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媒體時代的來臨,意味著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和社會合作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使公共圖書館能夠發揮出最大化的作用,為更多的人提供閱讀服務。本篇文章對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與社會合作現狀進行了簡要的介紹,探究了推動其進一步發展的措施,并對過程中出現的不足進行了改進,希望能夠使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與社會合作能夠更加順利的發展。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社會合作
全媒體是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各種不同媒介所進行的結合,其提供了一個統一的信息搜集、傳播平臺,并對用戶開放,使用戶能夠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接受到更多的信息。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使信息傳播更加的豐富、高效、快速,達成信息傳播者和用戶交流的目標。而隨著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人們進行閱讀的模式已經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從原本的紙質書籍閱讀變為了大部分人都在網上進行閱讀。這對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而言,是一種新的改變,為此要順應時代,為人們提供以互動、交流為關鍵的閱讀推廣服務,也就是進行社會合作。
1 達成閱讀推廣和社會合作的途徑
1.1 達成閱讀推廣的途徑
第一,能夠實現讀者和書籍的互動。全媒體時代的網絡平臺,能夠為人們提供類型多樣的讀物,并根據不同的閱讀方法使讀者獲得全新的閱讀感受,使讀者能夠和讀物之間進行互動,更加了解其想要表達的內容,加深了讀者對作品的認識,使其產生新的感悟,這和傳統閱讀模式中的多次閱讀、深化閱讀有著同樣的作用;第二,能夠使讀者和讀者至今進行互動,通過全媒體作為平臺來創建不同的閱讀群,并對自己喜歡類型的作品進行推廣,討論作品,交換彼此對讀物的看法,從而使一個人對圖書的看法被放大,成為一個圈子對圖書的看法,達成閱讀推廣的目標[1]。
1.2 達成社會合作的途徑
社會合作包含著技術合作和業務合作。沒有技術水平作為支持所開展的閱讀推廣,沒有任何的實際效果。為此,應該重視技術合作,將先進的技術水平應用到閱讀推廣之中,支持開展新形勢的閱讀;實現全民閱讀的目標,并不是某一個人的任務,需要每一個人都積極的進行參與,僅僅憑借圖書館是無法達成全面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的,需要圖書館和社會進行業務合作,通過全媒體平臺來對其進行推廣,使全媒體時代圖書館閱讀推廣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2 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與社會合作現狀
根據對相關資料的查閱發現,目前我國縣級以上的公共圖書館都比較重視閱讀推廣工作,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公共圖書館幾乎占總數的百分之九十八,并有一半以上的圖書館成立了專門的部門來開展這一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
圖書館之所以進行閱讀推廣和社會合作,主要是由于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希望能夠使為讀者提供的服務更高質量,并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第二,是因為圖書館內的資源存在著一些不足,需要進行補充;第三,是合作者希望能夠和其進行合作,達成雙贏。和圖書館進行合作的對象主要是教育機構、學校以及一些社會服務組織、公共文化機構等,并且大部分的合作是公益性質的,為了盈利所展開的合作不超過總合作數量的五分之一。
對上文進行總結,可以發現公共圖書館所進行的社會合作特別是公益性合作已經初具規模,能夠在今后的閱讀推廣中繼續發揮作用,但是為了盈利所展開的市場合作比較少,需要進一步的進行發展,以保障社會合作能夠得到完善。
3 推動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與社會合作發展的措施
為了使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與社會合作得到發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展開工作[3]。
