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旦旦
摘? 要:目的:本文通過歸納總結產生暴飲暴食的主要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改善方式,以期杜絕疾病年輕化的趨勢,激發保健意識,關注健康,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方法:文獻調查法、歷史研究法、歸納法等。結果:壓力大、職業就餐時間不規律、自我效能低、患肥胖或抑郁的人群,易出現暴飲暴食。結合自身特點,選擇適合的減壓方式,合理規劃生活方式,暴飲暴食的行為就會逐漸消失。
關鍵詞:暴飲暴食? 壓力? 疾病
中圖分類號:G80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4(a)-0027-02
暴飲暴食一般是指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毫無節制,又猛又急地吞食大量食物的一種異常行為,其特征為間歇性發生,不會像食欲過盛患者一樣強迫自己嘔吐或者吃瀉藥,結果必會導致體重極度增加,被視為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現代醫學證實暴飲暴食除體重增加外,可直接導致消化系統承受較大壓力,正常成年人平均每天分泌5000~6000ml的消化液,如果進食量過大,會促使胰腺分泌大量的消化液,易使胰腺腺泡破裂或胰腺消化液排出不暢出現自我消化,造成急性胰腺炎,易引起休克,如不及時救治還可引起死亡。本文就暴飲暴食進行簡單論述,以期杜絕疾病年輕化的趨勢,激發保健意識,關注健康,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1? 暴飲暴食發生的原因
1.1 節假日、喜慶或交際場合
作為我國代表性的節日——春節,不僅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也是三五知己一年一度的聚會時刻,大家圍坐一團,品嘗著美味佳肴,與自己的至親摯友傾訴壓力,追溯那些燦爛無比的歲月,暢談未來的無限可能,興之所至,共飲歡樂的美酒。酒精作為一種純能量食物,其不含其他營養素,大量飲酒,反而會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危害人體健康。有研究表明,長期攝入高熱量的飲食會增加記憶力減退的幾率,也會導致70~89歲人群認知障礙的風險增加一倍。
1.2 壓力
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當代青年更加注重個人利益,提倡自主性。他們既追求外在的、物質的享受,又期望獲得豐富多彩的生活,奮發有為的精神力量。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多元價值觀相互并存、相互沖突,年輕人難以在其原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合理、準確地選擇和識別一個社會價值體系,從而易產生心理壓力。
程瀟[1]等人研究發現:自我效能較低的員工對油炸食品、含糖型飲料和甜食的攝入量更多,邊吃東西邊做其他事的頻率更高。與自我效能高的人群相比,自我效能低的人群可能更傾向于選擇暴飲暴食的方式來提高工作效率。人腦在集中精力思考的時候,或者精神壓力巨大的時候,植物性神經的功能受到壓抑,分配到消化道的血液不足,那么消化吸收功能就會明顯受到影響。因此,對壓力巨大、自我效能低的人群,更易出現消化不良、消化性胰腺炎等疾病。除此之外,飲料、食品中比較常見的甜味添加劑是果糖,研究發現與葡萄糖相比,果糖產生的飽食信號不能及時傳達至大腦,從而導致不自覺的暴飲暴食[2]。
1.3 職業
職業不同,工種不同,生活規律也會有明顯的不同。就大學生而言,大一至大三的學生課業壓力小、生活費來源穩定,生活較自由,出外夜宵、聚會的次數也比較多。與初中、高中相比,大學整體課程安排毫無規律,大部分人養成愛睡懶覺的習慣,經常不吃早餐,到了中午,因為懶惰,喜好點外賣,加上送餐費的原因,喜歡兩頓并做一頓,造成中午這頓很容易出現攝入過量,長此以往,會發展成為暴飲暴食。與此同時,大四學生因為面臨畢業論文的撰寫、工作、升學的選擇、情感的抉擇等種種壓力,自我效能低的學生易出現暴飲暴食作為緩解壓力的方式。除了學生以外,從事商務、IT、司機、采購、推銷等工作的人員,常常因為業務訂單、約定等,導致飲食不規律,沒有固定的用餐時間,吃飯的時間比較急促,經常暴飲暴食。
