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村 王運濤
自疫情發生以來,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黨委在全力做好學生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把災難當教材,通過多種渠道把中國抗疫故事、中國戰“疫”精神搬到“空中課堂”,讓思政課程有深度、有溫度,讓課程思政在感動中出彩,讓全校師生在疫情“大考”中淬煉,與時代同頻,與社會同步,與祖國一起成長。
2月14日上午,學校黨委書記周春輝以《同舟共濟戰疫情,眾志成城衛家國》為題開展網絡直播課,為全校10000多名學生上開學思政第一課,拉開了學校課程思政的序幕。作為班級導師,周春輝書記還經常通過微信群開展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的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3月9日,在觀看“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后,他指導的班級里有28位學生撰寫了思政大課學習心得。
抓好主陣地建設,讓思政課程更有熱度和深度。從2月15日開始,學校思政課教師瞄準青年學生的思想共鳴點、情感觸發點,將感人肺腑的戰“疫”故事、抗疫精神科學有機地貫穿思政課全過程,傾情打造有時事溫度、理論效度和價值深度的思政課。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引導學生們思考當代大學生在疫情防控中所承擔的法律義務;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側重引導學生們理解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等。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蔣小平說,“我們的思政課緊跟時事,讀好、用好中國抗疫故事這本沉重的‘現實教材,讓思政課真正‘活起來,把學校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利用雨課堂等多種直播方式,深挖并激發了師生的家國情懷”。
停課不停學,學校網上教學教師主動調整教學計劃、積極優化教學內容、大膽創新教學方法,挖掘抗疫故事中的思政元素,將教書與育人有機結合,引領學生感悟家國情懷。外國語學院的開學第一課以“武漢加油”為主題,課程設計融入河南省教育廳鄭邦山廳長的講話和鐘南山院士的英文采訪,以“Fight the virus”(抗擊病毒)為切入點,引導師生同舟共濟、萬眾一心抗疫情,強調在線學習不僅僅是個人行為,更是在用實際行動為國家做貢獻,于細微處強化師生的責任意識和家國情懷。
學生成長的需要就是教師努力的方向。自疫情發生以來,輔導員紛紛通過開設微信線上課,通過對一個又一個最美“逆行”者的深情講述,使學生們在感動中明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點在“防”,管好自己就是最大的貢獻。在耐心督促畢業生盡快完成論文等課業,教導新生加強學習,專門對湖北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之余,許多教師還紛紛下廚展示廚藝,號召學生為父母做一頓感恩飯、孝心飯……
3月12日至14日,各班輔導員通過企業微信、微信、釘釘等多種方式召開網絡主題班會,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武漢講話精神,宣傳在疫情防控中90后青年人和身邊同學的模范事跡。輔導員們通過主題班會使學生們深入了解疫情防控以及健康生活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戰勝疫情的決心,激發強烈的愛國熱情。
危急時刻顯本色,越是艱險越向前。特殊時期,廣大黨員、普通老師紛紛主動請纓,積極參與承擔班導師工作,同心協力抓住疫情期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個關鍵點。他們紛紛鼓勵學生們發揮專業特長,助力防疫工作的開展。班導師在與學生們的在線交流中,十分注重有效地利用疫情防控中涌現出的鮮活人物和典型事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讓抗疫行動成為“立德樹人”的有效載體。
班導師積極參與在線交流,心與心的交流讓教育更加潤物無聲。“同學們,好久不見,春天來了,快返校了,請珍惜相聚的每一刻時光。”充滿文藝范兒的副校長李欣,在班級在線交流時呼吁學生們,在這個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既要珍惜與家人相聚的時光,更要保護好自己,堅持讀書、鍛煉,讓好習慣成為一生的伙伴。
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毋迪作為班級導師在組織班級學生召開語音會議時說:“青年成長道路千萬條,愛國大義第一條,愛國是最大的責任和擔當。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努力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做好疫情防控的配合工作,這就是對祖國最大的貢獻。”
面對沖鋒在前、頑強戰“疫”的家園守衛者,教師孫鋼軍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他們堅守崗位、兢兢業業、防疫衛家的鏡頭;聽障教師賀志強用手中的畫筆展現白衣戰士動人的身姿;化工學子劉豫用素描定格疫情下的溫暖瞬間;傳媒學院的學生們紛紛制作短視頻,生動展示抗疫一線的動人故事;音樂舞蹈學院教師劉伊萌、李金玲、和進旭等通過《愛在天地間》《嚴冬褪去春滿園》《在希望中萌生》等原創歌曲唱出了心中的贊歌;特殊教育學院學生用手語演繹MV《武漢伢》表達真摯的祝福。
開展課程思政總動員,疫情元素讓專業課程更有營養。學校黨委十分重視課程思政育人工作,專門成立由校領導牽頭的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課題組。3月7日,黨委副書記蘇煒主持召開課程思政網上動員會,鼓勵廣大教師結合專業特色,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課程內容融合起來,把疫情變成教材,把災難當作磨礪,讓知識變得有溫度、有情感,有力量,在不斷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為學生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聽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的“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對特殊教育學院近400名聽障學生和7名聽障教師來說成了老大難的問題。學校及時安排四位手語翻譯老師輪番上陣,建立了三個“特殊教育學院疫情防控思政大課手語翻譯直播室”,進行手語、文字、PPT三種呈現方式聯袂直播,實時精準地把課堂信息傳遞給每一位聽障師生,讓大家都能上好這場高層次的思政大課。
責編:思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