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耿 宋施岐 涂敏


[摘要] 目的 探究神經肌電圖聯合血尿酸(SUA)水平對糖尿病早期神經病變的臨床診斷及療效評價應用。方法 選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該院接受診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65例單項糖尿病患者作為對照組,75例發生神經病變的糖尿病患者作為實驗組;再按照多倫多評分系統將實驗組分為輕度、中度、重度3個亞組。測定患者SUA水平及腓總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的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CV)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CV),比較各組患者SUA水平及各神經傳導速度的高低,分析二者的相關性,推測SUA水平與神經病變程度的關系;對患者進行神經肌電圖診斷及其聯合血尿酸水平進行診斷,比較聯合診斷、神經肌電圖診斷及臨床診斷正確性的高低。 結果 隨著神經病變的出現及程度加重,患者SUA水平也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腓總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的MCV和SCV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SUA水平與各神經傳導速度呈現很強的負相關性(|r|>0.8,P<0.05),推測若SUA水平偏高,提示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神經病變。神經肌電圖診斷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準確率達到86.67%,明顯高于臨床診斷的準確率6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診斷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準確率達到93.33%,明顯高于神經肌電圖診斷的準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神經肌電圖聯合SUA水平在糖尿病患者早期神經病變癥狀的臨床診斷和療效評價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神經肌電圖;SUA水平;糖尿病神經病變;臨床診斷;療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1(b)-0184-03
在糖尿病患者中神經病變已經成為一種比較常見的并發癥,在不同的病程患者中均可以引發該類并發癥。有研究認為病變原因可能與非酶性糖化、微血管病變、多元醇途徑、血液流變學發生異常和神經血流降低等諸多因素有關[1]。一般發病比較隱匿,在早期時病情一般不是很嚴重,并且病理改變后很久才能表現出顯著的臨床癥狀,往往會導致該病的誤診、漏診狀況,喪失早期治療的最佳時機,對患者預后造成嚴重的影響[2]。有研究顯示,糖尿病神經病變一般表現為神經敏感度不同程度降低、足部神經功能有異常等,有些糖尿病病足患者面臨截肢,致殘率很高,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3]。因此對于糖尿病早期神經病變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該文選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該院診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神經肌電圖聯合SUA水平檢測并分析,探究二者在糖尿病早期神經病變的臨床診斷及療效評價中應用,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診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為76例,女性為64例,年齡為46~69歲,平均年齡為(61.01±7.15)歲。根據是否發生神經病變,進行分組,其中65例單項糖尿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平均病程為(11.42±5.00)年;75例發生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作為實驗組,再按照多倫多神經病變評分系統[4]將實驗組再分為3個亞組,輕度組(6~8分)為28例、平均病程為(10.64±3.86)年,中度組(9~11分)為26例、平均病程為(10.46±3.96)年,重度組(12~19分)為21例、平均病程為(10.48±3.01)年。該項研究已經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按照1999年WHO標準診斷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的診斷包括以下2項或以上者[4]:①對溫度的感覺出現異常;②采用尼龍絲檢查顯示足部的感覺發生減退,甚至消失;③對振動的感覺不正常;④不能進行踝反射;⑤神經傳導速度檢查顯示有2項及以上出現減慢。
1.3? 診斷方法
在清晨,所有患者空腹抽取大約2 mL靜脈血于真空采血管中密封保存,采用高速離心機(型號:H1750)以2 000 r/min低速離心6 min,離心結束將上層血清分離出來,利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型號:URIT-2900)按照說明書要求定量測定SUA水平。
采用尼高力Viking Quest臺式高級肌電誘發電位儀對所有患者進行神經肌電圖檢查,檢查患者上肢尺神經、正中神經的MCV、SCV以及患者下肢腓總神經的MCV和SCV等。記錄所有患者的體重、身高參數,計算其體重指數(BMI)。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結果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基礎資料、SUA水平和各神經傳導速度
