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欣然
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北京101149
鉬是發展高新技術、實現國家現代化、建設現代國防的重要基礎材料,被廣泛應用于鋼鐵、航空航天等領域,有“戰爭金屬”的稱號。2016年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將鉬列入戰略性礦產。作為二十一世紀重要的戰略物資,鉬在冶金、化工、農業肥料等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成為發展現代高科技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之一。本文對國內外鉬資源特點、鉬資源供需形勢進行分析。
全球鉬資源豐富。隨著找礦要素的投入增加,全球新的鉬資源不斷被發現,世界鉬資源儲量大幅增加(圖1)。據美國地調局統計,2017年世界鉬儲量為1 700萬t,比2016增加207.7萬t,主要是由于秘魯和俄羅斯鉬儲量增加。以2017年產量計算,靜態保障能力約為55年。對世界來說,鉬是一個優勢礦產;而且,隨著技術的突破,還有大量的低品位鉬資源潛力會得到釋放而回歸到資源儲量序列。因此,世界可利用的鉬資源總體上是很豐富的,可供未來長期開發使用。

圖1 全球鉬礦資源儲量變化趨勢Fig.1 Variation trends of global molybdenum reserves
從空間分布上看,全球鉬礦資源大多集中在南北美洲、亞洲(主要為中國和蒙古等國),其次是東歐,而非洲、大洋洲和大多數亞洲國家鉬資源很少。據美國地調局統計,2017年全球鉬儲量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和秘魯。中國的儲量最大,達到830萬t,美國、秘魯分別為270萬t、220萬t,這三個國家儲量合計占世界總量的77.6%(表1)。其它鉬資源儲量相對較多的國家還有智利、俄羅斯等國。

表1 2017年世界鉬礦資源儲量分布情況表單位:萬t(鉬)Table 1 Distribution of molybdenum resources in the world in 2017
鉬是我國傳統的優勢礦產,資源總量豐富。近十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對資源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國內鋼鐵行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鉬需求增長,從而激勵上游找礦勘查投入大幅提升。勘查投入和鉆探工作量的增加,先后發現了一批大型鉬礦床。新礦床的發現,導致自2000年以來鉬查明資源儲量呈增長態勢。截至2017年底,國內鉬查明資源儲量3 006.8萬t,比上年增加124.4萬t,增長幅度4.3%,其中勘查新增88.5萬t(圖2)。2017年鉬礦勘查投入0.9億元,同比減少56.5%。勘查投入的滯后效應,減少了未來幾年鉬礦儲量大幅增加的可能。

圖2 2000-2017年中國鉬查明資源儲量變化情況圖Fig.2 Variation of molybdenum identified reserve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7

圖3 2017年中國鉬查明資源儲量分布Fig.3 Distribution of molybdenum resources in China in 2017
我國鉬資源分布相對集中,鉬資源(查明資源儲量大于100萬t)的省(區)主要有河南、內蒙古、黑龍江、安徽、吉林、西藏及陜西,這七省(區)合計查明資源儲量約占全國總量的74.0%(圖3)。
我國鉬資源的主要特點是:(1)礦石主要以硫化礦為主,約占全國鉬礦資源的78%;礦石伴生很多有益組分,與銅、鎢、錫伴生的鉬儲量占總儲量的22%。(2)礦石品位較美國、智利低,95%的儲量品位在0.1%以下。(3)礦床類型多樣,其中斑巖型和矽卡巖型礦床占總保有儲量的95%;礦床規模大,90%以上屬于大、中型礦床,且多適合露采。
21世紀以來,世界礦山鉬產量呈逐漸增長的趨勢。2017年,世界礦山金屬鉬產量已經達到30.7萬t,比2016年增長8.1%(圖4)。雖然在特定的時段,美國等個別國家因資源政策調整而將礦山封存起來或者是受宏觀調控等因素影響而使得產量減少,但是世界鉬礦總產量呈增長的趨勢主要是中國在世界鉬供應體系中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并對沖了其他國家封存部分礦山造成產量變動的影響。

圖4 2002—2017年全球礦山鉬產量變化趨勢Fig.4 Variation trends of global molybdenum production from 2002 to 2017
與資源地位相對應,世界鉬資源開發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智利和秘魯。2017年,這四個國家的礦山金屬鉬產量26.3萬t,占世界總產量的85.7%。其中,中國是世界鉬生產的核心,2017年礦山金屬鉬產量達到13.2萬t,同比增加2.2%;智利礦山金屬鉬產量為6.3萬t,同比增加12.8%;美國礦山金屬鉬產量為4.1萬t,同比增加13.4%;秘魯礦山金屬鉬產量2.8萬t,同比增加8.9%。在世界鉬礦開發中,中國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43%,龍頭地位相當明顯(表2)。

