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君
摘 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論斷,這是黨在新時期對自身建設的新要求。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是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順應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提出的重大課題,也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必須立足更高要求,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化解傳統黨建工作模式存在的問題,全面提升黨建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促進黨建工作提質增效,推動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與改革發展同頻共振,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 黨的建設質量 黨建工作新模式 提質增效
一、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推動黨建工提質增效的重要意義
新形勢下,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黨建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黨建工作質量提升的桎梏,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提高黨建工作質量,促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體制、機制的深度融合,在創新工作載體、標準化工作模式、專業化管理體系等方面推進黨建和業務相融并進、同向發力勢在必行。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補齊黨建工作短板、提升黨建工作質與效的重要意義有:
(一)是國有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與“魂”。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必須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貫徹企業改革發展全過程。當前,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堅決貫徹兩個“一以貫之”,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以一流黨建引領和保障一流企業建設,從而實現“同頻共振、互促共贏”意義重大。對標中央最新要求、最高標準,推動黨建工作創新,提升黨建科學化、規范化水平,做到行有準則、動有依據、做有規范,從而持之以恒地提高黨建工作質量、鞏固黨建工作成效,帶動國有企業高質量改革,已迫在眉睫。
(二)是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一線延伸的迫切需要
當前,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基層一線“中梗阻”、黨建工作不平衡現象仍然存在,黨建工作質量參差不齊,標準要求層層剝減,工作內容層層加碼,工作成效層層弱化,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質量與合規性亟待提高,黨建工作定量多、質量低、載體陳舊、缺乏靈活性、管理方式粗放、工作機制缺乏活力和實際效力、黨務工作人力資源投入大、基層黨務工作過度留痕等問題尤為普遍,載體不豐富、工作沒特色、成效不明顯,黨建工作質量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不高。因此,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補齊黨建工作短板,推動黨建工作質量提升,成為了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基層一線的迫切需要。
二、創新黨建工作模式、推動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提質增效的探索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必須化解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中梗阻”。科學構建黨建工作質量提升模式,強化黨建工作系統設計、機制培育,通過黨建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標準化建設,構建系統化的黨建工作制度、規范化的黨建工作過程、高效的黨建工作方法、精準的黨建工作考核機制,成為了促進黨建工作提質增效的重要舉措。
(一)推動黨建工作制度體系建設,使制度建設貫穿始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度建設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的問題。要始終堅持把制度建設貫穿黨的建設各項工作,促進組織工作制度化。面對加強黨建工作新要求,要推進黨建領域制度程序辦法等體系文件建設,在健全黨的工作機制、履行黨建責任、黨組織設置、黨員發展等方面,形成層次明晰、結構合理、領域完備、銜接自洽的制度程序文件,確保黨建工作有規可依、有章可循。
(二)推進黨建工作質量體系建設,推動黨建工作精細化
積極探索黨建工作管理新途徑、新方法,以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為出發點,把質量管理標準引入黨建工作,探索編制黨建質量大綱,將各項黨建“軟要求”量化為“硬指標”、黨建“制度文件”轉化為“流程體系”、黨建“文書模板”轉化為“標準手冊”,將黨建質量大綱作為黨建質量管理的指導性和綱領性文件,作為黨建工作體系化運行的基本原則,使黨建工作在大綱規劃和規定內容范圍內開展。同時,在黨建活動的策劃、運行、支持、評價、檢查監督、改進等環節編制相應的程序文件和詳細的操作規程,提升黨建工作的標準化、程序化、規范化水平。
(三)推進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打造黨建工作新陣地
積極探索黨建工作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的手段,推動黨建工作與信息化建設緊密結合,創建黨建工作交流互通平臺與載體,打造黨建工作新陣地。充分運用互聯網、黨建工作信息化平臺,將黨建工作由單向層層傳遞轉變為傳達、反饋、督導檢查、交流互動的多向互動模式,實現統籌管理、資源共享,及時傳達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企業發展戰略、企業文化、規章制度和改革措施等,助力各級黨組織高效、高標準開展黨建工作;同時,通過信息化平臺,加強黨建管理過程控制,實現線上有效指導、監督、檢查,實現黨建信息點對點、點對面的精準對接與發布,減少信息傳遞路程、時間,提高黨建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建立健全黨建工作責任體系,落實黨建責任
黨建工作責任制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舉措。推動黨建工作進一步高質量發展,必須緊緊牽住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強化責任引領,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黨建工作責任制是“硬約束”,有責任才有壓力,有壓力才有動力,要形成抓黨建工作合力,構建起權責清晰、盡職盡責、嚴格考責、追究失責的黨建工作責任體系,通過責任層層傳遞、壓力層層傳導、任務層層落實,給各級黨組織戴上“緊箍咒”。要探索建立黨建工作責任清單,緊緊圍繞黨建核心任務細化黨建工作責任清單,明確抓什么、抓到什么程度,明確黨建工作的主體責任和領導責任,確保崗位職責和分工清晰,同時,要突出重點任務,以點帶面、抓綱帶目,推動黨建責任效果整體優化。
(五)構建科學的黨建考核體系,剛性兌現考核結果
要構建科學的黨建工作考核評價機制,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選拔任用的導向作用。科學構建黨建工作考核評價體系,精準設置考核內容和評價標準,剛性兌現考核結果,以黨建工作考核為抓手,把從嚴治黨要求落到實處。探索開展黨組織書記述職考評工作,明確述職考評結果運用,將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的結果,作為年度考核中評價政治上強不強、實績好不好、作風正不正、工作稱職不稱職的重要參考,從嚴對齊黨建“卡尺”,發揮黨建考核“指揮棒”作用。
(六)探索建立黨務干部隊伍統籌管理機制,建強黨務干部隊伍
要建強黨務工作干部隊伍,抓好關鍵少數。黨建工作任務的落實,離不開高素質、專業化的黨務干部和黨組織書記隊伍。要突出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以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敢擔當為基本條件,切實加強黨組織書記和黨務人員隊伍建設。常態化組織開展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培訓,加強實務培訓和實踐鍛煉,提高黨務人員善為、會為能力。同時,要暢通黨務干部成長通道,完善考核獎勵機制,為黨務干部的成長搭建平臺,積極探索建立黨務干部隊伍統籌管理機制,建立黨務人才庫和人才培養交流機制,并配套建立相關選拔機制及職業發展通道,充分調動黨務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結論與啟示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立足新的實踐,推進黨建工作理念創新、機制創新,探索黨建工作新途徑、新方法,堅持因企制宜、務實管用,構建既有實效又操作性強的程序規范化、內容精細化、方法高效化、考評精準化的黨建工作體系,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從而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找準服務生產經營、凝聚職工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著力點,強化黨建引領,以高質量黨建工作推動企業生產經營任務落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把黨建資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資源,把黨建力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力量,推動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與改革發展同頻共振,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作者單位為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