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李炯
摘 要:在港口經營管理中,電子港務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方面體現的非常明顯,如何把握時代趨勢,將電子港務與港口經營管理進一步結合,提高港口經營管理的質量,是新時期下的一個重點問題。基于此,本文詳細分析了電子港務在港口經營管理中的多方面應用,具有一定的啟示性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電子港務;港口;港口管理
1 電子港務在港口裝卸生產自動化方面的應用
1.1 港口生產調度系統的應用
港口生產調度系統在調度、計劃、派遣、業務辦理等方面實現了數字化和自動化,將各個業務部門相互結合,在有效聯合的過程中,發揮出整體的調度作用。船舶調度、車輛動態監管、貨物存放情況、出行計劃和速遣等是主要的內容和功能,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港口車輛與裝卸設備相互融合,將多樣化的信息進行整合,實現全方位的流通和共享,保證組織生產的合理化,提高卸裝效率,實現船舶停港的有序化。在完整的系統下,生產業務數據庫的建立,具備了快速檢索和查詢的能力,采集生產計劃、船舶數據、貨物數量等需要的信息,在分類整理的基礎上進行全面化的分析,經過后續的備份與整理,保證數據信息的有效性,切實為港口管理提供堅實保障,提高港口生產調度管理水平。在兩臺小型微機上,應用系統和后臺數據庫發揮著各自的作用,提供完整的生產調度數據,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保障最終的工作質量。
1.2 雜貨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
雜貨管理信息系統,能夠系統全方面地監控和管理港口雜貨生產過程,具體系統性、復雜性和精確性。合同業務管理、庫場業務管理、生產業務管理和公用報表是其中的主要內容,與生產業務大廳和生產業務處雜貨科相互關聯,保證雜貨的有序化管理,另外,系統為決策者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和數據,能夠提供相應的決策支持服務,增強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需要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進一步完善和健全系統,按照業務處的雜貨作業合同,結合制定好的雜貨分發計劃,經過業務大廳,快速下發到雜貨公司,在各個作業公司的協作中,及時收集采集到的各類生產數據,保證系統能夠順利運行。在系統界面的引導下,用戶能夠清晰快捷的了解到港口的雜貨生產與配送狀況,并對生產管理進行統一規范,篩選需要用到的基礎信息。通過規范信息,查明信息的來源,做好信息的分類,可以更加快捷高效的錄入信息,避免出現重復錄入的現象,后期直接調用即可。
1.3 生產管理GIS系統的應用
港口生產管理GIS系統建立在電子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結合在生產調度、雜貨管理、信息搜集等多項管理系統,最終在網站上發布,之后,用戶可以登錄客戶端或者使用瀏覽器,對GIS系統信息進行有效查詢。GIS系統包括的內容較多:港口局部情況的展示、全港俯視圖展示、港口船舶停港信息顯示、庫存船舶和車輛信息展示等,另外,設備的運轉情況、設備作業流程等也可以系統進行查詢。系統的分類比較詳細,在全港區的精美界面全面覆蓋,用戶可以通過鼠標點擊地圖,搜索和查詢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在港船舶的作業情況、泊位占用情況、垛位場存情況、生產設備使用情況信息等都能直接快速的展示在界面上,并且,用戶可以點擊縮放和放大功能,進行整體和局部查看,準確定位相關地點。在快速連接后臺數據庫的基礎上,生產業務管理能夠得到直觀的顯示,以圖形化、數字化和形象化傳達出來。GIS系統能夠與調度管理信息系統、雜貨管理信息系統和港口生產管理有效結合,構成港口生產作業管理系統,實時監控和管理港口生產過程,避免出現一些細節化問題。
2 電子港務在港口工作管理方面的應用
在港口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業務規模逐漸擴大,對管理信息系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必須改變以往粗放的管理模式,對業務流程進行規范,將各類資源進行整合,實現管理流程的進一步優化。另外,在港口中,分別監理了生產調度系統、雜貨管理系統、碼頭監控系統等,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完善和創新港口管理手段,整合港口生產組織、船舶引航調度、作業監控等,發揮業務管理功能的整體作用,使各類模塊發揮出自身應有的價值,提升港口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依據信息工作規劃,建立信息資源庫,分類進行規劃,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快速查詢各類信息,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建立生產調度數據庫、設備管理數據庫、費用使用數據庫等,形成最終的協同辦公系統,使其在內部形成有序的業務系統。同時,建設企業門戶網站,以互聯網郵箱的形式,經過“一站式”訪問,收集港口的各類數據和信息,將港口與外界有效連接。協同辦公系統,將知識管理作為重點,實現信息的共享、交換、組織、傳遞和監控,創新高效和諧的環境,演變成為“協同辦公系統”。資產設備管理系統的基礎是設備資產,將數據單的提交、審批和執行作為主要內容,做好計劃檢修、預防性維修、預測性維修、全員生產維修管理等工作,優化采購、庫存、人力資源等,保障設備的全壽命周期管理。
3 電子港務在港口生產服務方面的應用
對于成立交易中心的港口,可以針對已經存在的交易網內容,滿足港口自身業務發展的需要,為客戶提供最精準的信息,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系統平臺以自身物流為核心,經過有效的數據交換,使信息能夠共享和共通,提高港口的服務質量。這個系統針對市場狀況,使物流能夠朝著既定的方向流動,增強物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體現出一定的自動性與集約性,積極推動周邊地區產業的良好發展。其中,港口的EDI中心,能夠快捷服務于船公司、箱站、貨主、政府監管部門等,在電子數據交換平臺的連接作用下,使港口集裝箱的通關效率和生產速度大大提升。另外,借助港口交易平臺,系統能夠實現快速對接,全面整合之后,擴充電子商務平臺的內容,對港口的環境大力改善,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另外,港口職工服務方面,接入相應的通信業務,職工的通信服務質量能夠得到有效提升,與光環網相互結合,實現光纜傳輸的便利化。前端機房的信號源轉化成光信號,在發射機和分路器的作用下,針對性的傳輸到相應的光節點,在與下級的同軸電纜分配網絡連接,大大降低了故障率,增強了信號質量,為全港職工帶來更為豐富多彩的視聽享受。
4 電子港務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的應用
電子港務能夠提升企業文化建設的質量,借助于計算機網絡,在局域網絡平臺,信息的發布、文化交流更加便利,各方的交流溝通更加順暢,在這個有效途徑下,有利于增加企業的文化色彩。港口擁有完善的局域網絡,各基層分公司建立了相應的網頁,通過各自的網站平臺,職工能夠及時了解到港口的最新信息,明確港口的未來形勢以及發展方向等,有利于向職工傳達正確的理念。同時,企業也可以向職工傳達正確的文化理念,聽取職工的合理化建議,對日常的工作行為進行規范,從而提升企業整體的員工質量,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思想上和人才上的支持。港口可以在網站上增設企業風采、優秀案例、行業典范等相關欄目,宣揚愛崗敬業精神及廉政理念,形成積極的企業文化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員工。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子港務在港口經營管理中的應用是多方面的,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結合當下的情況,還要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應用質量。當前,電子港務在港口裝卸生產自動化、港口工作管理、港口生產服務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應用已經比較成熟,還需要不斷完善和健全,增加相應的內容,實現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邦凡,周彥鵬,李艷英.我國電子港務建設與應用存在的問題——以港口為例[J].電子商務.2014(12):22-23.
[2]金千匯.港口管理的現狀與創新改革新思路[J].科技經濟導刊.2018(33):66-67.
[3]孟昕馨,王修華,鄒衛強.環渤海港口鐵路運輸通道問題及對策研究[J].鐵道勘察.2019(0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