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立明
(福建省寧化第一中學 福建 寧化 365400)
高考小說閱讀主觀題近年來的命題一般是圍繞這五個方面著手:一是分析小說中環境描寫的作用;二是情節的概括與分析;三是人物個性特征概括及分析;四是主題的歸納探究;五是構思的特色。其中,人物形象的考查概率較大,學生的得分卻不盡人意。
在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方面,學生答題的誤區常見的有:⑴簡單片面,分析不當。⑵核心任務不明,答非所問。⑶過分拔高,分析時不從文本實際出發,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質。⑷無中生有,缺乏文本意識,概括出原文中根本沒有的內容。⑸以偏概全,分析評價人物不夠全面。⑹以例代析,以羅列現象為主.⑺要點不明,或不分點作答,或分了點內容卻牽扯不清.
針對學生以上答題現狀,筆者在教學上力爭在以下幾方面尋求突破:
分析近幾年的高考卷,明確小說“考什么”。以下是近幾年全國卷對小說中“欣賞作品的形象”的考查形式:

試卷設題考查內容2014課標2《鞋》作品中守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樣的心態,請簡要分析。人物心態2015課標1《馬蘭花》小說在刻畫馬蘭花這個形象時,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請簡要分析。人物性格2015新課標卷2《塾師老汪》東家老范是個什么樣的人?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人物性格2016課標2《戰爭》小說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析人物性格2016課標3《玻璃》小說中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析。人物性格2018課標2《有聲電影》請結合二姐等人看有聲電影的經過,簡要分析小說所揭示的市民面對新奇事物的具體心態。人物心態2019課標1《理水》本文是如何具體塑造這樣的“中國的脊梁”的人物塑造的手法
從近幾年全國卷對小說中“欣賞作品的形象”的考查形式來看,高考人物形象的概括與分析題的常見提問方式有:⑴請簡要概括x×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形象特點)⑵請簡要分析xx的性格特征(或形象特點)⑶xx是個怎樣的人?請加以概括。簡要分析小說中xx的具體心態。考查內容以考查人物性格、人物心理為主。結合以上認識,在知識儲備方面,教學中應該指導學生多積累人物性格概括、心理分析方面的詞匯,并培養學生結合作品主題和作品背景加以概括、分析的意識。
在答題過程中,學生往往有這樣的疑感:對小說中人物形象的性格、品質分析不夠到位,該怎么做才好?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疑感,一是由于對小說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缺乏足夠的知識儲備,二是由于對人物的性格、品質常用的詞匯及該詞匯的內涵把握不精準。
這就需要在以下幾方面做好積累:一是關于小說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及其作用,常見的有:⑴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等直接描寫;⑵細節描寫;⑶通過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描寫、通過其他人物來村托等間接描寫。關于這方面的知識本文不再贅述。二是關于概括人物性格、形象、品質的常用詞語,大約有以下幾類:⑴個性類:如溫柔沉靜、富有情越、通情達理、自尊自信、尖酸刻薄、利欲心、唯利是圖、爭強好勝等。⑵精神類:拼搏精神:如自強不息、堅強不屈、知難面進等(反面:貪圖享樂、自暴自棄、括輕怕重);奉獻精神:如無私率獻、任勞任怨、不事張揚,勤勤思及、廢寢忘食(反面:斤斤計較、自私自利);敬業精神:如格盡職守、愛崗敬業、治學嚴謹(反面:以權謀私、徇私柱法)。⑶品質類: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虛懷若谷、志存高遠等(反面:愛虛榮、追名逐利、投機取巧)。⑷家國情懷類:熱愛集體、居安思危、憂國優民、壯志凌云、勇于擔當、深明大義(反面:狹勝的愛國主義、有民族偏見)。在積累大量的形容、概括人物形象特征的詞匯的同時,充分把握相關詞匯的內涵,在答題時就能準確地對號入座,高效完成相關問題。
通過經典題型作答來規范學生人物形象分析題型做題方法和答題步驟。在答題過程中強化規范答題四大關鍵詞:審題、分點、文本、強化。如2018年高考新課標Ⅱ《有聲電影》請結合二姐等人看有聲電影的經過,簡要分析小說所揭示的市民面對新奇事物的具體心態。(6分)
3.1 審題。題干中“請結合二姐等人看有聲電影的經過”這一要求,常常被學生忽略,沒有很好地領會“經過”中心態的具體變化,導致最終組織的答案單一。只答到一種或兩種心態。如若追隨“經過”詳細分析的活,答題要點會抓得更全。
3.2 答案要分點。不分點作答極易答漏或者被閱卷老師漏看。答題時注意分解題目,進而分項逐題解答,尤其對賦分較高的概括性題目盡量明確地用1、2、3等序號分行回答,使答案呈現出思路清析、表述明白等特征,讓閱卷老師對答案要點一目了然。如2014課標I《古渡頭》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試題答案)⑴熱情坦誠,樂于助人,喜歡孝順父母的子女;⑵剛強不屈,不畏身心勞苦,靠自己的氣力賺錢;⑶堅忍不技,不向命運低頭,堅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
【答題要點指津】①性格1+結合內容分析②性格2+結合內容分析③性格3結合內容分析。在概括性格特證時結合平時積累的常用詞語,避免只顧分點沒有細思用詞內涵而重復用詞的情形。
3.3 用語扣牢文本,作答用準修飾語:一是要以本為本。理解材料時要有文本意識,嚴格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牢牢把握住作者的思想傾向。二是抓牢文本關鍵詞句。作答時盡量使用原文的關鍵詞或者關鍵句來組織答案。
3.4 繼續關注傳統小說的特點,搭建完整的認知框架,在形象、情節、結構、手法,主題、虛構等方面多做具體的分析鑒賞訓練;同時關注“陌生化”“先鋒性”的小說探索,獲得“探索性”“現代性”等文學概念的體認;關注“節選”小說的總體特征和局部細節,認清整體和局部的關系,關注作者極力表達的深刻主旨及作品中的主要表現手法,提高小說的分析簽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