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米粒
2019年11月6日至8日,由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承辦的2019中國交響樂峰會在成都舉行。本次峰會的主題是“音樂節與走出去”,會議議題以國際交流、國內幫扶為主旨,探討交響樂團在發展建設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解決與協調,為全國各地的交響樂團搭建起一個平等互惠的交流平臺,通過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的協調與協助,從業務發展上為各大樂團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本屆峰會邀請到了四川交響樂團團長吳靈峰主講《西部交響樂周對樂團職業化進程的意義與影響》,杭州愛樂樂團名譽團長鄧京山主講《一個城市概念的音樂節》,琉森音樂節行政與藝術總監米歇爾·海弗利格介紹琉森音樂節,中國管樂學會主席于海主講《使用正確的國歌版本刻不容緩》等。此外,陳光憲理事長還宣布了“聲部訓練專項基金”,頒發了“中國當代作曲家”錄音項目表彰獎。參會人員包括全國各大交響樂團的團長、作曲家、指揮家、演奏家、樂團管理人員,以及各地的文化部門代表和應邀前來的國內外演出機構代表等,總計約一百五十人。


近年來,伴隨中國交響樂事業前進的腳步,中國的交響樂團蓬勃發展。從十年前成立的杭州愛樂樂團,到近年成立的寧波交響樂團、蘇州交響樂團等,城市交響樂團嶄露頭角,成為業界普遍關注的現象。峰會與時俱進,特別組織了一場論壇,邀請了杭州愛樂樂團、青島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蘭州交響樂團、哈爾濱交響樂團等樂團的負責人,暢談“城市交響樂團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在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陳光憲看來,城市交響樂團的積極涌現是一個好現象。“與由省級部門管理的樂團相比,城市交響樂團在獲得政府支持等方面擁有更加便利的條件和更加順暢的渠道。比如湖南交響樂團2018年更名為長沙交響樂團,整合資源,獲得了湖南省和長沙市的雙重支持。”陳光憲理事長如是說。
峰會期間,中國對外演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樊晶主講了《讓中國成為世界的舞臺,讓世界成為中國的舞臺》。她表示,這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反映了中國對外文化集團的核心理念。“‘讓中國成為世界的舞臺,體現了我們把國外優秀文化引進中國的開放胸懷;‘讓世界成為中國的舞臺,則彰顯了我們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使命,也表達了我們在世界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雄心壯志。”
接著,樊晶與大家分享了他們在對外文化交流與貿易,尤其是與音樂相關的交流類項目中的經驗和心得。“中國對外文化集團為以交響樂為代表的嚴肅音樂、古典音樂在中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包括費城管弦樂團和維也納愛樂樂團1973年來華演出,1979年小澤征爾率波士頓交響樂團訪華演出,同年10月卡拉揚率柏林愛樂樂團首次訪華演出等。“這些樂團的來華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對交響樂在中國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影響最大的還有1986年帕瓦羅蒂的首次來華。“有人說,是帕瓦羅蒂,為中國人真正打開了一扇西方歌劇的窗戶。”熱那亞歌劇院在北京天橋劇場演出了六場歌劇《波西米亞人》,其中三場由帕瓦羅蒂出演。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成為古典音樂界越來越看重的市場之一,中國交響樂也更多地走上了國際舞臺。“如果說在改革開放前期,我們主要致力于‘請進來國際一流名團、大師,‘讓中國成為世界的舞臺,并促進古典音樂在國內的普及和發展的話,那么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們更加注意向世界介紹中國的優秀文化,讓民族音樂更好地‘走出去,‘讓世界成為中國的舞臺。近年來,中國交響樂發展非常迅速,不僅誕生了一些具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樂團,而且涌現了很多城市交響樂團,部分交響樂團還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音樂人才的國際化。2019年春節,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組派,指揮家陳燮陽率領的蘇州交響樂團在聯合國總部首次舉辦了中國新年音樂會,上百個國家駐聯合國的外交官觀看了演出,聯合國秘書長、聯大主席、安理會輪值主席和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等官員都對活動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此外,中國對外文化集團還發揮了演出院線的獨特作用,開辟了文化旅游新空間。2016年,集團發起成立了“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這是文化和旅游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五個聯盟中最早成立的聯盟,目前已經有三十八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百零七家成員單位。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指出,“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是“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人文交流領域的創新成果,是深化多邊文化產業合作機制的有益探索,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歷史進程中互惠共贏的鮮活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