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摘要:隨著現代化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經濟水平以及科學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許多先進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被應用于教育領域,與此同時,幼兒作為整個教育階段最基本的對象,對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幼兒品格教育中,教師既要做好教學方法的創新轉變,還要充分落實家園共育的思想,不斷發揮出家長在幼兒教學中的本質作用,從而大大提高幼兒在教學中的能動性,促進幼兒、家長之間進行親密的溝通與交流。
關鍵詞:家園共育視野;幼兒;品格教育
本文首先從品格教育對幼兒發展的意義出發,了解了良好的品格教育能夠幫助幼兒在道德、情感、意識等方面獲得提升,并且分析了將家園共育的理念落實到幼兒品格教育中可以為幼兒科學、準確核心價值觀的建立作出貢獻。其次,認識到我國幼兒品格教育中存在幼兒成長理念不同、對品格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等問題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最后,本文從建設良好的教育環境、積極做好家園溝通這兩個方面來闡述了家園共育視野下對幼兒進行品格教育的探究。
一、家園共育在幼兒品格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幼兒階段,孩子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認知能力并沒有處于完全成熟的狀態,結合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可知,在生活中家長往往會滿足幼兒提出的各類需求,在家長包辦代替、給予過多保護的環境下,容易導致幼兒產生強烈的依賴性,不僅難以讓孩子在交流互動中進行獨立的行動、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探索興趣、責任意識的形成,同時,如果幼兒長期都處于家長“畸形、失去理智”的愛中,會逐漸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不知分享、團結,從而難以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積極融入團體。
考慮到孩子在正式開啟幼兒園生涯之前,自身的許多性格、品德、習慣就已經受到了家庭生活的影響。由此可知,家長作為孩子們的第一任教師,對他們有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重要教育作用。因此,以幼兒園以及家庭為基礎,對幼兒開展啟發智慧、養成良好習慣、樹立價值觀等品格教育,既可以促進兩者在幼兒發展中的相互支持、相互合作,還能夠充分滿足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不斷提升的人才需求。
二、幼兒品格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成長理念不同
教師與家長對幼兒成長教育理念與實際的品格教育水平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其中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常常把重點放在身體健康、智力啟發等方面,例如格外注重孩子的身體狀況與技能特長,因此在面對幼兒教師的一些以動手實踐操作為基礎的教學活動時,家長會存在諸多不解。而對于教師,他們在保證幼兒健康成長的同時,也沒有忽視內心品質、心理素質的培養,有效通過團隊間的合作、交流來為孩子們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價值觀的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二)對品格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品格教育在我國幼兒階段的教學中有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教師能夠通過創新教學方法為幼兒構建起一個能夠培養綜合素質的學習環境。但是由實際情況可知,家長在逐漸提高幼兒生活基礎知識儲量與日常技能水平的同時,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他們品格教育的加強,并且我國許多市場化經營的幼兒園把發展的重點放在了經濟效益的獲取之中,對孩子缺乏科學、良好的品格教育,不利于完善家園共育的幼兒培養模式。
(三)存在的外在影響因素
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的品格形成,除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影響,還存在一系列的外在因素。例如接觸到的人,網絡的影響等。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他需要家長和教師的引導,逐步建立對世界的認知,形成健全的人格,養成良好的道德品格。而這些外在影響因素的存在,使幼兒的品格教育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三、家園共育視野下對幼兒進行品格教育的探究
(一)建設良好的教育環境
由于家園共育模式能夠充分發揮出幼兒品格教育的綜合化、系統化特點,充分為良好發展環境的構建提供幫助,有利于通過密切的交流、溝通來發揮出原生家庭與幼兒園的組合優勢。對家長來說,家庭生活中的言傳身教能夠對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孩子提供良好的帶頭作用,從而通過具體性、針對性的教育內容來鼓勵他們獨立思考,使他們在未來的生活、學習中形成誠實、善良、創新、團結的優良品質。
(二)積極做好家園溝通
家園共育視野下家長與教師的溝通不僅僅是局限于語言方面的交流,同時幼兒園定期舉辦講座、建立網絡平臺等多元化教育活動也能夠為幼兒實際教學狀況的反饋作出貢獻。因此,對于家長而言,通過良好的家園溝通不僅能夠及時掌握孩子的成長軌跡,還可以了解目前社會的教育資源,有利于積極吸收先進的教育模式,幫助自身做好家庭教育理念的改善與創新。除此之外,家園溝通還可以在幼兒成長理念、教育重視程度等方面做好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協調統一,通過增加溝通機會來實現孩子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幫助教師提升幼兒的品格教育水平。
(三)注重結合幼兒的發展特點
幼兒的成長環境各不相同,因此在發展特點上也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開展家園共育品格教育,幼兒是主體,因此需要注重結合幼兒的發展特點制定教育方案。根據幼兒品格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和指導,逐步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結合本文,科學、和諧的家園共育環境的建立能夠在有效激發幼兒的整體學習興趣的同時,不斷提升幼兒階段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利于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也為他們基礎綜合素質的不斷夯實作出貢獻。因此,在形成、培養幼兒的各項品質與價值觀的重要階段,教師應當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探究分析,積極開展家園共育的教育模式,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幼兒綜合能力的培養,從而發揮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品格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蔣亞娟.淺析家園共育視野下的幼兒品格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7(30).
[2]孫晶.淺談幼兒家園共育問題解決策略[J].黑河教育,2017(10).
[3]方明.推進家園共育提高幼兒素質[J].學前教育研究,2002(1).
(責編 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