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艷
摘 要:基于信息不對稱的現況下,我國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招標代理工作也出現了許多改變,比如隱藏的道德風險等,促使一系列的不確定因素就此出現,導致許多不利影響出現。因此,為了能夠促使建設工程招標代理機制相關建設得以完成,進一步提升建設工程整體招標水平,對信息不對稱下建設工程招標代理激勵機制進行深入的探討與研究就變得愈發重要。基于此,本文將對此進行探討,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提供建議與思路,僅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不對稱;建設工程;招標代理;激勵機制
所謂的招標指的主要是借助招標單位向建設工程投標方發出工程項目招標通告,把各項招標內容、標準要求與具體條件予以全面的闡述,借此邀請投標方的環節,在此環節之內,必須要按照特定的地點和時間進行。我國建設工程招標活動和其他國家相比起步較晚一些,而建設工程所涉及到的招標代理主要是借助代理落實各項招標工作。現如今,因為建設工程招標代理者綜合素質以及專業水平等多方面的影響,促使信息不對稱下的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與缺陷,促使許多潛在道德風險隱患出現,所以,在此現況下,科學建立激勵機制就變得愈發緊迫。
一、建設工程招標代理激勵機制的闡述
激勵作為一種能夠進一步提高個人以及梯隊能力的措施,可以很好的促使自我價值得以實現,并且還能夠促使組織目標得以達成。在我國建設工程現如今的招標代理行業,因為會受到許多內外環境因素的不同影響,促使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出現。在建設工程招標代理人員開展各項活動時,極易導致許多潛在的道德風險問題出現,因此,必須借助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合理的對建設工程招標代理人員予以進一步規范,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建設工程招標代理激勵機制主要是工程項目招標委托方在達到代理方要求的現況下,促使招標工作能夠得以落實,在此環節之內,必須予以建設工程代理方適當的精神獎勵以及物質獎勵,才可以讓建設工程代理方能夠更好的為建設工程招標委托方與其委托單位開展更高效與全面的招標活動。在編制激勵編制時,必須將制約作為首要前提,并將以人為本作為基礎原則,借助對建設工程招標方予以的激勵,做好建設工程招標單位的各項工作,展現出激勵機制的實質效用,由此才可以促使建設工程獲得良好的招標成效。
二、信息不對稱下建設工程招標代理激勵模型
基于信息不對稱的現況下,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單位的工作性質實質上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含有一定的技術性與專業性,因此,建設工程招標委托方嚴禁對其予以更具直觀性的測量,雖然不能觀測到其外在變量與實際行動,但是唯一能夠觀測出的便是其具體產出水平。借助模型建立必須應用到的假設條件,能夠知道,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單位是否努力,極易對其所取得的經濟效益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然而因為建設工程招標委托方提升了對代理方的期望,促使各種矛盾問題出現,由此表明,建立全面的激勵機制十分重要。借助對模型予以分析所獲得的的結果表明,基于信息不對稱的現況下,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單位所取得的經濟效益和委托方所需要的風險規避之間具有許許多聯系,甚至從某個角度而言,信息不對稱極易對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單位所建立的激勵機制造成許多影響,但是這些影響的出現不僅會促使建設工程委托方與代理方之間的矛盾問題有所層間,增加了隱藏風險,并且針對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單位工作作用的展現同樣會產生許多的影響,所以,就必須對信息不對稱下建設工程招標代理機制予以深入的探析與研究,借此不斷提升建設工程招標代理的整體工作效率、規避風險。
三、信息不對稱下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建立激勵機制的有效策略
(一)編制調節制度
就我國建筑工程現如今的招標代理行業而言,基本上均是將統一計價作為主要的計價方式,這種計價方式主要是將固定費率作為核心所進行的,此種計價方式之中即使具有許多要求,并且能夠確保計價的有效性與合理性,然而卻極易導致阻礙問題出現,從而對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單位相關工作的正常開展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在編制具體方案時,必須編制與之相關的調節制度,以此為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單位提供良好的激勵成效,進而促使招標代理工作效率能夠得以進一步提升。基于信息不對稱的現況下,由于以往的固定費率計算形式過于單一,早已不能展現足夠的有效性,所以就必須借助調節制度予以優化,把薪酬激勵機制和以往的固定費率予以合理的結合,利用按勞分配的基本原則,促使整體成效能夠得以提高。這一調節制度的編制,不但可以展現超出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單位的收益水平,同時針對市場存在的隱藏風險規避而言,也具有許多效用,借助科學有效的風險規避,能夠促使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單位的相關工作更具傾向性,讓這一制度能夠夠好的應用于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單位之內,促使激勵作用能夠得以展現。
(二)編制績效評價制度
現如今,我國針對建設工程招標代理行業予以了許多政策扶持,在相關法規條例出臺以后,也促使我國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單位出現了一定的改變,其整體數量不斷提升。然而在此過程中,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單位卻發生了良莠不齊的情況。所以,建設工程招標委托方在抉擇招標代理單位時,必須對其展開綜合性的評價,并保證評價的客觀性與真實性,而編制績效評價制度便是最優措施。借助績效評價制度的編制,建設工程招標委托方能夠明確的了解到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單位的各項信息,由此便可以對建設工程招標活動完成的是否成功予以全面且深層次的分析,借助分析研究,便能夠對接下來的建設工程招標工作予以科學規劃,按照績效評價制度能夠促使雙方長期合作的意向得以達成,以此降低成本,實現雙贏的最終目標,若是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單位存在違規問題,則應該取消其工程項目代理資格,以此為建設工程招標代理活動的正常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確保各項工作活動能夠正常開展,提升工作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研究結果可知,在信息不對稱的現況下,我國建設工程所涉及到的工程招標代理單位需要面對許多潛在的道德風險,若是稍有不慎,便極易對其自身的未來發展產生許多不利影響,所以,科學合理的建立激勵機制就變得愈發重要,由此才可以進一步提升建設工程整體招標水平,促進我國建設工程招標代理行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正超,林琳.基于信用評價的工程招標代理信息不對稱問題分析及對策[J].中國建設信息,2014(18):66-67.
[2]秦旋,林艷.考慮風險溢價的招標代理機構兩種報酬方案的模擬[J].系統管理學報,2014,23(04):507-513.
[3]孫雪,李書全.信息不對稱下建設工程招標代理激勵機制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0,24(04):359-363.
[4]李貞.建筑市場招標代理信息不對稱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0(04):146-147.
[5]秦旋,張彩虹.信息不對稱下建設市場的若干經濟特征分析[J].建筑經濟,2005(04):33-37.
[6]王麗,張成福.建設工程招標中的信息不對稱風險[J].經濟論壇,2004(09):149-153.
[7]江偉. 工程項目管理中信息不對稱的對策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