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況公祠改造藝術管窺"/>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小園顯超絕 情遠見匠思
——蘇州況公祠改造藝術管窺

2020-05-19 07:49:28王友良江蘇蘇州
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20年2期

◆王友良(江蘇 蘇州)

園林,簡而言之,就是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依據地形地貌以及人文特征等因素,人為地模擬并改造自然山水,使之成為適合人居,并達到愉悅身心、修身養性的目的。園林與一般意義上的自然風景不同,雖然也呈現出自然風貌,但建造過程有人的參與,看似天然的外表下往往蘊含著人工建筑的美學原則。“繁而不亂、雜而有序”就是園林創作的基本原理。

況公祠位于蘇州道前街西美巷,為清道光六年(1826)建,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1933年再修。祠內有享堂、戲臺等建筑,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況公祠祠門東向,磚雕門樓上有況公祠橫額。入內,硬山式享堂坐北朝南,面闊三間13米,進深11米。堂南有戲臺相對,前臺5米見方,高出地面,三面敞開,頂作歇山式,南與三間后臺相連,前后臺總平面作凸字形。享堂西有院落兩重,內有樓兩進和東向房屋一座。(見圖一)

圖一 況公祠大門

20世紀50年代,中國戲劇舞臺上推出了一部具有重要影響的昆劇《十五貫》,隨著這部戲曲被拍攝成電影,為民請命、執法嚴明、德威并重的況鐘開始被廣為傳播。況公祠,作為紀念況鐘的專祠,這座小園近年來卻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為租作他用,常年處于失修狀態,“崩榛塞路,荒葛冒途,昔之石刻遺像埋沒于荊榛瓦礫間,半為墟莽,輒不可辨。”①2019年春天,蘇州市紀委監委考慮到況鐘“風聲義烈,堅姿勁格,輝映中吳,千秋有赫。”②決定改造況公祠,努力把況公祠打造成新時代黨員干部政德教育基地。③經過一年的施工建設,現在,況公祠儼然如出水芙蓉,以一座嶄新的園林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筆者作為該園改造的見證者、參與者,試圖用粗陋的筆觸從園林藝術的角度做一個解析。

“政德”主題與內容布局

打造黨員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是時代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總書記并指出,大德須明,公德必守,私德要嚴。④講政德,自古以來就是從政者的職業道德標準。

況鐘(1383-1443),字伯律,江西靖安縣人。初為小吏,明永樂間薦授禮部郎中。宣德五年(1430)出任蘇州知府,在巡撫周忱支持下,況鐘大力改革弊政,削減重賦,減免苛徭,設倉濟農,興修水利。在任13載,積勞成疾,正統七年十二月(1443年1月)病故于任所。⑤縱觀況鐘治蘇,“政德”猶如一條紅線。他的大德,體現在為社稷安康穩定;他的公德,體現在為民情懷;他的私德體現在心底無私。藝術的體現況鐘身上的這些品德,是園林布局者首先要考慮的。在這方面,況公祠的布展可謂獨具匠心。縱向上,著眼于人物發展的時間脈絡;橫向上,挖掘人物的空間影響。在這個思想指導下,整個況公祠設置為六大展廳,并配以四大功能過渡區。

第一展廳——壯闊生平廳,這是況鐘德政的邏輯起點。品德與人生經歷息息相關,這個展廳設在享堂。在這個展廳,首先就是從況鐘生平談起,分為:幼喪母、發奮好學,棄科舉、初以吏事,受薦舉、禮部勤政,奉敕書、赴任蘇州,“況青天”、名揚青史。簡要的生平,既與“享堂”功能匹配,又便于激發參觀者進一步深度了解況鐘的興趣。