表2 2010-2017年世界主要國家礦山鉬產量情況/萬t(鉬)Table 2 Molybdenum production in major mines in the world from 2010 to 2017
資料來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18.
國外礦山鉬主要來自于斑巖型鉬礦和斑巖型銅礦中共伴生的鉬,少量產自于其他類型礦床中的共伴生鉬。由于共伴生關系,國外鉬生產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其產量受主礦種的生產活動影響,美國、智利、秘魯、加拿大等鉬礦生產大國尤其如此。
我國鉬工業起步較晚,但是發展很快。21世紀以來,我國鉬生產快速增長。2004—2017年中國鉬礦產量從5.3萬t(金屬量)增長到9.5萬t(金屬量),年均增長6.3%。

圖5 2004—2017年中國礦山鉬產量變化趨勢Fig.5 Variation trend of molybdenum production of mines in China from 2004 to 2017
我國鉬礦資源雖然分布廣泛,但是開發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省(區),且以輝鉬礦為主,易采易選,副產鉬數量有限。目前,我國鉬資源開發主要集中在河南、陜西、內蒙古、河北、黑龍江、遼寧、福建、江西等省(區)。2017年以上省(區)鉬精礦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2.9%,其中河南、陜西兩省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56.3%(圖6)。
需要注意的是,國外60%以上的鉬來自銅的副產品,資源成本較低;我們國家鉬資源儲量雖然世界第一,但是以原生鉬礦為主,并且原礦中鉬品位相對比較低,再加上生產規模和采選自動化較低等原因,使得國內鉬精礦生產成本較高,進而影響了我國鉬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圖6 2017年我國鉬礦產量分布Fig.6 Distribution of molybdenum production in China in 2017
全球鉬消費在地域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美國及西歐國家。目前,80%的鉬主要用于生產含鉬的合金鋼,而鋼消費與國家工業化進程密切相關。現在,西歐國家、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已完成了工業化進程,消費水平相對穩定;中國隨著工業化進程深入,對鋼的消費基本進入“峰值區”,但是作為新材料礦產,對鉬的消費還會繼續增長。2017年全球鉬消費量25.3萬t,同比增加8.9%。其中,中國鉬消費量為9.2萬t,同比增加9.5%;美國鉬消費量為2.6萬t,同比增加8.3%;西歐鉬消費量為6.4萬t,同比增加6.7%;日本鉬消費為2.4萬t,同比增加9.1%(圖7)。

圖7 2010—2017年世界鉬消費變化趨勢Fig.7 Variation trends of molybdenum consumption in the world from 2010 to 2017
鉬是一種難熔金屬,其特性是導電性好、膨脹系數小和耐腐蝕,是一種極其重要的鐵合金添加劑,是生產高強度、耐腐蝕合金鋼的重要添加原料。在石油及天然氣工業方面,可用含鉬的高強度低合金鋼生產特種耐腐蝕的大直徑油氣管道,是現代工業的重要戰略礦物原料。鉬在現代工業中應用廣泛,按直接應用來分,超八成鉬用于制造合金鋼、不銹鋼及其它合金,13%制成鉬酸銨、鉬酸鈉、有機鉬等,用于化工領域,其余5%制成鉬絲等,用于燈泡制造、電子管和集成電路等電子工業、模具制造、高溫原件、航空航天及核工業等高精尖領域。從終端消費看,鉬金屬應用于現代工業的方方面面(圖8)。

圖8 全球鉬終端消費(左)和區域消費(右)結構圖Fig.8 Molybdenum terminal consumption(Left)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Right)
我國鉬工業起步較晚,1980年鉬精礦產量不到1萬t,而且深加工系統也沒形成,但是我國鉬工業發展很快。21世紀以來,我國鉬消費得到了快速增長,但是始終供應過剩。2006—2017年中國鉬消費量從2.7萬t增長到8.5萬t,年均增長11%。國內消費占產量的比例不斷上升,從62.8%增長到89.5%。2017年,我國鉬金屬實際消費量8.5萬t,與供應情況對比,導致當年過剩量約1萬t(圖9)。

圖9 2006—2017年中國鉬金屬供需情況對比Fig.9 Comparison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molybdenum metals in China from 2006 to 2017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北京安泰科信息開發有限公司。
從結構上看,雖然我國70%以上的鉬消費主要用于鋼鐵行業領域,但是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特鋼水平還很低,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對鉬資源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圖10)。未來隨著我國粗鋼需求,特別是不銹鋼、建筑用鋼、機械行業用合金鋼需求增加,以及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增加,必然帶動鉬需求繼續增長。

圖10 全球主要國家特鋼水平對比圖Fig.10 Comparison diagram of special steel level of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鉬進出口主要以鉬精礦、鉬鐵為主,其次是工業氧化鉬及鉬酸鹽。由于資源供應地域與消費空間的分離,促進了鉬資源產品的空間流動。其中,鉬資源豐富的國家,例如美國、中國、智利、秘魯等都是重要的鉬出口國;西方發達國家,例如德國、英國、日本、法國等是鉬資源消耗大國,是主要鉬產品的進口國(表3、表4)。中國的資源,除了自用外,主要出口歐洲及韓國。

