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納西


一位90后武漢姑娘無法忘卻的28天
武漢姑娘阿布終于盼到了自己快“畢業”的時刻。
3月1日晚上6點,阿布在她的小紅書主頁上發布了這一個月來的第67條視頻,眼淚在眼角打轉,“我的結果是陰性。我連續兩次都是陰性了。”
這是阿布第五次做她稱之為“高考”的核酸檢測。前三次結果是陽性,意味著她要“再次復讀”;連續兩次陰性,說明她離畢業的日子——出院越來越近了。
最近這一個月發生的事,把阿布前面二十九年經歷的小風小浪都比下去了。
她從來沒有這么長時間獨自一人離開家,離開她三歲的女兒,以及接近生死。
一月底,婆婆和她相繼確診,2月8日阿布進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經常在小紅書看Vlog的阿布,也開始在上面發布視頻,記錄下這段極為特殊的日子。
方艙的日與夜
走進24小時燈火通明的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已經是凌晨兩點半了。阿布領到了一盒盒飯、一件軍大衣、收納箱;床上有兩床被子、電熱毯;飯不是太好吃;板房洗漱間、移動廁所幾百人用,有點臟。
武漢客廳顧名思義,它是武漢這座城市為自己建造的大客廳,曾舉辦大型博覽會和藝術展。2月7日它由“廳”變成“方艙醫院”,開艙收治輕癥新冠肺炎病人。
三天三夜“速成”的方艙醫院,起初很多人擔心服務設施跟不上。阿布是首批入住患者,她的鏡頭拍下了方艙醫院快速步入正軌并變完善的過程。
在方艙的第三天,吃完晚飯后,阿布床頭旁邊的擴音喇叭突然響起了一首草原民族風歌曲《火紅的薩日朗》。一位來自甘肅的護士帶著大家跳起了舞。這是方艙的醫護人員為了緩解壓抑的氣氛,也讓艙友們動起來提高免疫力想到的辦法。
護士小姐姐跳得很專業,厚重的防護服并不影響她舞姿優美。艙友們被舒緩又不失歡快的音樂和舞姿感染了,跟著跳了起來,并不斷有人加入。
看到艙友臉上久違的笑容,阿布禁不住淚流滿面,“患病之際,總是容易被一些尋常事物打動”。阿布把這段“方艙醫院廣場舞”上傳到小紅書。視頻很快在全網爆紅。央視新聞也第一時間做了跟蹤報道。
在線上,無數素不相識的網友也紛紛鼓勵、祝福,每天還有網友“催更”,阿布在感動的同時也有了一種責任感,她要做“方艙戰地記者”。透過阿布的鏡頭,我們看到方艙有了讀書角,三個大書柜,放著滿滿的新書;方艙的隔板上多了一棵“信心樹”,大家把自己的期盼與祝福寫在便簽上,組成了樹的葉子;方艙的飯也越來越好吃了,葷素搭配合理,還會定期發牛奶、酸奶、小面包,阿布記錄道:“原本怕方艙伙食不好,后來發現是我想多了,來了方艙是要胖十斤的節奏。”
方艙活躍氛圍的方式也更多元。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隊在這里獻出了才藝:福建醫療隊一首閩南語歌《愛拼才會贏》引發了全場大合唱;四川醫療隊將民謠《成都》里的歌詞改成了“和我在武漢的街頭走一走”,惹得阿布再次流下了眼淚。后來方艙還有了自助KTV點唱機,網友看到后在阿布視頻底下留言:感覺你們不是去住院,是去參加了冬令營。
阿布也注意到,方艙悄然發生著改變。作為一個臨時居所,方艙越來越有了社區的氛圍。所有人都在努力改善著方艙內的生活環境,衛生情況也好了不少。
“生死之交”
每當夜深人靜,阿布回到方艙床上,望著天花板,一些思緒飄來又飛去。
她經常回看手機里的照片,重溫女兒是如何一天天長大的。有一張去年女兒生日時拍的全家福,她看了無數遍。疫情阻斷了社會關系,人難免會有孤島一般的感覺。
但這樣的情緒,也就限于那幾個睡不著的夜晚。不管是方艙,還是線上的社區,幫助阿布重建了和遠遠近近人們的社會關系,令阿布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精神支持。
醫護中有不少是阿布的同齡人,閑暇時阿布就與他們聊天。醫護人員工作時不能帶手機,阿布就幫他們拍攝“報平安視頻”,讓他們傳給家人和院方,大家漸漸地就熟絡起來了。
有一天晚上吃完晚飯后,阿布收到了一張“折起來的紙”,原本以為是醫囑通知,打開一看,沒想到是一封鼓勵信。信出自安徽醫療隊護士張婷婷之手,她在信里寫道,“這些天看你的視頻,為你的堅強、自信而感動!加油!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太差。”
張婷婷和阿布年齡相仿,家里也有一個兩歲的孩子。兩個年輕媽媽在牽掛家人和孩子之外,還要和病毒抗爭,惺惺相惜。阿布把張婷婷戴著護目鏡的照片發在了網上,被張婷婷的家人和眾多網友點贊。兩人也因此互留了聯系方式,成為了朋友。
阿布還和兩個廣東醫療隊護士組建了一個微信群,三人已經約好了,等疫情過去,要一起去擼串。
阿布最初熟悉的是隔壁床的艙友們。2月20日,阿布得知自己第三次核酸檢測結果還是陽性,心情一下子跌到谷底,和先生視頻時還哭了會兒。阿布形容那是她的“至暗時刻”。
但也就是那么一早上的時間,艙友們紛紛過來開導她:方艙國家免費給吃,吃得那么好,多住幾天有啥?到了下午,阿布的情緒就緩和了,“干掉了一整碗泡面”。
轉院離開方艙那天,行李是艙友們幫忙收拾的。阿布來時是一個箱子,走時變成三大件,艙友們給她塞滿了整整一箱的零食,擔心在定點隔離醫院沒有那么多吃的。她與每個人隔空擁抱,又錄了一段視頻,在說到“這是我最后一次在客廳方艙給大家錄視頻了”時,她哽咽了。
來自小紅書社區的陌生網友也紛紛鼓勵阿布,阿布被這些關心和愛護感動到落淚,但又會覺得有些“受之有愧”:她不是逆行的白衣天使,也不是堅守在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她只是一個被人照顧的患者,為何會得到如此多的關注。
但一位網友給阿布的私信,令她些許釋然。這位網友說,此前一直覺得病魔可怕,方艙醫院“沉重”,但看了阿布的視頻,他明白,疫情固然嚴重,然而阿布和方艙里的人們卻是戰勝疫情的希望。他雖然給阿布的視頻點贊鼓勵,但他自己也被阿布所鼓勵。
“樂觀和向上是我的良藥,我把藥方開給更多的人。”阿布說。
阿布現在也有了新愿望:一是要去捐血漿,因為看到新聞上說治愈患者的血漿對重癥病人很有效;二是等一切恢復正常,她要和家人一起去甘肅、廣東、安徽、福建游覽一番,因為這是她所在的醫院醫療隊所屬的地方。
雖然不知道這些愿望何時能實現,但阿布很確定,它們就是躺在未來日歷里的某一天。
(墨晗摘自中國新聞周刊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