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培超
摘 要:作為當前的一種軟弱土地基處理方式,樁基礎在施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上部結構荷載有效地向深層的地層上直接傳遞。然而,地下施工是樁基礎的主要特征,所以它有很強的技術性、隱蔽性。基于此,我們必須要對施工的全過程做嚴格地監理,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施工質量。文章主要從監理前的準備工作入手進行分析,闡述了施工進行中的監理問題以及對工程施工的驗收,可以為今后的樁基礎施工監理研究提供必要參考。
關鍵詞:樁基礎;監理;施工質量;施工材料
一、引言
我國的地質條件比較復雜,同時還有著多變的地表自然條件,所以在這兩大因素的影響下,樁基礎施工工作就成為一個難點。此外,因軟弱土的特性是壓縮性高、抗剪強度低,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出現局部剪切乃至整體滑動失穩的危險。為應對這一問題,設計單位就只能選擇灌注樁基礎,達到穩定軟弱土地基的目的,并且使得基礎的沉降也進一步減小。
二、監理前的準備工作
1、審核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計劃
一項工程的順利開展,其關鍵在于施工組織計劃。作為樁基礎施工中的監理人員,首先要非常熟悉設計圖紙,做好圖紙會審工作,而且充分了解施工現場的氣候、地質、水文條件等,對于樁位圖、復核樁設計承載力、地質勘察報告等都要仔細的研究,以此為基礎,再去認真的審核施工單位所提出的施工組織計劃,確認其與實際情況是否完全是相符的,操作是否可以順利的進行,并且還要評估和優化施工計劃的可行性。如果施工企業的計劃圖無法控制施工費用、質量以及進度,監理應該發揮自身的作用,與施工單位一起去調整、修改施工組織計劃,使其更加的合理化。
2、體系審查
在施工開始前,需要對承包單位現場項目管理機構的技術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施工安全保證體系等做嚴格審查。此外,還要對各種職能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證、上崗證進行審查,以保證參與施工、管理的人員都是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
3、進場施工材料的監控
監理人員應該在施工進行之前讓施工企業提交施工材料的規格、型號、產地等基本信息,并且嚴格的審核施工材料的力學及化學性能、出場日期及合格證、復檢報告。針對于中砂和碎石來說,在選用時要尤為注意,監理可以到產地采樣,之后再進行篩分,分別去做試驗。對碎石做壓碎試驗也是一個重點環節,如果是在沿海地區施工,還應特別留意一下中砂酸堿度。總之,為了工程施工質量得到保證,就不得不嚴格控制施工材料,不合格的材料不得進入工地使用。
4、了解施工機械的實際運行情況
整個樁基礎施工過程中,要應用大量的機械設備,為確保在大量的機械施工配合下能做好樁基礎施工,施工人員則要了解機械設備在開始施工前的運行狀況。樁鉆進不良地層的能力、孔身形狀與其都有直接關系。另外,監理人員還要注意對施工機械、施工方案方面進嚴格審核,控制關鍵工序的施工質量,包括控制樁位和鉆孔。
5、試配水下泵
有很多施工單位往往在監理中都忽視了試配水下砼,所以,施工前需要提醒施工企業組織相關人員做好水下砼試配工作。在這一過程中,作為監理人員又必須參與其中,多做幾個配合比的方案,同時將它們都做好記錄,以28天后的實際和易性及其強度來最終確定水下砼的配合比。
6、對樁基礎施工人員的分工
由于樁基礎施工需要很多技術人員,所以施工前要分配好技術人員的各自工作。此外,還應該了解施工人員的素質、施工技術水平、操作技能等,如果這些人當中有不符合施工要求的,監理人員要及時將其換掉。
三、施工進行中的監理
1、做好護筒的埋設及安裝工作
