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

伴著天氣日漸回暖,一年一度的春季校招已經進入高潮期。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數量再創新高,達到874萬,比去年增加了40萬。河南省高校畢業生人數也再次攀升,達到66萬。
然而,受疫情影響,今年春招無法舉辦線下企業宣講會、大型招聘會,就業問題成了疫情影響下的焦點。在2月28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就被重點提及。
一面是焦慮的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一面是嚴峻的疫情形勢,高校就業工作如何破局?
疫情期間,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解決就業難題,關鍵在于打破空間限制,將雙選會、宣講會等就業活動從線下搬到線上。
破局之戰:河南近70所高校率先行動
從全國范圍來看,河南“空中就業”工作行動非常迅速。在全國倡導“網上招聘會”之前,河南近70所高校就已率先行動,聯合“工作啦”智慧化精準就業平臺,全面啟動空中雙選會、空中宣講會。包括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鄭州輕工業大學等高校在內的近70所省內院校,正在利用“工作啦”智慧化精準就業平臺,保證疫情期間“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
“年前看到疫情報道的時候,我們在辦公室群里馬上就討論起來,大家都擔心會影響到今年正常的就業招聘。”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馮科,在大學生就業領域已經工作20年。經歷過2003年非典時期就業招聘季的他,在疫情暴發后立刻就意識到了今年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嚴峻性。
但他和同事們很快就想出對策:把線下招聘會挪到線上!
2月6日,還沒過完年,他們就在網上向畢業生發布通知,動員大家積極參與,并第一時間籌備開啟“空中雙選會”。
反應迅速的還有河南大學。2月8日,河南大學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召開緊急會議。2月12日,河南大學2020春季首場網絡雙選會正式啟動。
河南大學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主任李從國告訴記者:“我們第一時間制定了一系列線上就業的應對措施,并快速向師生發布了網絡雙選會的消息,鼓勵應屆畢業生積極參與。”
在河南各個高校的集體行動下,2020年河南省春季校招數據喜人。
2月初以來,河南高校空中雙選會已經開啟121個會場,報名用人單位44355家次,高校審核通過參會用人單位36736家次,提供崗位511436個,簡歷投遞? 609549次。空中宣講會已經開啟83場,提供崗位18261個,超過81888人次參與。畢業生的參與積極性也異常高漲,目前,求職者訪問已達29179245人次,單日訪問最高突破1589589人次,2020屆畢業生的燃眉之急解了!
河南高校的快速“集體行動”,大大緩解了疫情影響下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而這一系列動作,源于河南高校近年“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
火力全開:“校企合作”解決雙方難題
“非常慶幸,我們從2019年8月就與‘工作啦智慧化精準就業平臺全面開展‘校企合作,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畢業生網上就業工作經驗,所以疫情發生后,我們不會束手無策,能第一時間聯系到平臺,開啟網絡雙選會,目前學生們的反饋也非常好。”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韓忠軍激動地說。