第二展廳——卓越功勛廳,這是況鐘政德的實踐透視。如果說第一展廳是生平概括,第二展廳就是深度展示,這個展廳設在延秋舫。這個展廳是況鐘13年治蘇政績的高度濃縮,以況鐘“三離三留”自然分為三個階段。一留蘇州(1430-1432):況鐘繼母去世,朝廷奏準,況鐘回原籍丁憂,后奸猾胥吏卷土重來,百姓聯名請求況鐘奪情起復,吏部奉旨準奏,況鐘復任蘇州知府。這階段的政績展陳圍繞核減重賦、廢除苛捐、整頓軍籍、抑制豪強展開。二留蘇州(1432-1436)宣德十年(1435)十一月,況鐘六年考滿,照例要進京述職,百姓擔心況鐘升遷而去,紛紛簇擁街頭,八萬民眾聯名上書,列舉況鐘政績,請求留任,后明英宗宣賜敕書一道,命復任蘇州知府。這階段政績圍繞招撫逃民、興修水利、設倉濟農展開。三留蘇州(1436-1443):正統五年(1440)況鐘任滿九載,按常例赴吏部候升,蘇州百姓前來餞行,相送者絡繹不絕,達百里之遠。況鐘感動不已,賦詩四首相贈,其中有“清風兩袖去朝天,不帶江南一寸棉”句。后張翰等萬名人聯名,朝廷下旨加升況鐘按察使,仍做蘇州知府。這階段政績圍繞二次減租、督查水利、任上離逝等展開。

三個階段圖文展示外,還配以“況鐘與蘇州”的查詢屏,詳細介紹況鐘在蘇州鋪路筑橋、重修府學、延續文脈、修祠立德等具體故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三段現代多媒體幻影成像,形象地還原了蘇州百姓挽留況鐘和護送況鐘靈柩回歸故里的場景,其情、其景催人淚下。⑥

第三展廳——政德潤蘇廳,展示況鐘生活圈、交往圈、娛樂圈。既有況鐘律己正人、崇尚儉樸、力戒奢靡,又有善事父母、嚴管子女、君子之交、舉薦賢才,也有息訟止爭、勸善懲惡、淳風化俗等。

第四展廳——德言譽贊廳,展示的是況鐘政德的社會影響。該廳以況鐘書房“退思齋”的面貌出現,書桌前設置一塊電解玻璃以作屏風。況鐘生前在繁忙的政務之余,寫有不少詩文,后人將其文稿編輯為《況太守集》16卷,卷首、補遺各一卷。光緒十七年(1891)又刊刻《況靖安集》,全書八卷,首尾各一卷。五百多年來,歷代騷人墨客和史學家對況鐘也有極高的評價。電解玻璃以春夏秋冬四季展示文字,播放時便于觀眾產生身臨其境之感。該廳還設有展陳柜,展示《秋江送別詩并圖》卷和《況蘇州贈行倡和詩》。⑦

第五展廳——政德傳承廳,展示政德文化的源遠流長。古往今來,賢官廉吏、政德精神一脈相承。在這個展廳里,按照時間順序陳列了12位與蘇州有關的古代賢官廉吏的畫像,分別為陸績、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范仲淹、王鏊、海瑞、馮夢龍、張國維、湯斌、林則徐、李超瓊。

第六展廳——政德綿長廳,展示政德文化的傳播弘揚。這里主要展陳與況鐘有關的文創產品。

在六大展廳的基礎上,布展者巧妙地利用了四個過渡區。一是內廊道的4塊蘇式磚雕,講述的是況鐘來蘇的背景。第一塊磚雕,反映天下“九府難治”。第二塊磚雕,反映蘇州“繁劇尤甚”。第三塊石雕,反映明初選官“三途并用”。第四塊石雕,說明靖安“才出龍岡”。二是戲臺,用于播放與況鐘有關的視頻或真人演出。三是后院天井,依托粉墻繪制況鐘詩意《仙鶴繞堂圖》。四是外廊道,以書條石刊刻詩文。

“相地”構筑與空間界定

況公祠由于年久失修,又長期外租企業,幾瀕湮毀,一些區域也是因企業辦公之需,肆意更改,比如享堂淪為倉庫、院落水泥硬化、落地門窗改為鋁合金。院內游園,草木無人打理,正如秋水翁在《況公祠記》里所記述的“崩榛塞路,荒葛冒途,昔之石刻遺像埋沒于荊榛瓦礫間”。⑧

園林于古于今,其性質是不同的。過去,江南的園林都為私人生活場所,而當代改造,往往將私享性質場所變遷為公共文化空間。在蘇州眾多的私家園林里,市井氣、煙火氣與士夫氣書卷氣的嫁接,廊廟江湖、咫尺山林,在審美意味上別有情致。況公祠的改造,如何既要保持市井氣、煙火氣,彰顯個性,又能適合大眾的審美?這需要改造者從景觀布局到景致設定都要做一個全新的考慮。法國當代學者列斐伏爾的“空間生產”理論認為,將有意味的空間創造出來,本身也是一種生產力。⑨以往蘇州園林的構建,也直接印證了這一理論,也就是說,一個被建構、被創造的文化空間,其中所呈現的不僅僅是或單一或組合而成的物質實存景觀,而是彌散著文化情氛、觸發人精神共鳴的景致。

