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個人取得的收入總量逐步增長,并且收入結構日益復雜。收入總量和收入形式的增加使得人們的理財意識增強,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逐漸成為了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本文簡要說明現階段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目的、原則和方法,突顯納稅籌劃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 企業員工 個人所得稅 納稅籌劃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新稅法下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對每個人的經濟收入都變得極其重要。怎樣在實際所得不變的前提下,通過企業員工、企業財務部及企業人力資源部等多方的通力合作,減少名義所得和名義支出,有效降低企業員工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從納稅籌劃的目的、原則和方法等方面展開探討。
一、個人所得稅的定義
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對象征收的一種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雖無住所但在境內居住滿一年以及無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滿一年但有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公民、個體工商戶、外籍個人等。
二、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目的
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工作一直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一種經濟規劃活動,在不違反稅法和相關法律的前提下,靈活地運用相關規定及優惠政策,對企業員工實際收入進行合理合法的籌劃,是企業和企業員工實現雙贏的必要手段。
三、個人所得稅的籌劃原則
(一)綜合效益原則
籌劃個人所得稅時,需要統籌各工資項目及扣除項目,不能為了減少某一個項目的稅負而增加其他成本。
(二)時效性原則
納稅籌劃需要建立在對稅收法規十分熟悉的基礎上,對國家財稅部門出臺的新政策以及特殊時期的暫時性政策都要做到及時了解、分析及落實到位。例如在2020年初全國暴發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況下,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許多關于扶持企業發展的政策,其中就涉及了個人所得稅方面。針對此種特殊時期的暫時性政策,納稅籌劃也需要及時得到調整,保證納稅人能夠充分運用相關政策節稅,并保證節稅的合理性與合法性。
四、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方法
(一)員工方面
第一,及時在個人所得稅APP客戶端內填寫六大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
第二,在子女教育的填寫上,企業員工可以在充分考慮夫妻雙方實際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情況下,把每月的扣除數全部放在稅收較高的一方來降低應納稅所得額。
第三,在贍養老人的填寫上,企業員工如果是非獨生子女且兄弟姐妹在3人或3人以上的,可以綜合考慮兄弟姐妹的實際稅收情況,爭取每月的扣除金額達到1000元的上限。
第四,在選擇申報方式上,建議企業員工選擇由企業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方式,從而減少在申報環節中不必要的錯誤。
第五,企業員工若存在由非任職企業支付勞務報酬或境外所得等情況,應及時告知任職企業的人事部或財務部。
(二)企業方面
第一,在新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實施下,通過每月起征點的提升及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員工每月的稅前扣除金額或多或少都有所增加,企業人力資源部可以通過績效考核等手段,對企業全年工資總額進行劃分,適當增加每月的工資薪金,從而使企業員工可以在年度工資總額不變及稅收不增加的情況下,提前拿到工資薪金。
第二,適當采用非貨幣方式支付工資薪金,減少名義收入。首先,企業可以為員工提供上下班接送班車服務,這樣既能降低員工交通支出,又可以保證員工準時上班,且車輛的折舊、汽油、維修費等都可以作為企業費用列支。其次,企業可以加強對職工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不包含高等學歷教育),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經濟價值。再次,企業可以適當增加員工差旅費補貼及通信費補貼。最后,企業可以為員工提供集體宿舍,從而變相增加員工經濟收入、減少名義收入。同時企業也能夠相應地減少房產稅等相關稅收的支出成本。
第三,合理籌劃勞務報酬,達到合理節稅的目的。隨著ETAX3稅務軟件功能的更新升級及大數據的全面普及與應用,合理籌劃勞務報酬達到合理節稅在企業日常經營中變得越來越重要。企業在對外提供勞務輸出時,勞務工作者與用人企業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簽訂勞務用工合同的情況越來越多。
新個人所得稅政策下,勞務工作者如果還是按照老觀念來考慮及執行,那么在次年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中將造成應納稅稅額大幅提高。例如:
其一,2019年在甲企業就職的工程師李某年取得扣除“四險一金”后的工資薪金120000元,為乙企業提供工程培訓5次,每次金額為10000元,勞務輸出中的各項差旅費及誤餐費等費用共計10000元由張三自理(假定沒有專項附加扣除費用及其他收入)。則李某2019年應納個人所得稅為:(120000+50000-60000)*10%-2520=8480元。
其二,2019年在甲企業就職的工程師李某年取得扣除“四險一金”后的工資薪金120000元,為乙企業提供工程培訓5次,每次金額為8000元,勞務輸出中的各項差旅費及誤餐費等費用共計10000元由乙企業承擔(假定沒有專項附加扣除費用及其他收入)。則李某2019年應納個人所得稅為:(120000+40000-60000)*10%-2520=7480元。
綜上所述,李某與乙企業在總體收入與支出平衡的情況下,采用第二種模式,李某2019匯算清繳中個人所得稅相應減少1000稅額,達到合理節稅的目的。同時對乙企業來講,在10000元的相關費用中也可以抵扣相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相應減少稅收成本,從而達到雙贏的效果。