各組患者的臨床基礎資料包括年齡、病程和BMI,經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SUA水平測定結果顯示實驗組各亞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隨著神經病變程度的升高,SUA水平也依次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結果顯示實驗組各亞組患者的正中神經、腓總神經、尺神經的MCV和SCV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隨著神經病變程度的升高,各神經傳導速度也依次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將各組SUA水平與各神經傳導速度分別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二者均呈現出很強的負相關性(|r|>0.8,P<0.05),表明SUA水平與神經病變程度具有一定相關性。因此,通過測定SUA水平,可以推測糖尿病患者是否神經病變及神經病變程度。見表1。
2.2? 臨床診斷與神經肌電圖診斷
在14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75例患者發生糖尿病神經病變,直接經臨床診斷可判斷發生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患者為45例,正確率達到60.0%;經神經肌電圖檢測可判斷發生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患者為65例,正確率達到86.67%,顯著高于臨床診斷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聯合診斷可判斷發生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患者為70例,正確率高達93.33%,顯著高于神經肌電圖診斷的準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目前,糖尿病會引起多種慢性并發癥,其中較為常見的有神經功能障礙有關的癥狀或體征出現。該并發癥發病原理尚未有明確定論,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現為神經纖維發生節段性脫髓鞘變化,早期一般沒有顯著的神經損害癥狀,目前尚未找到可以達到100%的診斷方法。近年來,神經肌電圖檢測在糖尿病神經病變診斷中實現了應用,可以對較輕的神經病變情況進行有效的診斷[5]。另有研究報道[6],針對糖尿病神經病變者采用降尿酸、降糖聯合神經病變治療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表明了SUA水平過高與糖尿病患者神經病變可能具有很大關系。
在該文研究中,SUA水平和各神經傳導速度檢測結果在神經病變程度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SUA水平與各神經傳導速度具有很強的相關性(|r|>0.8,P<0.05),表明SUA水平與神經病變程度具有一定相關性。推測若SUA水平偏高,提示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了神經病變。早有研究文獻[7]也得出類似結論,引起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關鍵危險因素包括SUA、高血糖和血液流變學發生改變等,其中SUA水平高低與糖尿病神經病變有著高度相關性。該文研究的140例糖尿病患者中,其中75例發生了神經病變。采用神經肌電圖診斷的正確率為86.67%(65/75),明顯高于臨床診斷正確率60%(45/75)(P<0.05)。說明針對糖尿病早期神經病變患者采用神經肌電圖檢測,可以有效提高其檢出率,為臨床實施及時診治提供參考,與研究文獻[8]闡述結果一致。在75例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中,其中有10例經臨床診斷和神經肌電圖檢測均未診斷出,但通過測定其SUA水平又診斷出5例,表明神經肌電圖聯合血尿酸水平診斷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準確率顯著高于神經肌電圖單獨診斷(P<0.05)。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早期神經病變的臨床診斷和療效評價中,采用神經肌電圖與SUA水平聯合檢測是一種很好的參考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診斷的正確率。
[參考文獻]
[1]? 唐秋芳,王春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與周圍神經病變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初級衛生保腱,2018,32(1):56-60.
[2]? 呂曉俠,劉紅旗,王靖東,等.丹參多酚酸鹽聯合甲鈷胺對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肌電圖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3):615-616.
[3]? 趙松,仇葉萍.神經肌電圖在診斷糖尿病早期周圍神經病變中的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8,17(16):1778-1780.
[4]? 王國鳳,徐寧,楊濤.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5,23(7):608-611.
[5]? 趙松,仇葉萍.神經肌電圖在診斷糖尿病早期周圍神經病變中的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8,17(16):1778-1780.
[6]? 歐國輝.血尿酸水平與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相關性研究[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4):52-53.
[7]? 蘭富金,頤峻菱,馬紅艷.血尿酸水平與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12):34—35.
[8]? 喻麗芝,夏成才,曹麗華,等.肌電圖對2型糖尿病并發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價值[J].甘肅醫藥,2017,36(01):34-36.
(收稿日期: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