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焱
摘 要 近年來,油價持續走低之下的全球性石油經營風險不斷升高,能源安全成為各國不得不共同面對的問題。中石油走向國際化的20多年中,始終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的海外油氣供應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己任。運營管理好國際石油合作項目,著眼于長遠利益,降低項目投資風險,是我們面臨的長期挑戰。本文依據中石油在印尼運行的產品分成合同經驗,闡述對國際石油合作項目投資及風險管理的思考,為未來國際石油合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 產品分成 風險管理 成本回收
目前國際石油合作項目以產品分成合同模式、礦稅制及服務合同模式為主,不同的合同模式和資源國的政治經營環境差異使海外石油項目面臨不同的風險。經統計,印尼的石油合作中,價格波動、投資風險、匯率風險等排位較為靠前,經營風險通常與石油合同模式緊密相關。
一、中石油在印尼的合同模式及特點
中石油于2002年開始在印尼發展油氣業務,先后運行了9個區塊,其中8個區塊執行的是產品分成合同(PSC),一個為服務合同(KSO)。印尼的PSC中:上游能源管理局(SKK MIGAS)作為資源國的主要監督機構,外國石油公司負責日常油氣經營,印尼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可以作為合同者參股;全部的預算、投資及工作量必須報政府相關部門批準;對頭份油、國內義務供油、成本回收、利潤油分配及稅收條款有較為詳細的規定。作為PSC的創始國,印尼相關制度、程序較為完善,政府對石油作業的參與度高,管理權限較大,對合同者的管理水平要求較高。
中石油進入印尼十幾年來,累計油氣作業產量超過7000萬噸,投資超過50億美元,運作較為成功。面對國際油價走低、資源國貨幣貶值、政府審計加強、油田產量遞減的嚴峻形勢,公司不斷研究,采取多種策略有效應對。
二、公司面臨的主要經營風險和應對措施
(一)投資風險與應對
基于持續低油價和多個作業區塊陸續到期的現狀,以及印尼的PSC合同下大部分投資通過折耗分年度回收的規定,合理安排工作量及預算,控制投資風險,是印尼項目合同后期工作的重點,任何低效、無效的投資都會引發較高的成本回收風險。[1]
按照勘探潛力、所處的開發階段、產能、成本回收情況,公司將所持有的開發區塊進行分類管理,突出投資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對勘探潛力大、產量大、投資可以快速回收的區塊,加大勘探開發投資力度,保證重點項目投資;對有一定潛力、產量規模中等的區塊,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適當安排投資;對勘探潛力小、產量低,仍有未回收投資的區塊,嚴格控制投資。同時,將投資計劃嚴格按照程序報經伙伴、總部以及政府部門批準。通過以效益為導向,合理把控投資節奏和策略,提前實現了全部投資回收,持續保持了較高的正現金流。
(二)審計風險與應對
中石油在印尼的聯合公司涉及30多個油田、4種產品、5種管理模式、10多個伙伴,需要應對多層次的內外部審計。公司不斷加強內控體系的建設工作,密切關注資源國的各項規定,及時評估內部控制體系設計的合理性和執行的有效性,梳理更新相關業務的范圍和流程。
通過重點分析成本回收報告流程、存貨管理、直接采購、成本分攤等關鍵業務流程,針對審計關注的重點領域提前進行了自查和完善;通過充分溝通協調配合政府各部門、伙伴和外部中介機構的審計,有效降低了審計風險,維護了投資者的利益。
(三)石油市場價格波動風險與應對
印尼公司產品價格的風險在于,原油、天然氣銷售點多、品種多;印尼油品定價在2016年7月之前都是印尼政府單獨定價(ICP),并未與國際市場直接掛鉤,受區域供給影響較大;由于Pertamina的煉廠條件有限,政府頻繁小量提油,影響合同者的提油安排;印尼國內油品供需矛盾加大,資源競爭激烈,政府和Pertamina對提油控制趨緊。
公司采取的應對措施:深入研究國際油價波動規律,做好市場調研和分析;強化油氣銷售招投標管理,邀請世界知名石油貿易公司參加投標,拓寬產品市場,盡可能提高溢價收入;分別采取單獨提油和與伙伴聯合提油的方式銷售;積極與伙伴和政府溝通,努力實現中方的提油安排,盡可能規避價格風險。
(四)匯率及稅務風險與應對
匯率方面,自2015年10月起,印尼政府硬性要求以當地貨幣印尼盾進行結算,以穩定印尼盾幣值。盡管如此,過去3年間,美元兌換印尼盾的匯率最大波動仍達16%。公司一方面加強與SKK MIGAS的溝通,加強對增值稅預繳和返還工作流程的管理,縮短增值稅的返還時間;另一方面密切跟蹤匯率變化,合理安排供應商付款及內部資金需求,嚴格控制印尼盾余額,有效防范了匯率風險。
財稅方面,密切關注新的政策及PSC合同的變化,重點跟蹤稅務條款、成本回收審核流程及要求的變化,積極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確保公司業務符合各項法律規定。針對稅務糾紛,積極尋求合作伙伴及專業機構的意見,按照資源國的法律程序努力爭取,最大限度保護合同者的利益,降低稅務風險。[2]
(五)中石油整體投資回收的風險與應對
海外大型油氣田項目的“高效、優質、可持續”發展通常與甲乙方一體化的優勢密不可分。在符合資源國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利用中石油自身具有工程技術服務的優勢,通過招標參與到聯合公司的生產運營過程中,以作業服務、產品銷售等形式提前回收部分投資,有效降低了海外石油投資的整體風險;依托中石油整體的科技水平,針對不同區塊的剩余潛力及作業環境,制定不同的勘探部署,根據區塊油藏特點,優化開發井位,提高單井產量,有效降低了作業風險,節約了作業成本;通過一流的技術服務和勞務支持,為海外項目高效完成作業、穩產上產、快速實現成本回收,帶來穩定的現金回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對國際石油項目投資運營、風險管理的幾點認識
從全球來看,因涉及經濟、安全、地緣政治等復雜因素,國際石油合作有其特殊敏感性和復雜性,不可避免地存在投資風險。結合印尼項目的運作經驗,體會如下:
我們需要采取多種措施,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依托并購項目原有的聯合公司管理體系,結合中石油的管理目標,取長補短,與資源國的石油管理政策相融合匹配;同時應明確項目風險管理程序,建立和完善適應國際化經營需要的內部管理制度,把項目運行風險降到最低。
我們需要進一步強化與伙伴的密切合作,一方面,繼續發揮作業者的優勢,提高聯合公司工作團隊的經營管理水平及國際化程度,有效滿足各方需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技術操作委員會會議等平臺,加強與合作伙伴的溝通交流,遵守PSC合同及聯合作業協議,妥善處理伙伴關系,形成聯合公司統一的經營策略,協調資源國資源,努力控制經營風險,保證股東利益的最大化。
四、結語
隨著世界能源行業的發展,風險識別與應對管理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已成為國際石油合作戰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總結分析了印尼項目的風險管理應對經驗,通過合理的程序和實用的方法,不斷完善涉及重大風險的關鍵業務領域流程,有效防控各類風險,為企業的生產經營保駕護航。隨著資源國政策的變化,石油能源始終是國際發展競爭的焦點,中石油的國際石油合作風險管理將進一步走向國際化。
(作者單位為中國石油天氣勘探開發公司)
參考文獻
[1] 柳峰.國際石油合同法律風險控制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6.
[2] 付峰,王默琛.我國石油企業與發達國家油氣開發合作模式研究[J].中外能源,2015,20(03):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