第一,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來為公共圖書館的推廣閱讀提供幫助。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每天閱讀大量的信息,很容易使閱讀成為一種休閑、娛樂,導致作品原本的文化內涵被人們所忽略,為此,需要進行閱讀推廣,使人們能夠形成正確的認知。在全媒體時代下,所進行的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應該從觀眾的閱讀興趣入手,在豐富多樣的媒體中進行選擇,使觀眾在健康閱讀中滿足自己的閱讀需要。達成這一目標,需要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其可以分為由政府組織,圖書館專門人員來進行服務和管理,并經過協商制定相關內容來對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的系統;規范圖書館的制度,使閱讀推廣能夠更加專業、標準、高效進行的系統;對不同的資料進行互換,達成資源共享,通過合作形成多贏的系統;對規則進行評價,并采取措施進行推廣,使閱讀推廣能夠可持續展開的系統。
第二,創建專門的平臺來對其進行推廣[4]。全媒體閱讀平臺可以被劃分為基礎服務設施,其既屬于技術交流平臺,又可以被稱之為服務合作平臺,能夠借助于手機、電腦、平板、書籍等多樣化的閱讀工具,使傳統書本和現代化進行結合,并為人們的社交提供服務,使讀者獲得新的閱讀感受。比如說微信讀書這一軟件,不僅對好友閱讀的書籍進行推廣,還能夠看到不同讀者對書中內容的看法以及所寫的書評,使閱讀不再僅僅只是讀書,而是成為一項社會化的活動,使全民閱讀不再是一句空談,成為可以實現的目標。
第三,開展不同形式的閱讀交流活動。最為有效也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對閱讀交流活動的形式進行創新,使其能夠為更多人提供參與的機會,并將線上和線下閱讀推廣方式的優勢進行結合,使閱讀推廣可以更加高效的進行。
第四,推廣借助于移動設備進行的閱讀。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不僅代表著信息傳播途徑出現了變化,也代表著閱讀的進一步發展。為此在全媒體時代下,進行閱讀推廣,必須使其和現代化技術進行結合,更加的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雖然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使人們習慣了表面、碎片化的進行閱讀,但是其也能夠讓更多的人能夠有時間進行閱讀和互動,出現了更多的不同思路,能夠使讀者愿意進行思考,為此要對借助于移動設備所展開的閱讀活動進行推廣[5]。
第五,加強閱讀推廣的社會合作。閱讀推廣的每一個流程都需要進行合作,這已經能夠在目前公共圖書館所進行的閱讀推廣中得到體現,但是目前所開展的合作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需要對其進行改進,為此,應該建立相關的體系。
4 出現的不足及完善措施
第一,對閱讀推廣中所進行的社會合作進行整合,統一進行推廣的途徑。因為閱讀推廣所進行的合作對象存在著主體差異性,既包括學校、媒體商、公益單位,又包括市場盈利單位等,其需要進行的工作內容以及方式都不相同,在進行業務合作時,存在著個性化趨勢,為此要對不同的社會合作途徑進行整合,使其能夠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來進行推廣。在進行推廣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到需要提供的服務,要有考慮到不同合作社的需求差異,充分的發揮其在技術上的優勢,使其能夠達成資源共享的目標,并不斷的吸收先進文化,在社會中借鑒成功的閱讀推廣的例子,找出適應市場的推廣手段,使其能夠進一步的提升業務水平,有效的對閱讀推廣工作進行管理。
第二,要考慮到所進行的合作是有時間限制的,但是閱讀推廣需要長期的開展。對讀書館的發展而言,閱讀推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和圖書館進行合作的對象由于自身因素的影響,在合作的過程中,很可能會由于雙方對閱讀推廣的理念不同,而產生糾紛[6]。為此,公共圖書館要明確自己的位置,進行準確的定位,合理的規劃閱讀推廣工作的展開,并根據此來對進行合作的對象以及合作的期限進行選擇。除此之外,政府和圖書館在進行合作的過程中,不應該把目光只放在眼前的收益上,應該從長遠的角度進行思考,使公共圖書館能夠長期穩定的發展,并取得一定的效益。
5 閱讀推廣與社會合作進一步發展的建議
閱讀推廣與社會合作想要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將現有的發展措施進行分析,使其能夠被發揮出最大化的作用。為此,可以對相關的機制進行完善。