要準確的安裝護筒,為了檢查能更加方便,一般將騎馬樁設在護筒邊,之后要用棉線將其拉直,以相交點為樁位的中心點。尤其要注意的是,施工前應該對該點做反復的校正,確保騎馬樁沒有位移的情況出現。
2、制作靜壓預應力管樁
配制預應力鋼筋必須要沿圓周進行,并且要保持其配制的均勻性,按設計圖紙來確定規格、間距、端部錨固鋼筋,預應力張拉要達到基本要求。在骨架成型后,針對各部分尺寸的要求主要是體現在以下方面:最大的預應力筋間距偏差為5mm,不得超過這一數值,架力圈的間距偏差最大是20mm,數值不能再大。對管樁的要求是: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可以出廠運輸,達到70%可起吊。一般可以采用兩頭勾吊法或兩支點法來進行管樁吊裝,做到輕起輕放,運輸時保證平穩,這樣樁在運輸時就不會有滑動現象發生。
3、監督鉆孔的過程
每次在鉆孔前,為了確保無誤,都要對該樁位及標高進行重新的復核。對于終孔的孔深、孔斜度、孔徑以及二次清孔后的沉漿密度、沉渣厚度都要做充分的檢測。鉆孔中容易出現一些質量問題,比如,縮孔、坍孔、斷樁等。孔口坍塌多是因為現場成孔過快,泥漿護壁還來不及形成泥膜,所以對護壁也起不到護壁作用。根據坍孔的原因,監理要及時的下達監理指令,要求施工企業將護筒盡快拆除并立即回填鉆孔,對護筒重新的埋設,夯實護筒的周圍土,之后再重新去鉆孔。
4、終孔和清孔
如果孔位的地質情況與設計圖紙的實際要求是相符的,那么就可以按設計來標高終孔。如果與設計圖紙相比,其真實的地質情況有較大的差距,監理人員就要通知設計單位變更樁長。不僅如此,還應該認真的對待嵌巖樁,為了嵌巖樁嵌入基巖的深度得到保證,則需要多次取樣,以此掌握好巖性情況。在終孔后,應測量實際的孔深,重點檢查孔位的平面偏差及垂直度這兩方面因素。檢查完終孔后還要做必要的清孔處理,由此可以避免長時間停留而造成過多的泥漿沉積問題,甚至是塌孔問題。
5、工程師指令
利用監理工作聯系單和監理工程師通知單,現場監理就能及時指出當前存在的施工質量問題,督促施工企業按照規劃和計劃做出相應的整改,從根本上保證樁基礎的施工質量。
四、工程施工的驗收
1、對樁的檢測
對于檢測樁基的環節來說,主要在于檢測樁身質量、樁位偏差、樁的承載力等方面。如今,有越來越多的樁基檢測手段,為施工監理的工作開展提供了諸多便利。監理人員要利用這些檢測手段,嚴格控制樁基質量。此外,樁位偏差應該確保能達到設計及驗收規范的要求。結束樁基礎施工后務必按設計要求來檢驗樁體質量,并積極做好承載力試驗。
2、質量評價
樁基礎施工完成后,監理人員可以將樁基礎施工過程記錄、成樁檢測及試塊試驗結果等作為依據,做出一份施工質量評價報告,并且詳細說明工程中可能會出現的質量問題以及所采取的有效處理建議。
結束語
總之,對于樁基礎施工的全程監理工作來說,僅從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這三個階段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仍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求監理人員全面發揮出自身作用,既要熟悉整個施工的流程,還要求監理經驗非常豐富,能夠嚴格的監督施工企業遵守施工規范,以達到質量控制的目的,從而順利的完成樁基礎施工監理任務。
參考文獻:
[1]楊海英,劉守臣.淺析我國樁基礎施工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及處理辦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1).
[2]張江.淺析橋梁樁基礎施工中的問題及監理對策[J].投資與合作,2017(12).
[3]周興國.樁基礎施工中的質量問題以及加強質量監理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信息,2018(18).
[4]楊錫.對樁基礎施工監理的相關問題分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