圖二 游園“理水”和山石

圖三 框景臘梅

圖四 冬日延秋舫

況公祠所在早為五顯廟,況鐘《辟疆館記》記載曰:正統三年,以五顯王靈異,三禱旱潦皆應,請于朝為重興楹桷,落成后,為辟疆顧況之園。⑩所以,從地理上來說,況公祠原本就符合藝術園林的特征。也正因為這一點,為況公祠的藝術構建準備了先決條件。《園冶》指出:“相地合宜,構園得體。”從中可以看出,“相地”是構建園林首要考慮的因素。地形是否恰當,環境是否合適,樹木花卉、地理條件,都是“相地”過程中涉及的內容。園址地理位置和鄰借條件的不同,園林的主題、內容往往會有差異。況公祠的改造,一方面是呈現出與況鐘有關的史料展陳,這從內容的布置可見一斑。另一方面,要呈現出作為園林的特性,這就需要布局的巧妙構思。這種構思在改造后的況公祠,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布局。況公祠總建筑面積約1400平方米,可謂小巧玲瓏,建筑較為緊湊,能做文章的空間很小,僅有享堂西側的游園和西院天井有布局空間。改建正是從小游園入手的。以“延秋舫”為中軸,先是“理水”。“水令人性淡,石令人近古”,改建者在游園里開掘了一丬水面,“中亙積水,浚治成池,彌漫處望若湖泊”,南北走向的人工“湖”占據游園西側,院落圍墻長廊循水而建。(見圖二)二是山石。圍繞水面,選用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太湖石,或疊或掩或隔,游覽者只要不斷變換方位、視角,眼前就能展現多層次的畫面,達到“一角度一景”的境界。三是植物。小游園利用植物起到綠化、裝點空間的作用。既注重單株布置,也注重與其他景物的搭配,通過植物特有的姿、色、香、韻,形成況公祠游園諸多的造景形式;植物的高、矮、疏、密等,形成況公祠諸多的組織空間;植物的枯榮變化表現四季更迭、萬物興衰交替:秋有橘樹和紅楓,夏有紫薇。水中的蓮花,“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與況公祠主題相吻合。四是建筑。循水建廊,水面筑橋,利用貫通之門構建半亭,使石、水、橋、廊、亭、井、舫、樹等有機結合,情景交融,構成優美的風景畫卷。

框景。如果說游園改造是造景,是將環境與建筑巧妙結合,讓人獲得美不勝收的效果。那么,況公祠改造巧妙借鑒古典園林中框景的手法,就是把原本游人不經意的畫意詩情定格放大,讓游覽者視線聚焦,從而形成或大或小、或方或圓的載體,就像一張尺幅巨大的宣紙,映襯湖石、樹木、竹叢、花卉、藤蔓等。走在園中,穿過門窗,視線所及之處均被定格,構成一幅具有層次感的畫面。(見圖三)正如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提到的:“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設之前,僅作事物觀,一有此窗,則不煩指點,人人俱作圖畫觀矣。”況公祠這種方法的運用恰到好處,在有限的空間里,形成了似隔非隔、若隱若現的美學特征,讓人產生豐富美妙的文化遐思,看似任意隨性,實則匠心獨具。

借景。框景體現的是一種空間的界定,把人的視線聚焦,那么,借景則是把墻外或遠處的景觀“借入”或“引入”園中,為我所用,為我所賞。況公祠的改造,大膽地采用了此法。通過洞門、漏窗、曲廊、樓閣、屏風等相互借景,使不同空間的景致相互滲透、相互呼應,增加了空間的層次感。況公祠在這方面,成功借用了蘇州會議中心的空間層次,色彩材料的互為映襯,非常巧妙而得體,看似單個獨立,實質上相互影響,互為風景,局部的和諧美統一于整體且構成大方向的美,使景致獲得了充分的綿延性。(見圖四)

