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葉樸和黃精是遼西地區的鄉土物種,適應當地的干旱氣候條件。苗圃地培育小葉樸園林苗木,需多年生長,密度低,可在株行距內套種黃精,對上層喬木培育沒有不良影響,兩種植物在根系自然生長、水肥需求、光照分配等方面不發生矛盾,后期田間管理統一進行,可減少開支,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紹遼西地區小葉樸園林苗木栽培與黃精間作種植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 小葉樸;園林苗木;黃精;間作
[中圖分類號] Q9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07-94-2
1 遼西地區氣候條件
遼西地區主要包括遼寧省朝陽市、錦州市、阜新市等地區,位于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自然氣候干旱多風,年平均降雨量為545.5 mm,且多集中于7—9月,無霜期約140 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干旱是影響當地植物生長的主導因子。
2 小葉樸與黃精生物學特性
小葉樸(Celtis bungeana)為榆科(Ulmaceae)樸屬(Celtis)落葉喬木,也稱黑彈樹、棒棒子等,北方常將其稱之“菩提樹”。因其自然繁殖相對困難,野外山坡、溝邊、灌叢林內等多處零星生長,較少大面積生長。小葉樸喜光、耐陰、耐寒和耐旱,喜深厚濕潤的中性土壤,具有深根性,樹葉革質、濃綠,樹冠端正,遮陰效果好,抗有毒氣體、耐粉塵和煙塵能力強。因優良的適應性與獨特的生物學表現,小葉樸已成為北方理想的園林綠化喬木樹種。
黃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又稱雞爪參、黃雞菜等,屬百合科(Liliaceae)黃精屬(Polygonatum Mill.)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圓柱狀并橫向生長,結節膨大,葉輪生,花多獨特優美,漿果黑色,直徑7~10 mm,花期5—6月,果期8—9月,根莖可入藥,多年生根莖經濟價值高。黃精屬本地原生物種,野外常見自然生長,適應人工栽培。
3 小葉樸園林苗木栽培與黃精間作技術原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規格園林苗木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野生中藥材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需進行人工種植,小葉樸園林苗木與黃精中藥材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小葉樸與黃精都是朝陽市的原生鄉土物種,適應當地干旱、光照充足的環境,而自然野生狀態下的立地條件、水肥土壤等生長條件一般較人工集約經營條件差,因此人工栽培的小葉樸和黃精生長情況較好。小葉樸為陽性樹種,喜光照,具有深根性特點,培育園林苗木時需要移植幼苗,培育出大胸徑主干和豐滿樹冠,這就需要保證株行距較大。黃精為多年生藥用草本植物,具有耐陰性,在小葉樸株行距內套種黃精,對栽培園林大苗沒有不良影響,兩種植物在光照分配、水肥需求、后期除草等田間管理方面不發生矛盾,喬木小葉樸為間作的黃精遮擋一定陽光,減弱光照強度,促進黃精正常生長,黃精根系一般在30~40 cm。間作種植4 a左右,實施科學的經營管理,小葉樸與黃精都能達到理想的經營效果,除草、水肥等后期管理費用相對減少,可明顯提高單位面積經濟效益。
4 小葉樸園林苗木培育技術
4.1 一年生幼苗培育
為培育小葉樸園林苗木,需在前一年培育幼苗,次年春季移植,培育大規格園林苗木。小葉樸種子具有堅硬革質外皮、深度休眠特性,種子浸泡較難透水,必須進行催芽處理,打破休眠。具體做法為,9月中下旬采集新鮮的種子,堆漚軟化果皮,碾壓搓洗,漂去果肉,陰干保存種子。1月中下旬,采用98%濃硫酸浸種30 min,浸種后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將種子放入容器內,倒入45 ℃溫水,不斷攪拌至接近室溫,再浸種24 h,保證種子吸收水分。之后撈出種子,混拌3倍濕沙,堆放至室外預先挖好的坑內,冷凍堆放催芽。春季4月上旬播種前取出,進行播種。育苗地施足基肥,施肥量控制在30 t/hm2,旋耕整地,深度為35 cm,澆水灌溉,三四天即可開溝播種。播種量為600 kg/hm2,育苗行距為50 cm,開溝深度2~3 cm,覆土厚度1.5~2.0 cm,及時鎮壓保墑。10 d后陸續出苗,以后除草松土兩三次,苗高長至5 cm左右,結合除草進行苗木定株,保留株距10~15 cm。可視自然降雨狀況,適時澆水兩三次,苗木當年可達地徑3 mm,苗高1.0 m,一般出苗量22.5萬~30.0萬株/hm2。第2年春季,選擇優質Ⅰ級或Ⅱ級優質苗進行移栽,培育大苗。
4.2 選地與區劃整地
遼西地區氣候干旱,小葉樸大苗生長根系較深,應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整、具備灌溉條件、土層深厚的耕地,土質疏松肥沃的壤質地塊最佳。忌選擇河岸沙土地,不保水肥,起苗時也挖不成土坨。為便于生產經營管理,整地前需進行圃地區劃,預留出灌水干渠、作業便道,圃地澆水長度可視水源條件區劃為15~30 m。清明前旋耕,此前施入腐熟的農家肥45 t/hm2,將農家肥均勻撒在地表,再進行旋耕整地,旋耕深度35 cm。
4.3 小葉樸苗木移栽與經營管理
4月中旬,選一年生優質小葉樸苗木移植,栽植密度為2 m×2 m,栽植坑深40 cm,將苗木埋嚴踩實。栽植后,當天與行間空地一起澆透水,以備間作直播。栽植3 d后,即可進行間作直播,以后經營管理同步進行。每年7月中旬前中耕除草兩三次,同時注意不要傷及黃精幼苗根系;第2年6月中旬追施復合肥,小葉樸施加3 kg/hm2,黃精施加375 kg/hm2,施肥后應及時澆水,避免出現“燒苗”現象。小葉樸苗木栽植第2年7月應及時剪除側枝,保留主干高度2 m,以后樹冠可自由生長。每年10月下旬圃地澆足上凍水,次年4月初澆一遍返青水,緩解早春旱情,保證兩種植物的根系吸收充足的水分。需要注意的是,黃精屬于中草藥,因此地塊禁止使用劇毒農藥。
5 黃精間作種植
小葉樸行距2 m,為提高林間土地利用率,直播黃精設計為2組壟播,每組3行,兩側喬木、兩組間距均40 cm,每組內黃精行距為20 cm,小葉樸兩行間播種黃精2組計6行,小葉樸栽植灌溉后三四天即可播種。黃精種子需經過冬季沙藏催芽處理,播種量為75~90 kg/hm2,開溝后均勻撒入種子,覆土厚度1.5 cm,輕輕拍平鎮壓,連同栽植的小葉樸一同覆蓋塑料薄膜,降低土壤干燥速度,提高地溫,促進黃精種子生根發芽,促進苗木生長。黃精幼苗出土后,苗高接近1 cm時,及時將出苗處的塑料薄膜劃開,避免苗木燙傷,保證幼苗生長。苗高5 cm左右,留苗定植,保留苗間距15 cm。同步進行除草、松土等田間管理,三四年后可采挖黃精進行出售。因小葉樸屬慢生樹種,如市場需求干徑不理想,可留植繼續培育。
6 小葉樸大苗培育與黃精間作效果
小葉樸幼樹圃地培育三四年后,主干及側枝發育完整,米徑4.0 cm以上,冠幅達到1.5 m。黃精經營三四年后,可產干品4 500 kg/hm2以上,經濟價值較高。
作者簡介:任貴軍(1969—),男,大專,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生產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