與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一樣, 2月12日,河南大學2020春季首場網絡雙選會也在與“工作啦”智慧化精準就業平臺合作搭建的河南大學就業創業信息網上正式啟動。
空中招聘會,給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提供了保障。因為疫情影響,春季招聘會也不能正常進行。畢業后想要立刻工作的河南大學學生姜寶成很焦急。好在,線上招聘已經為他解決了就業難題:“線上招聘開啟后,我在‘工作啦上投了很多簡歷,也接到了很多面試通知,現在已經在和企業談就業協議了。”
空中雙選會、空中宣講會,也給有用人需求的企業吃了“定心丸”。疫情暴發初期,高途課堂鄭州中心總監全娟一度非常擔憂。高途課堂在河南發展得非常快,今年春天計劃要招聘應屆生千人左右。得益于在“工作啦”平臺參加空中雙選會、開展空中宣講會,目前全娟和她的同事已經收到了千份以上的簡歷,“心里已經有底了”。
“空中就業模式”在今年疫情中“火力全開”,發揮了重大作用,而這一切,得益于近年河南高校畢業生智慧化精準就業工作依托“校企合作”開展的點滴積累。
一方面是“軟件”,教育部門、人社部門和各大高校對智慧化精準就業常抓不懈;另一方面是“硬件”,河南積極扶持“校企合作”的智慧化平臺發展,誕生了以“工作啦”為代表的智慧化精準就業平臺。
疫情下,河南高校線上就業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正是“校企合作”的一次“階段性成果”。
精準互聯:“一站式空中就業”背后的技術支持
記者了解到,為此次河南高校“一站式空中就業”提供平臺支持和技術支持的“工作啦”智慧化精準就業平臺,也是河南省大學生精準就業試點平臺,它以服務高校精準就業為中心,垂直于校園招聘領域,團隊持續深耕校招21年,匯集了包括宇通集團、華為公司、海爾集團、中糧集團、華潤集團等知名企業在內的近5萬家用人單位,已有超過60萬高校畢業生在該平臺上注冊求職。
依托“工作啦”智慧化精準就業平臺實現的“一站式空中就業”,也從根本上解決了高校就業工作的“痛點”,真正實現“充分互聯、精準對接”。
其一,打破空間、時間限制,提高人、校、企三方互聯效率。今年,受疫情影響,用人單位無法和畢業生“面對面”,這就產生了人企互聯、信息對接的“效率難題”。了解到這一情況,“工作啦”智慧化精準就業平臺推出了一系列空中宣講會,向近5萬家企業“零門檻”開放,畢業生打開手機,就能隨時隨地觀看企業空中宣講會,更深入地了解宣講企業及相應招聘崗位。
從空中宣講會,到空中雙選會,再到在線簽約,智慧化精準就業平臺從根本上解決了疫情期間人企互聯的難題,同時,線上按類型將5萬家企業進行歸類,方便學校按需選擇,也化解了高校就業工作的“效率痛點”。
其二,大數據平臺實現精準就業,提升就業招聘的成功率。智慧化精準就業平臺的優勢,是用數據算法代替個人經驗,用科學手段代替“大水漫灌”,助力畢業生精準就業。
一方面,大數據可實現類似“猜你喜歡”的功能,通過抓取畢業生瀏覽數據、投遞數據、在線溝通等數據,分析其真實就業目標與興趣,同時結合往屆同專業就業大數據,主動向畢業生推薦合適崗位。另一方面,平臺記錄畢業生成長路徑,結合畢業生的專業背景+個人技能+興趣偏好以及企業對崗位的專業、技能需求、個人特質等要求幫助實現雙向匹配。
“我們通過獨創的‘專業—技能—偏好三重對位技術,在學校、學生、用人單位之間形成‘飛輪效應,讓學生就業更精準。”“工作啦”智慧化精準就業平臺副總裁郭巍如是說。
其三,“一站式”完成就業工作全流程,全鏈路為大學生就業“護航”。從空中宣講會到空中雙選會,再到網上溝通、網上投遞、網上面試、網上簽約、檔案查詢,乃至往屆畢業生就業情況跟蹤,對于學校、畢業生、企業三方來說,一個智慧化平臺,解決的是全鏈路問題,避免了多平臺操作的復雜性。
記者了解到,“工作啦”智慧化精準就業平臺“網上簽約2.0版”已經升級上線,大學生、用人單位及高校三方可足不出戶,在線上直接實現意向簽約。
河南省教育部門、人社部門指導關注的“工作啦”智慧化精準就業平臺,已完成國家信息系統安全保護備案,所有簽約動作將實時準確記錄保存,最大限度地為大學生就業“護航”。
與此同時,“工作啦”智慧化精準就業平臺還能真正做到就業前、就業中、就業后全鏈路數據的實時動態監控,從而為就業過程的動態調整和高校教育教學及學科建設優化提供數據依據。
責編:思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