留白。況公祠的改造,沒有因為地理空間狹小,而刻意填滿空間,反而注重構建中的張弛有度,體現布局的疏密節奏,這一點體現在“留白”的運用上。留白手法在古典園林的建設中常被運用,主要是為了讓觀賞者產生一種心理的代入感。走在況公祠的曲廊,靜態的空間充滿了自由的活力,密集布置的黑色書條石與整片的白墻構成對比,虛景與實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相生,氣韻生動。

“文史”兼容與文化情懷

園林的構筑,不僅僅是一種建筑樣式,而且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薈萃了文學、歷史、哲學以及園藝工事等,而其中文史往往是最基本的。恬淡自足,云深不知處,私家園林安放的是園主人心中的山水之境,在園主人心中,青山綠水、幽林精舍,都市的喧囂與熙攘,只是被折疊的塵夢。但山水清音、草木天趣、閑居雅境,成全自身的審美生活,往往借助文學來縱情抒懷,在抒情達意中把一草一木融入生活,把最美的情愫留在文字里。比如,蘇東坡喜雨,他就有個名曰“喜雨齋”的書房,甚至為一座亭子命名“喜雨亭”,其謂:“亭以雨名,志喜也。”還有王維之輞川別墅、杜甫之錦官草堂、林逋之溪山小隱,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還有人人把擷取窗下的詩意,如文震亨在《長物志》中所寫的“一篁修竹”“一畦蘇帶草”,計成在《園冶》中所寫的“蕉葉”“幽梅”等,通過手書口吟,在他們心里,這些抵得上十年的塵夢。

圖五 書房“退思齋”和電解屏屏風

同樣,況公祠在改造中,充分運用了文學、歷史對構筑況鐘精神家園中的點綴作用。一是巧用況鐘的書房。書房懸掛況鐘手書《退思齋自記》。文章是況鐘心跡的流露。“蓋無心之失,賢智所不能免,但貴能改過。且魯論云‘過則勿憚改’,其垂訓深矣。”文章一開始交代書房名稱的由來。接著,縱筆闊論,交代自己的憂思:“余質性魯鈍,又學問鮮克,見聞鄙陋,一旦蒙天子寄以大郡,政務紛紜,庶獄繁雜,加以猾吏豪民,日接不暇,余夙夜戰兢,無一事一時不殫思竭慮,深懼檢察未周,陷于罪戾,上以辜負君恩,下以招小民嗟怨。”正是由于政務紛紜,庶獄繁雜,擔心自己犯錯,所以“構一小閣”,期望沿襲 “古賢守閉閣思過之義”。議論風發,心跡展露,文字雖簡短,其意卻深遠,切合展館主題,又表現況鐘才情。(見圖五)而書房的電解玻璃,成了一個自然的屏風,古典音樂中,況鐘、周忱、楊士奇等人詩作交替呈現,與墻面況鐘的《龍崗八景》詩遙相呼應,把況鐘高古的文化意蘊、優雅細膩的一面,借助廣泛的詩詞曲賦,聯結現代表現手法,把昨天與今天、現實與理想一并融于蒼茫。二是選用古人的像贊。在祭祀況鐘的享堂里,展示楊士奇、楊溥等四人對況鐘的稱贊。楊士奇是江西吉安人,明初重臣,先后歷經五朝,與楊榮、楊溥一同輔政,并稱“三楊”。楊當時是內閣首輔,力薦況鐘出任蘇州知府,并面授機宜,特別叮囑治蘇要害問題,可以說是給了況鐘最大的幫助和支持。楊溥是湖廣石首人,在楊士奇去世后接任首輔,也曾全力舉薦況鐘出任蘇州知府。四人的贊譽或詩或詞或曲賦,為況公祠增加了文學色彩。三是借用現實記載。秋水翁先生撰寫的《況公祠記》,為況公祠增加了歷史厚度。《況公祠記》首先交代了況公祠所在的前世今生,“況公祠所在早為五顯廟,況公《辟疆館記》載曰:正統三年,以五顯王靈異,三禱旱潦皆應,請于朝為重興楹桷,落成后,甃井得斷石為“辟疆東晉”字。公偕其友蹇叔真考之,為辟疆顧況之園。”接著介紹況鐘在此筑房守制,批閱公文、處理政務,“愛此館青蔥蓊靄,竹木明瑟,為簿書蕭閑地,故以‘辟疆館’名。”緊跟著,文章筆鋒一轉,痛惜況公祠年久失修,淪為荒莽,所喜蘇州市紀委監委感到況鐘“廉潔素矢之操,精鋼練達之氣,肅若秋霜,煦如甘雨,此德、此操,吳地世世受公之賜,無窮無盡矣。”期求復見循良遺跡,于是“修之,平之,攘之,剔之,嘉樹榮而佳卉茁,奇石顯而清流通,涼臺澳館,風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邐相屬。春秋佳日,湖石之勝留以待君之登臨,花木之美留以待君之攀玩,亭臺之幽深留以待君之游息。”最后感嘆,“賢守之德,豈非造物者留是鏡是師以倡賢者乎?”文章一氣呵成,紙短情長,為況公祠增添了文化情懷。(見圖六)

