跨境電子商務涉及跨境的倉儲、配送、運輸,要使運輸過程損耗盡可能少、運送更快、成本更低,需要建立合理高效的物流體系。
2.省市聯動不同步。在發展南昌綜試區的過程中,可能存在其他市區為了自己市區的經濟發展,不積極響應江西省總體的布局和指揮;在客觀原因上,政府部門、市場主體數據歸集力度可能不夠大,基礎數據共享云、跨境電商大數據中心不夠完善,不能有效地為監管部門和市場服務主體提供數據分析應用服務,從而導致南昌綜試區發展不如計劃般順利。
3.海外市場的品牌知名度低。由于江西省各區市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的特色產業也不盡相同,難以合力形成比較大的國際知名品牌。現如今,江西省跨境電商的中流砥柱還是一些實力相對雄厚的傳統品牌企業與零售商們,而傳統企業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需求量是有限的。因此,要實現江西省的國際化品牌戰略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4.跨境電商人才短缺。江西省位于中國的中部地區,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對人才的吸引度不夠高,外省的畢業生或者工作、管理人員很少流入江西省,而江西省本土學校的人員還要去其他省工作。另外,跨境電商急需高水平管理人才,就目前而言,江西省的學校沒有將物流專業和電子商務專業合在一起。因此,高質量、高水平的管理人員短缺是限制江西省跨境電商發展的因素之一。
五、針對江西省跨境電商現有政策提出的建議
1.建設國際快捷物流通道體系。推動專業物流園區建設,合理布局快遞分撥中心、倉配運營中心、集貨分揀中心等電商物流設施,提升物流數字化、智慧化水平。引導專業物流平臺加強與跨境電商口岸物流樞紐的業務協同、功能聯動、信息互通,構建快捷接駁物流網絡,提升跨境電商物流平臺服務的綜合能力。引進國際鐵路物流企業、國際鐵路貨運班列運營企業,打造服務全省的國際鐵路物流中心。
2.管理提質,加強監管。加強省市兩級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協同發揮省市部門職能作用。在省級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協調小組的統籌協調下,推進南昌綜試區與全省其他區市協同共建,支持在其他區市設立特色產業集群、共享綜試區公共服務資源和試點政策紅利,以實現與南昌綜試區的聯動發展。按照統計數據可得性、可信度,綜合運用試點企業匯總統計、定期或不定期抽樣統計等統計方法,實現跨境電商數據統計和監測,做到監管到位,責任落實。
3.建立跨境電商海外服務體系。發展綜試區跨境電商海外服務中心,在西歐、中東、美洲、澳洲、東亞等業務量較大的海外地區,依托有條件的海外倉,整合境外跨境電商公共服務資源,加大境外營銷推廣服務力度,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境外品牌、商標、法務、稅務、勞務、知識產權、金融等一站式綜合服務,拓展國際營銷渠道,建立品牌知名度。
4.擴大跨境服務貿易的規模。新興市場的出口潛力大于成熟市場,故江西省可以利用中國與境外經貿合作良好的貿易環境,積極利用“互聯網+”的便利,繼續發揮江西省傳統企業的優勢,引導中小企業利用“互聯網+”的便利,開發并發展新興產業,如虛擬現實(VR)、信息技術服務、對外承包工程、中醫藥服務等特色服務,探索基于VR技術的跨境旅游、跨境文化創意、跨境教育等服務貿易業務模式。
5.加強人才保障。分類建設一批技能型、創業型、管理型、領軍型跨境電商人才培訓基地,并實施人才與企業、項目、資本的對接,保證人才自養自用。后期,要培養海內外跨境電商高層次人才,并逐步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向江西省、留在江西省,保證人才不再短缺。
參考文獻:
[1]? 2017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出口B2B發展報告[EB/OL].敦煌網,2013-09-04.
[2]? 劉永俊,張晟義.產業網絡成長范式研究:基于創新與互補性資產視角[J].當代經濟管理,2010,(4).
[3]? 中國(南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EB/OL].江西省人民政府網站,2018-12-04.
[4]? 謝宏武,劉欣.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7,(3):79-80.
[5]? 張明.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模式創新與發展走向初探[J].科技資訊,2018,(9):222-223.
[6]? 王迎,周墅芳.淺析近年來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的發展新模式[J].商場現代化,2017,(1):11-12.
收稿日期:2019-10-08
基金項目:江西財經大學學生科研課題的支持(XSKT19089)
作者簡介:張悅(1998-),女,河南商丘人,學生,從事電子商務研究;曾渝露(1999-),男,重慶人,學生,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CITF)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