5.1 完善閱讀推廣與社會合作的組織體系
第一,要對合作關系形成正確的認知,在進行閱讀推廣中,圖書館、政府、市場和社會分別有著不同的責任,政府需要保證公平,而市場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加新穎高質量的閱讀服務以及相關產品,而社會中的人們則是作為全民閱讀的構成者,為文化環境的建設提供支持。圖書館是其中的主體,主要表現為:1)圖書案可以和各個單位進行合作;2)圖書館承擔著主要責任,社會合作是對圖書館的補充,需要政府允許,才能參與到圖書館閱讀推廣之中。第二,進行合作的標準。國家雖然對社會合作予以了一定的支持,但是卻并沒有專門的法律來支持這一工作的開展,為此在對組織體系進行創建時,需要對其中的不足進行補充,可以在確保合作方有足夠的能力進行閱讀推廣以后,由政府授權來進行工作,并且對其進行優惠[7]。第三,對以圖書館為主體展開的合作關系進行管理。對合作關系進行管理,需要考慮到其是否存在著付費關系,如果沒有付費關系,可以選擇進行松散管理,也可以對其進行嚴格管理,需要通過相關的合同來明確彼此之間的權益和責任;而存在付費關系,則需要按照市場規定來展開工作,高質量的進行服務。
5.2 完善對閱讀推廣與社會合作進行監督管理的體系
進行監督管理的體系,需要考慮到閱讀推廣與社會合作之前的內容、進行合作時的過程以及合作后的后續工作,要對其進行全面的監督管理,并且進行考核。在對其進行監督時,要確保信息公開透明、監管流程依法展開、公平公正。對合作信息進行的公開主要需要從兩個方面開展:1)完善選擇推廣的合作對象到合作關系的管理、圖書館的經營等規則制度,并公開合作雙方的關系建立過程、合作方是否達到標準要求等,以此確保評價體系的公平,并使其具有理論依據,能夠進行考察;2)將合作所能夠提供的服務進行公開,滿足群眾的知情權,并對群眾進行詢問,使群眾能夠獲得更加高質量的服務,群眾對服務的體驗也是一種監督。進行考核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來對推廣所進行的服務進行評價,并分析其現實水平。考核需要有固定的指標,這需要第三方機構進行參與,來確保其真實性、可靠性[8]。
6 總結
閱讀推廣與社會合作能夠有效的推動公共圖書館的長期穩定發展,為此圖書館應該對其予以重視,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建立完善的機制,從而使公共圖書館能夠有效的進行閱讀推廣,更多的人加入到閱讀之中,形成全民閱讀的社會環境,提高我國居民的整體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李美凝,趙天姿,管緒,陳新花.高校圖書館構建“訂閱式”閱讀推廣數字服務系統的實踐探索[J].圖書情報工作,2018,62(18):77-82.
[2]李梅.高校圖書館“互聯網+閱讀推廣”服務模式實現路徑探析——以吉林大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05):112-116.
[3]吳品璇,呂方婷,張衍.朗讀VS.閱讀:朗讀亭在高校閱讀推廣中的效果探析——以上海大學圖書館為例[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9,39(03):61-66.
[4]蔡迎春,馮麗,段曉林,唐曉艷,蔡穎,朱葉,穆衛國,劉昕.2017年上海市高校圖書館發展報告[J].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2019,29(02):3-34.
[5]李慧,韓扣蘭,李穎,宋靜,徐笛源.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閱讀推廣研究——以江蘇醫藥職業學院圖書館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14):85-86+152.
[6]邱冠華.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需要關注的兩個問題——從主編“閱讀推廣人系列教材”中的兩本教材說起[J].圖書館建設,2017(12):22-24.
[7]王波.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定義、類型、方法――在“圖書館閱讀推廣理論與實踐”專題研討會上的演講[J].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2017,27(01):6-19+3.
[8]姚秀敏,馮惠遵,樊會霞,路程.地方高校圖書館協同農家書屋推廣農村閱讀活動的協同機制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14):268-270.
作者簡介
管中寧(1968-),男,漢族,廣西南寧人,館員,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研究方向:讀者服務,中小學圖書館業務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