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許多國家和城市都選擇封城、隔離等措施。歷史上,這些舉措并不陌生,人類在面對疫情等災難時,這些都成為最有效的應對之舉。
1972年,南斯拉夫封城抗天花
1972年初,南斯拉夫一個名叫霍蒂的男子經過有天花病例的伊拉克和伊朗回到故鄉,不久后就出現發燒并伴有皮疹。沒幾天,一位名叫穆薩的教師也病倒了。他同霍蒂沒有直接聯系,但他的朋友在霍蒂生病期間看望過他。兩天后,穆薩去醫院看病,醫生以為他只是普通發燒,于是試圖注射青霉素來治療。穆薩的病情沒有好轉,他被送到塞爾維亞中西部城市的醫院。之后,又被緊急送往首都貝爾格萊德的中央醫院,幾天后不治身亡。
在他死亡之前,他直接感染了38人,包括9名醫生和護士。穆薩死后沒幾天,科索沃省出現天花疫情,感染者約140人。與此同時,首都貝爾格萊德的疫情也迅速擴散開來。
面對首都和科索沃省突如其來的天花疫情,南斯拉夫政府迅速行動起來。3月16日,政府下達全國戒嚴令,措施包括封鎖村莊和居民區、設置路障、禁止舉行公眾集會、關閉邊界以及禁止所有非必要的旅行。政府挨家挨戶排查出可能接觸過天花病毒的1萬人,隨后政府征用多家旅館和酒店隔離接觸者,隔離警衛工作由南斯拉夫軍隊負責。另一方面,政府將天花感染者集中安置在隔離醫院治療,以防止疫情擴散。3月20日,穆薩的兄弟患上天花,中央醫院這時意識到穆薩很有可能死于天花。兩天后,醫生們終于搞清楚穆薩的死因。南斯拉夫政府獲悉真相后立即加強封城舉措,政府尤其要求貝爾格萊德和科索沃省的民眾盡量留在家中不要外出。在封城期間,民眾遵照政府指示居家不外出,有效切斷了病毒傳播的途徑。
5月底,南斯拉夫完全戰勝這場天花疫情。這場天花疫情中,由于南斯拉夫政府行動迅速、抗疫舉措得當,全國總計只有175人感染天花病毒,其中死亡35人。
美國“傷寒瑪麗”被隔離26年
“傷寒瑪麗”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零號病人”。她本名叫瑪麗·梅倫,1869年出生在愛爾蘭,15歲時移民美國。
移民美國后的瑪麗·梅倫最初給人當女傭。后來,她發現做廚師薪水更高,而且自己做得一手好菜。從1900年至1907年,瑪麗一直在紐約州內給富人家庭擔任幫廚或者私人廚師,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她服務的美國家庭多人被感染上傷寒。1901年瑪麗搬到了紐約人口稠密的曼哈頓,在一個富人家庭中做女傭,每天到廚房幫廚。不久后,這戶人家的人開始發燒、腹瀉,有人甚至醫治無效死亡。辭職后的瑪麗很快又找到另一份廚師的工作,但是沒多久又辭職了。就這樣,她的每一份工作都干不長,因為她服務的家庭沒過多久就有人相繼得病。瑪麗始終不認為這一切跟自己有關,她認為這是自己的壞運氣在作祟。
1906年,紐約的一位銀行家帶著家人去長島度假,雇瑪麗當廚師。不久后,這個家庭中有6人相繼感染傷寒。當時傷寒被認為只有在衛生條件差的貧民窟才會有。為了弄清傳染源,銀行家請來了傷寒疫情專家索柏。經過一系列的調查,索柏最后把目光集中在廚師瑪麗身上。他發現,在過去幾年中,瑪麗頻繁更換工作地點,而她工作過的每個地點都曾出現傷寒病例。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索柏試圖化驗瑪麗的血液、尿液或者糞便,但遭到了瑪麗的憤怒拒絕。瑪麗反應十分激烈,在那個年代,“健康帶菌者”是一個聞所未聞的概念,她沒有任何病卻被說成是傳染源,這簡直就是極大的侮辱。
后來,經過幾次交涉無果之后。索柏只好說服當地衛生部門帶著警察強行把瑪麗送進了醫院。醫院的檢查結果證實了索柏的猜測。傷寒是由傷寒沙門菌引起的,主要通過進食被污染的食物或飲用不潔的水而傳染,但它經過高溫烹煮可以被殺死。然而瑪麗并不是一個衛生標準高的廚師,據稱她如廁后沒有洗手的習慣,而且她最拿手的甜點是桃子冰激凌。
1907年,紐約有300人感染了傷寒,而瑪麗被認為就是此次疫情的傳染源。在這之后,瑪麗被隔離在紐約市郊的北兄弟島上的傳染病病房里。在隔離的3年時間里,醫生拿她一點辦法也沒有,因為她和健康人一樣,沒有任何傷寒的癥狀。
1910年2月,當地衛生部門與瑪麗達成和解,解除對她的隔離,條件是“今后不得再當廚師”和“與衛生部門保持聯系”。但不久之后,瑪麗就消失在公眾視野中。
1915年,就在大家幾乎把瑪麗遺忘的時候,紐約一家醫院出現傷寒疫情,包括醫護人員在內的25人被感染,2人死亡。衛生部門很快在這家醫院的廚房里找到了瑪麗,此時的她已經改名為“瑪麗·布朗”。這次,公眾不再同情瑪麗。
自覺理虧的瑪麗老老實實地回到了之前被隔離的小島上。醫生對她使用了幾乎所有可以治療傷寒病的藥物,但絲毫沒有效果,傷寒病菌仍然一直頑強地存在于她的體內。后來,瑪麗漸漸了解了一些傳染病的知識,積極配合醫院的工作,還成了醫院實驗室的義工。斷斷續續被隔離26年的瑪麗于1938年在小島上去世。
(據中新社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