第四,合理籌劃全年一次性獎金,達到合理節稅的目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員工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員工發放的一次性獎金。一次性獎金也包扣年終加薪,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制度的企業根據績效考核情況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
2018年12月27日,國家財政部公布了《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明確了在2021年12月31日前,個人拿到的年終獎可以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依法單獨計稅。企業和員工可以通過合理籌劃年終獎達到合理節稅的目的。例如:
其一,2019年在甲企業就職的工程師李某年取得扣除“五險一金”后的工資薪金50000元,年終獎為60000元(單獨計稅,假定沒有專項附加扣除費用及其他收入)。則李某2019年應納個人所得稅為:60000*10%-210=5790元。
其二,通過企業與員工整體納稅籌劃,2019年在甲企業就職的工程師李某年取得扣除“五險一金”后的工資薪金74000元,年終獎為36000元(單獨計稅,假定沒有專項附加扣除費用及其他收入)。則李某2019年應納個人所得稅為:(74000-60000)*3%+36000*3%=1500元。
綜上所述,企業及員工通過合理籌劃年終獎,能進一步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員工的企業歸屬感。
第五,及時掌握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及相關政策,從而達到合理節稅的目的。2020年是新個人所得稅法關于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政策改革的第一年。而政策改革依據主要來源于以下4個公告:其一,財稅2019年94號公告——《關于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涉及有關政策問題的公告》;其二,稅總2019年44號公告——《關于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其三,財稅2019年99號公告——《關于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其四,稅總2019年46號公告——《關于修訂部分個人所得稅申報表的公告》。
2020年3月1日—2020年6月30日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的申報時間段中,涉及企業員工的公告內容需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只有居民個人才需要辦理年度匯算清繳,但是不是所有的居民個人都需要匯算清繳。財稅2019年94號公告第一條指出,2019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居民個人取得的綜合所得,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要匯算清繳補稅的,或者年度匯算清繳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居民個人可免于辦理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時存在扣繳義務人未依法預扣預繳稅款的情形除外。
其二,年度匯算的范圍和內容僅包括目前納入綜合所得范圍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4項所得。
其三,在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中,企業員工對于一些基本的稅務名詞需要有比較直觀的了解,比如收入、收入額應納稅所得額的區分。收入:毛收入,即沒有扣除任何費用的金額;收入額:收入在扣除減除費用后的金額;應納稅所得額:收入額在減除各項扣除項目后最后得出的金額。
第六,企業員工了解自己是否符合免稅政策途徑:一是可以向扣繳企業提出要求(一般是個人簽訂勞動合同或提供服務的企業),二是通過手機個人所得稅APP,三是通過企業所在地稅務局官方網站及微信公眾號。
第八,企業員工辦理匯算清繳的方式有以下3種:一是通過手機個人所得稅APP,二是可以向扣繳企業提出要求(一般是個人簽訂勞動合同或提供服務的企業),三是委托稅務代理企業。
第七,企業員工容易忽略的相關政策運用及事項:一是企業員工的捐贈支出。根據財稅2019年99號公告指出: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二是財稅2020年9號公告:個人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捐贈用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現金和物品,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全額扣除。三是企業員工對匯算清繳事項的重要性必須有充分的認知,不能存在僥幸心理。根據發改辦財金規2019年860號文件的規定,個人所得稅將實行申報信用承諾制、建立健全個人所得稅納稅信用記錄制、建立自然人失信行為認定機制。
五、結語
納稅籌劃具有綜合性、合法性、目的性和籌劃性等特點。本文通過對新稅法下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各種途徑的闡述,使企業員工能夠與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對照,將所述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深化企業員工對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認識。企業可在控制其人工成本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提高員工的經濟收入、增強其對企業的歸屬感,從而實現雙贏。
(作者單位為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楊嘉雄(1982—),男,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科研及稅收。]
參考文獻
[1] 韓春春.淺談新個人所得稅改革的作用[J].財經界,2019(7):225.
[2] 汪丹.新舊個人所得稅制度比較分析[J].財經界,2019(7):226.
[3] 吳舒婷.基于新個稅法下高校個稅稅收籌劃[J].納稅,2018(3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