表3 2015—2017年世界主要國家鉬進口情況 /tTable 3 Import of molybdenum of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from 2015 to 2017
資料來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18。

表4 2015—2017年世界主要國家鉬出口情況 /tTable 4 Export of molybdenum of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from 2015 to 2017
資料來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18。
我國雖然資源開采能力很大,但是產品結構以氧化鉬及鉬鐵等中間產品為主,高端、優質鋼材產能仍顯不足。從數據上看,目前我國氧化鉬及鉬鐵的產品占比超過了80%,而且近幾年還有回升的趨勢;相反,鉬化工及鉬制品的占比基本趨于穩定,這間接地說明我國鉬產業整體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2017年我國鉬產品進出口總額為64 372.1萬美元,同比增加33.1%。進出口對沖,2017年我國鉬產品實現貿易順差10 334.9萬美元,同比減少14.6%。出口方面,2017年我國鉬出口量大幅增加,其中鉬礦砂及其精礦出口量為8 450 t,同比增加36.8%;鉬鐵出口量7 018.4 t,同比增加鉬57.3%;氧化物及氫氧化物出口量為3 682.3 t,同比減少9.5%;鉬酸銨及其它鉬酸鹽出口量為2 799.5 t,同比減少25.1%。我國鉬產品出口量增加主要得益于全球經濟回暖帶動需求量增加,國際鉬價格上漲也增加出口的動力。進口方面,2017年我國鉬礦砂及其精礦的進口量達到28 559.5萬t,同比增長31.0%(表5)。

表5 2014年-2017年我國鉬產品進出口情況Table 5 Import and export of molybdenum products in China from 2014 to 2017
注:鉬及其制品主要包括鉬粉+鉬條、桿、型材及鉬板、片、帶+未鍛軋鉬包括簡單燒結成條、桿+鉬廢碎料+鉬絲及其他鉬制品:資料來源于海關總署。
鉬價格波動主要受下游鋼鐵產品價格的影響,鉬價從2011年開始下跌,一路下滑至2016年初觸底反彈,開始震蕩上行走勢。2018年上半年國際鉬價持續上漲,四季度有所下降。2018年倫敦戰略金屬市場鉬鐵價格波動范圍在23.75~30.5美元/kg,年均價28.79美元/kg,較2017年上漲45.4%。另外,同期氧化鉬價格范圍在9.40~12.89美元/磅;年均價11.95美元/磅,較2017年上漲49.3%(圖11)。
國內鉬市場價格走勢與國際市場基本相似。2017年以來中國鋼鐵行業結構調整加速,PMI持續高位運行,鋼材價格持續上漲,大宗商品普漲,在這些因素下,鉬價在2017年市場整體表現出上漲的趨勢。

圖11 2010 -2018年國際鉬價走勢Fig.11 Trend of international molybdenum price from 2010 to 2018

圖12 2011-2018年國內鉬價趨勢Fig.12 Trend of molybdenum price in China from 2010 to 2018
2018年上半年鉬價格處于良好運行態勢,但進入11月份,鋼材價格大幅下跌,導致需求減弱,從而引起鉬價格大跌。2018年,國內鉬精礦(45%Mo)價格波動范圍在1 460-2 000元/t,均價1 730元/t,同比上漲42%;鉬鐵價格范圍在10.2~14萬元/t,均價12.1萬元/t,同比上漲40.6%(圖12)。
全球鉬資源豐富,保障程度高。根據鉬未來需求狀況,全球鉬礦供應能力遠大于需求,短時間不存在資源安全問題。中國鉬資源優勢明顯,資源總量大,礦床規模大,未來中國鉬供應寬松,保障程度較高。自2008年以來全球鉬礦供應一直處于過剩狀態,這主要與南美和亞洲地區鉬產量保持增長而全球鉬需求增速減緩有關。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完成了工業化進程,鉬消費水平相對穩定,消費量增長較慢,中國鉬消費量還會繼續增長。中汽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汽車市場預測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汽車市場將停止增長,增速預計為零。汽車市場發展降速,預計汽車行業對鉬的需求量會有所減少。
2017年以來,中國鋼鐵行業結構調整加速,采購經理指數(PMI)持續高位運行,鋼鐵業一片繁榮,不銹鋼、優特鋼發展迅猛,鋼材持續上漲,大宗商品普漲,再加上環保稅的征收增加鉬生產企業成本。在這些因素下,鉬價在2018年市場整體表現出上漲的趨勢。2018年,國內鉬精礦均價1 730元/t,同比上漲42%。2019年受終端消費減少的影響,預計2019年鉬價格基本維持在2018年水平,未來幾年鉬價不會有大幅度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