1.4 疾病
患者暴飲暴食的原因通常是精神沮喪、缺乏自信,可能還會有其他的問題,如戀愛或工作困難,遇到這類問題患者會有非常傷心、憤怒、抑郁或焦慮的感覺,只能通過吃東西來排遣。因此肥胖的暴飲暴食癥者中,約有一半患有抑郁癥,而肥胖但不暴飲暴食的人中只有5%被診斷為患有抑郁癥。
2? 改善方式
2.1 規律的生活方式
從事商務、IT、司機、采購、推銷等工作繁忙的人員,生活不規律,不能按時進食,導致他們的胃腸道疾病的發病率明顯地高于其他人。因此,這類人群或者已經有了腸胃病的人群,必須避免節日期間的不規律飲食、暴飲暴食、過度酗酒、吃大魚大肉等?,F代研究已經證明:科學的飲食規律基本是定時定量,一日三餐,少吃或不吃零食。
除了飲食規律外,作息規律也對人們的健康至關重要。謝宜沙[3]等研究表明:超過晚上24時入睡,且每天睡眠時間在7~7.9h或8~8.9h的人群易患陰虛體質,主要變現為面色潮紅、皮膚偏干、大便干燥、睡眠差。馬帥等的研究也表明孕晚期睡眠時間少于7h可能會增加早產風險。在學習或工作中,總有大部分人刷抖音、看小說,工作日每天睡眠時間少于5h,到周末睡懶覺。研究發現:雖然體重、胰島素敏感性未見明顯改善,但這部分人群的睡眠質量會出現惡化的趨勢。以上研究顯示,每天至少保障7h的睡眠。
2.2 減壓方式
運動已經成為不同年齡階段首選的舒緩壓力,強身健體的方式。酣暢淋漓的旋轉、跳躍,會帶來皮膚毛孔的擴張,組織液的流逝,身體雜質的排泄。多種激素釋放共同對抗機體外界環境的改變,其中內啡肽會讓人感到歡愉和滿足, 甚至可以幫助人排遣壓力和不快。隨著時間的延長、強度的增加,運動效果才會逐漸體現。小強度的運動雖然不會分泌內啡肽,但是短時間可以轉移注意力,舒緩郁悶或緊張情緒,達到減輕抑郁的效果。
運動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運動包括球類、操類、武術、游泳等,不同年齡階段可選擇的運動項目方式也略有不同。身體發育正常、沒有殘疾的兒童少年,進行體育運動,主要目的是培養參加鍛煉的興趣和習慣,發展身體各項素質,可選擇的運動方式不受過多的限制。中年人,各組織器官功能出現退行性病變,原則上要注意循序漸進、適可而止,可選擇的運動方式以自身興趣和客觀條件為主,鍛煉強度適中,不宜過大,如慢跑、步行、太極拳、廣播體操等。合理的運動可幫助老年人改善身體機能,延緩衰老,增進健康。大肌肉群參加、小強度、規律性的鍛煉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首選。如健步走、慢跑、太極拳等。在以上所提到的所有運動項目中,廣場舞受到各個年齡階段的追捧,除了技術動作簡單、場地無限制等原因外,更重要的是節奏歡快,以集體舞為主要表演形式。群眾利用舞蹈來抒發情感的藝術,使內在情感得以宣泄,產生精神振奮的愉悅感,同時觀賞者也得到精神享受,這使舞者得到表現自我的機會,產生自我價值感。這是其經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3? 結語
壓力大、職業就餐時間不規律、自我效能低、患肥胖或抑郁的人群,易出現暴飲暴食。結合自身特點,選擇適合的減壓方式,緩解壓力,釋放不良情緒,同時合理規劃生活方式,強身健體,維護心理健康,暴飲暴食的行為會逐漸消失。
參考文獻
[1] 程瀟,宋孟娜,孔靜霞,等.企業員工知覺壓力、自我效能與健康相關飲食行為的關系研究[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9,36(1):34-38.
[2] 曾凡賢.導致暴飲暴食之一的根源可能在果糖[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科普版,2013(6):46.
[3] 馬帥,蔡姝雅,王佩,等.孕期睡眠時長與早產風險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15):3617-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