圖六 況公祠記

圖七 歷任知府圖表

另外,內廊道的四塊蘇式磚雕和況鐘來蘇前的蘇州歷任知府一覽表,也為況公祠加深了歷史厚度。天下“九府難治”,通過地圖交代明宣德初期,蘇州、杭州、西安、武昌、建昌、吉安、常州、溫州、松江等九府人眾事繁,問題叢生,稱“天下九府難治”。選官“三途并用”,交代了明初選官的三種方式,分別為進士、舉貢、吏員,進士就是參加科舉,舉貢就是由當地官員推薦,吏員就是指吏轉官。《明初蘇州知府任職情況表》中可知,況鐘之前的知府任職時間都不長,短則幾月,最長不超過3年,有的甚至在職期間就被賜死。比如陳寧,催征賦稅,對不能完納之人施以酷刑,民間稱之“陳烙鐵”,他在蘇不過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金炯針對田賦民輕官重的現狀,打算統一標準來徹底解決賦稅征收的問題,但是這一做法被認定為“變更朝政”,因此被賜死。諸如此類,既可以了解況鐘來蘇的歷史背景,又反襯況鐘治蘇13年的不易。(見圖七)

“書畫”點綴與文人意趣

曹雪芹在《紅樓夢》借賈政之口說:“若干景致、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任是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此言道出了書法在造園中的重要作用。園林的世界是文學、歷史、哲學的,同時也是一個用書法、繪畫建構的世界。書法、繪畫點綴于園林內飛檐翹角的亭臺樓閣,巧奪天工的山石池沼,畫龍點睛又相得益彰,以藝術之美增色園林情韻,平添文人意趣。

況公祠在改建過程中,把書繪畫元素用至極致,書畫在況公祠里成了傳情達意的重要方式,遍及各個角落,散發出濃濃的書卷氣。

況公祠里,繪畫共有四處。一在享堂里,況鐘雕像的背景《太湖煙水圖》。這幅手繪,寓意況鐘曾治理蘇州山山水水。二是傳承廳內,為屏風背面的《盤門三景圖》。(見圖八)這幅手繪,展示況鐘治蘇的歷史遺存吳門橋。三是天井里,為《仙鶴繞堂圖》。(見圖九)這幅手繪,借用的故事是:一個初夏的中午,況鐘與友人小酌,有一群白鶴在堂前旋繞,大家都覺得是祥瑞之兆,況鐘詩興大發而作了白鶴繞堂詩。四是綿長廳前,為《靖安山水圖》。(見圖十)這幅手繪是希望能把況鐘的政德長留。流連況公祠,四處繪畫與祠內景觀相映,更是況鐘形象的有力補充。

圖八 盤門三景圖

圖九 仙鶴繞堂圖

況公祠里,值得一說的是書法。園名、建筑名、題景、題額、對聯、書條石等元素,滲透于祠內大小景點,甚至是各個不同的角落中。祠內共有匾額5塊,楹聯4副,磚額2塊。稽考有關資料,遺佚匾額1塊,豐富的景觀文字拓寬了園林的人文內涵,使得游賞者前看得見古人,后看得見來者,徜徉方寸之地,卻能念天地之悠悠。祠內的書法,真、草、篆、隸、行都有,各種書體自有其審美特色:隸書古樸大方,楷書整齊莊重,行書流動俊美,草書靈活率意。

