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襄陽 蔡金順 章 杰 褚 瑾
隨著新能源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迅速發展。襄陽市作為全國汽車生產的重要基地,其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和運營能力均走在全國前列。但總體來看,襄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與一線城市相比還有差距,如何找到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因素和其存在的問題,助推襄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則顯得格外重要。
1.襄陽市汽車發展現狀。早在十一五時期,新能源汽車項目在襄陽就已經正式啟動。而到2009年,襄陽市政府以文件的形式制發了《關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意見》,同一年第一輛新能源汽車下線。2010年,襄陽擊敗眾多競爭對手,成功入選國家新能源汽車示范生產基地。據官方統計,2015年,襄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總產值為71.8億元,較上年增長63.1%;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為1.3萬輛,較上年增長700%。這樣的高增幅即使放眼全國也并不多見。目前,襄陽新能源汽車已涌現出以東風系列電動客車和特種車為代表的諸多熱門產品,特別是電動巴士在全國20多個一線城市示范運營,性能良好,客戶滿意率達90%以上。近年來,襄陽市緊盯工業4.0的發展大勢,圍繞中國制造2025規劃,逐步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在襄陽“十三五”規劃中,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1000億元,襄陽將初步形成具有一流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2.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性能方面有待提高。主要表現在電力控制系統等核心技術受制于人,電池續航里程不高、電池壽命可靠性不夠,遠途出行仍存在諸多風險。售價較高造成產品普及困難。尤其是從2020年開始取消補貼政策,本身同等配置的新能源汽車售價就要比燃油車高,又取消了補貼,這讓許多人不愿意購買。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無論你性能價格如何,如果買了車后消費者沒有地方充電,也會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而相對于一線城市來說,襄陽市的基礎配套設施還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
為研究影響襄陽市新能源汽車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因素,我們對消費者的個體特征、對新能源汽車了解情況、購買意愿與影響其購買的因素、政策補貼、新能源汽車特性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對襄陽9個城區及縣市區共發放60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66份,回收率高達94%。通過對調問卷結果整理分析認為影響新能源汽車購買因素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
1.消費者個人方面。①消費者個體特征:通過描述性分析得到,消費者的性別對于購買新能源汽車影響選擇較小,購買新能源汽車主要的消費年齡集中在40歲以上。②消費者的收入和學歷水平與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呈正相關:在本次調查中可以看出,家庭收入越高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意愿越高,更高的家庭收入意味著更自由的財政支出,對于汽車類型有更多的選擇性。同時家庭收入較高受訪者中學歷水平越高,環保意識越強,對于選擇新能源汽車的意愿越高。
2.企業方面。我們主要對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安全性、電池性能,基礎設施建設(如充電樁)、消費者了解途徑,消費者購買的偏好和顧慮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發現企業對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①新能源汽車性能:通過對問卷進行因子分析得到,續航里程、汽車的安全性和電池性能三方面對于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影響因素最大,貢獻率達到25.648%。新能源汽車自身性能,安全性及電池都直接影響著消費者購買意愿,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產業內的新秀,各方面的技術還未成熟。續航里程短、基礎設施不完善、未形成自主獨立品牌、無法滿足消費者檔次要求、電池維護成本高、汽車使用過程中電池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難以保障成為消費者的主要顧慮。②市場宣傳推廣:因子分析顯示宣傳力度貢獻力達到了15.530%,結合消費者了解新能源汽車程度和了解途經中可以看出,企業的宣傳力度和品牌營銷方面做得不夠,導致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了解不足,因此需要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宣傳和推廣。
3.政府方面。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政策扶持通過降低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和后期維修成本來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政策扶持力度的大小與推動消費者購買行為產生影響大小成正比。但從近幾年的趨勢來看,政策補貼不斷退坡,補貼力度不斷下降,政策方面的利好形勢不斷降低,新能源汽車在未來可能又要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面對政策變化帶來的新變將成為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一大挑戰。
1.政府方面。①雖然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和保有量在逐年遞增,但是總體大的趨勢和環境還是十分惡劣,利好政策應該保持或者是減緩其退坡速度,盡量維持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政府應繼續完善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政策,搞好能源補給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應更加重視新能源汽車的開發研究與運行,要積極建設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布局,加強市與市之間的溝通與聯系,通過各方的努力,推進襄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②加大宣傳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城市交通廣播,高校校園廣播以及電視節目對新能源汽車相關知識進行宣傳。同時可以與企業聯合,建立智囊團之類的提供技術幫扶之類。③在教育上面入手,培養高校人才,為新能源汽車技術提供后力軍。雖然這些年襄陽各高校針對政府大力發展汽車產業,有作出一系列院系調整,但是在高校人才培養方面還是有所欠缺,應該加強。④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充電樁之類,這種基礎設施應該規定一種標準,以便消費者可以及時獲取能源補給。⑤在新能源發展的過程中盡量穩妥發展。保證在發展過程中能夠因地制宜,盡量結合本地的交通運輸組織以及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需求程度,進而有效的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2.企業方面。①新能源汽車企業應當加強對新能源汽車性能方面的技術研發。尤其應當大力開發電池性能。汽車的動力系統是汽車的心臟,新能源汽車的續航方面相比之下缺陷較大。提高續航里程,提升輸出功率,延長電池的使用期限,并降低成本,是企業攻堅的重要方向。同樣新能源汽車性能是消費者很看重的部分,只有全面提升汽車性能,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未來新能源汽車鄰域占領市場,抓住消費者。企業要加大研發力度,增強技術創新,充分考慮消費者的需求,增強汽車的性能和使用的便利性。②企業之間應該形成合力,樹立品牌,根據消費者的不同層次確定多檔不同類型的品牌,覺得可以與近些年比較火的兩個詞“國貨”聯系起來,比如造一個熱詞(國貨新能源汽車××),達到一個營銷宣傳的效果。也可以通過舉辦車展,進行促銷活動等吸引流量以達到宣傳目的。③推出更加平民化的新能源汽車,降低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成本,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意愿。④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售后維修問題。對于售后服務站應該推出一些列政策比如在用戶的車輛需要保養或者維修的時候有幾次是免費的,然后過了免費的次數,對于保養和維修應該是傳統燃油汽車價格的一半。⑤關于每年檢車和報廢回收的問題。現在的傳統燃油汽車是每年檢車一次,對于新能源汽車可以推出每兩年或三年檢一次車;對于多年以后車輛報廢的問題,汽車企業應該回收,而不是像傳統汽車一樣賣廢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