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強調了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意義以及和諧社會構建中公共圖書館發揮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提出了堅持人性化的服務、持續豐富館藏資源、構建數字圖書館、展開豐富的社會教育活動、引入文化精準扶貧與免費服務這些公共圖書館發展策略,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更好支持。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和諧社會;數字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是公共基礎設施的重要成分,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和諧文化的落實均提供了重要支持,促進了城市建設發展。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說,由于其具有藏書豐富性與服務便捷性的優勢,在當前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逐步成為民眾提升專業能力、個人修養的主要場所,而最大程度發揮出其在和諧社會構建中的作用成為重點工作。
1 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意義
公共圖書館的意義在于為大眾提供平等的閱讀權利保障,也就是盡可能提供給大眾免費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機會,防止信息獲取能力上的不透明和不平等產生更多的不公平。同時,公共圖書館也是終身學習的課堂,同時是保存信息的倉庫,在人們的閱讀習慣培養、閱讀素養建立方面均發揮出了較好效果。
2 和諧社會構建中公共圖書館發揮的重要作用分析
第一,無償提供館藏資料。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的獲取受到了人們重點關注,也影響著人們的工作與生活。而在公共圖書館中,人們能夠獲取相應的權威信息,真正意義上實現底線公平[1]。在民主社會中,信息利用的自由程度是衡量其建設與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從這一角度來看,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對和諧社會的構建與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具有多種社會職能。公共圖書館具有五大社會職能,包括社會文獻信息流的整理、文獻信息的傳遞、社會教育、人類文化遺產的收集與保管、社會成員文化娛樂需求的滿足。總體來看,這五大社會職能相互促進、相互聯系,形成了良性循環,為人們提供了更豐富、完善資源獲取渠道,為城市的更好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撐,維護了和諧社會與和諧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陶冶個人情操、提升個人素養。人們在公共圖書館中能夠獲取多種專業前沿信息,促使個人情操、修養得以提升,實現了學習型社會的構建,而這也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從這一角度來看,公共圖書館為人們終身學習的展開提供了平臺支持,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也一定程度消除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想對個體與社會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
3 面向構建和諧社會的公共圖書館發展策略探究
3.1 堅持人性化的服務
在新時期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需要落實服務升級,積極貫徹落實人性化服務原則,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為不同人群提供個性化服務。此時,要為讀者創建更加舒適的閱讀環境,引導讀者迅速進入閱讀狀態,最大程度完成知識的獲取。同時,要為讀者提供主動性服務,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在此基礎上,公共圖書館還需要主動承擔起思想教育與和諧社會建設的責任,結合時事熱點定期展開講座、書評等活動,幫助個體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另外,筆者認為,公共圖書館還應當針對弱勢群體提供專項服務。例如,針對低保戶、80歲以上老人、60-74歲城鎮散居“三無”老人、60-74歲殘疾老人、殘疾人等,應當為其提供免費辦理公共圖書館借閱證的服務,最大程度降低其獲取信息與公共圖書館服務所承受的經濟負擔。與此同時,還需要成立專門的弱勢群體服務部門,為弱勢群體提供專項服務,確保其更多的享受公共圖書館提供的各項服務。
3.2 持續豐富館藏資源
現階段,信息資源日益豐富,公共圖書館作為傳播知識信息重要陣地,需要持續落實館藏資源的擴充,為人們終身學習的展開提供有力支持。在此過程中,公共圖書館不僅要增大館內信息資源、文獻、書籍等知識載體的總量,還要增加知識的類型與資源載體的種類,盡可能滿足不同職業、不同文化程度讀者的現實需求。此時,要構建起完善的文獻采集體系,并結合用戶的要求展開文獻的深層次加工與開發,為讀者提供多載體的文獻檢索點,提升總體服務質量。筆者認為,公共圖書館應當重視讀者的需求反饋,定期收集、整理讀者反饋內容,選擇呼聲高、館內缺乏的資源文獻進行采集,實現館藏資源的有效擴充。
3.3 構建數字圖書館
當前,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公共圖書館服務也要實現與時俱進,完成數字圖書館的構建。在數字圖書館的支持下,讀者展開閱讀、獲取館內知識資源不再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徹底轉變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在構建數字圖書館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應當結合相應地區的文化特點、社會發展情況以及經濟發展現狀,為讀者提供針對性服務[2]。同時,要制定、落實外部服務體系,包括電子文獻傳遞、網上咨詢、情報調研等服務,支持和諧社會與和諧文化的形成。
筆者認為,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還需要重點展開網絡教育平臺的建設,通過調整自身服務方式,達到適應群眾新閱讀習慣的效果,引導更多的群眾參與閱讀學習。例如,公共圖書館可以開發官網,為群眾提供無償的資料網絡查閱服務。為了加大公共圖書館網站的使用率,還可以在其中設置閱讀論壇模塊,引導群眾進行在線交流互動,也完成對群眾疑問的實時性解答。另外,還應當創建獨立的微信公眾號,定期為讀者推送服務內容、當月活動、文章精選等,發揮出公共圖書館在社會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3.4 展開豐富的社會教育活動
為了更好發揮出公共圖書館在和諧社會構建中的作用,應當組織、展開多樣性的社會教育活動,吸引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教育。例如,公共圖書館可以定期展開不同主題的閱讀活動(結合時事熱點確定主題),并為群眾提供相應書籍。為了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可以結合官網、微信公眾號提前完成活動宣傳。公共圖書館應當根據群眾年齡、需求與文化層次的不同,定期組織講座等形式的宣傳教育、閱讀交流活動,促使讀者之間進行良性的互動交流。另外,筆者認為,公共圖書館要積極與當地學校建立合作關系,聯合發起、落實“讀書進校園”活動,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要主動與社區、街道建立合作關系,構建社區文化服務站、社區圖書服務點,為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圖書閱讀與教育服務。
3.5 引入文化精準扶貧與免費服務
公共圖書館需要結合相應地區實際情況,積極響應國家有關文化精準扶貧的行動,聯合相關部門機構開辦民生課堂,免費指導群眾學習國學、書法,鑒賞電影、音樂等,對群眾的精神生活進行豐富,促使其道德觀念與個人修養的提升。同時,針對一些具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區,公共圖書館還要自覺承擔起保護與開發責任,不定期舉辦非遺培訓活動,實現文化精準脫貧。
4 總結
綜上所述,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公共圖書館發揮出了重要作用。通過堅持人性化的服務、持續豐富館藏資源、構建數字圖書館、展開豐富的社會教育活動、引入文化精準扶貧與免費服務,實現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升級,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和諧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李亞蓉,過仕明,袁永久.文化強國戰略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職能體系構建研究[J].情報科學,2020,38(03):113-118+144.
[2]周桂林.公共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分析[J].辦公室業務,2018(09):152.
作者簡介
郭阿姣(1974-),女,山西永濟人,漢族,館員,主要從事新形勢下圖書館的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