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舞鶴市援助大連醫用物資包裝上的文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被網友盛贊,這句詩詞出自唐朝詩人王昌齡的《送柴侍御》。這不是日本第一次在援助物資上使用古詩詞了。疫情始發,日本漢語水平考試事務所捐贈的兩萬個口罩外包裝上,便書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我們被震撼到了,因為那種含蓄之中的磅礴,那種雋永之中的深刻,那種滄桑感和時代感的交疊,那種恰到好處的分寸感,有著無與倫比的穿透力和溫暖度。
語言是人類最基礎的交流符號,而修辭,是語言之美。
事實上,因為文字能力的儲備不足和互聯網的介入,我們已經越來越多地用“去文字化”的方式交流了,比如,使用表情包,若再不創新,我們就會漸漸喪失表達的能力。就像人家說出“風月同天”,我們用一句“謝謝”回復時,自己都覺得底氣不足;就像我們自己也知道的一樣,“武漢加油”和“風月同天”,同達意,但確實不在一個境界。
創新的方向,自是應當向歷史的深處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