外廊道安排8塊書條石,錄有《贈況鐘唱和詩卷》中周忱、吳訥、胡儼等同僚贈給況鐘的詩文,直接表達對況鐘的贊許與崇敬。這些墨寶鐫刻下來,書體完備,置于園中,嵌于壁間,增添書香雅韻,讓人可以從藝術本身去領略不同的書體風采外,各種品題在字體的選用上也充分考慮到了場合與書體所傳達出的美。半亭的題額為“允心廳”,行書線條飛動飄逸。“允心”二字,出自皇帝朱瞻基贈況鐘的《御制上林春色詩》,其中兩句為“物意皆含春意,天心允合吾心”。

享堂比較肅穆,匾額“福澤一方”,采用行書,字體溫潤蘊藉。(見圖十一)抱柱楹聯選用清代江蘇巡撫梁章鉅所撰內容:“姓氏播弦歌,韋白以來成別調;功名起刀筆,蕭曹自古是奇才”,采用隸書寫成,敦厚實在,古意盎然。

戲臺的匾額“共樂升平”和楹聯“情節新奇出人意料,笙歌婉轉娛我視聽”“延秋舫”匾額,以及門前對聯“一肩行李,(圖十二)試問封建官場有幾?兩袖清風,且看蘇州太守如何?”均采用行書寫成,相對比較活潑,看上去輕快靈動。書房的匾額“退思齋”為隸書,古雅中透出秀氣,而抱柱楹聯“金鐘大鏞在東序,冰壺玉衡懸清秋”的隸書厚實莊重,二者相映成趣。書房中的八尺整張橫幅《退思齋自記》采用行楷寫就,工整有序,謹嚴有度,讓人聯想到況鐘的一絲不茍。(見圖十三)

圖十 靖安山水圖

圖十一 “福澤一方”匾額

圖十二 戲臺匾額和楹聯

圖十三 退思齋書房

圖十四 辟疆館磚額

磚額兩塊,一塊為大門門楣“況公祠”,為清道光年間原物,拙中見巧,厚而不滯;另一塊為“辟疆館”,由三塊磚雕拼成,字體為況鐘喜愛的顏體,森嚴、莊重、大氣。(見圖十四)

整個況公祠營構是以黑白色為基調、輔以深紅或栗殼色的建筑,整體的格調清新淡雅。祠內書法用色豐富而和諧,傳統書法創作字體以墨色為主,有少量朱色和金,藉紙的底色或裝裱點綴整幅作品的色彩,或淡雅莊重,或輝煌燦爛,但無論哪一種,都不顯得突兀,而是與典雅的室內環境、建筑風格以及綠樹碧水的自然環境和諧一致。

結語

空間展示的藝術,園林無疑是最適合的表現媒介。一座精美絕倫、給人帶來藝術般奇妙享受的小園,必然是一個集地形結構、季節物候、人工建筑、花鳥蟲魚,以及諸多人的活動在內的協調融合的生命場,一個能撥動人的心弦、給人帶來無窮啟悟和慰藉的活潑潑地。頗具匠心的空間設計給予了展示方式更多的可能性,富有韻味的美學意趣也會提升展示品味的高度,況公祠的改造也只是一個初步嘗試,物境、情境、意境是否達到統一?傳統與現代交融是否融洽?這些都期待社會來評判。但是,有嘗試,才會有更新,這個道理是顛撲不破的。

注釋:

③參見2019年6月21日“廉石網”《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乃翔對 “況公祠”改造工程階段性進展情況作批示》。

④參見2018年3月12日“人民網”《習近平: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⑤⑥參見2019年7月28日《姑蘇晚報》A15版《秋江送別詩一卷 歸囊不著一文錢》。

⑨參見2017年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列斐伏爾“空間生產”的理論形態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91色在线|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久久黄色小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免费在线a视频| 99久久99视频| 精品1区2区3区| 在线免费观看AV| 伊人久久影视| 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亚洲综合18p|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日韩黄色精品| 婷婷伊人五月| 国产91av在线| 色老头综合网| lhav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成人精品亚洲|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午夜久久影院| 亚洲综合二区|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中文字幕啪啪|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美女AV免费一区| 91网红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无码黄色| 国产黑丝一区| 欧美精品1区|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亚洲色图欧美|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免费成人|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亚洲一区免费看|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丁香婷婷激情网|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一级爆乳无码av|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高清色本在线www|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日韩高清欧美| 热99re99首页精品亚洲五月天|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色老头综合网|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另类重口100页在线播放|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88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