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霞
摘? 要:近年來,國際乒聯先后對乒乓球規則進行了3次重大改革,針對球臺、球網裝置、乒乓球尺寸與重量、球拍、發球規則等相繼出臺了全新規定,新規的頒布執行不僅對其他國家的乒乓球選手產生不利影響,而且對我國的乒乓球運動也造成了巨大沖擊。本文以國內某高等體育院校乒乓球專業的學生為例,運用文獻資料法及理論研究法,針對乒乓球運動實行新規后,對我國選手的技戰術的影響以及新規則在乒乓球技戰術中的實踐應用展開全面論述。
關鍵詞:乒乓球? 新規則? 技戰術? 影響
中圖分類號:G84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4(a)-0046-02
為了使乒乓球比賽更具觀賞性,國際乒聯的新規則將乒乓球的直徑改為40mm,同時要求發球選手發球時,必須沒有任何遮擋動作,而單局比分也由原來的21分調整為10分,這一重大改革對我國的乒乓球選手產生了諸多不利影響,要想在短時間內適應新規,對選手來說將面臨著巨大挑戰。
1? 研究對象
國內某高等體育院校乒乓球專業的學生。
2? 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與理論研究法,首先將“乒乓球規則”“中國乒乓球選手的技戰術水平”“新規對技戰術的影響”的關鍵詞組輸入到中國知網數據庫,針對搜索到的88條相關文獻,結合該體育院校乒乓球專業學生的教學與日常訓練經驗,對乒乓球規則對技、戰術的影響進行理論闡述。
3? 研究分析
3.1 乒乓球尺寸與重量對技戰術的影響
乒乓球新規則對乒乓球的尺寸與重量有了全新規定,球的直徑增加到40mm,球的重量增加到2.72g,分別比過去增加了5.26%與9.24%,乒乓球的硬度有所降低,由于乒乓球物理性質發生了改變,導致乒乓球的彈性受到影響。在比賽過程中,乒乓球每次接觸球臺時的彈跳高度有所下降,這就球的落點位置產生一定影響,使選手對乒乓球落點位置極易出現錯誤判斷[1]。
3.2 無遮擋發球對技戰術的影響
新規則規定,發球員須用手把球幾乎垂直地向上拋起,不得使球旋轉,并使球在離開不執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cm,拋球上升路線與垂線之間夾角不能大于45°。這種無遮擋規則的出現,直接影響選手的發球質量,在這種情況下,接球選手有足夠的預判時間與接球時間,第二板的回球搶攻現象頻頻出現。尤其在雙方選手處于僵持階段時,接發球一方更容易贏得主動進攻權,接發球搶攻得分率也會大幅提升,無形當中給發球選手施加了壓力。
3.3 比賽11分制對技戰術的影響
2001年9月1日前,乒乓球比賽采取21分制,而且5球一換發,在這種舊賽制背景下,發球一方可以先采取試探性的發球方法,將前2個球作為熱身發球,而將后3個球作為進攻得分發球,發球一方能夠將得分點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而新規則的11分制出臺后,也取消了5球一換發的規定,替之以2球一換發,這就剝奪了發球一方的主控權,直接跳過試探性發球階段,而直接進入進攻階段,這就使乒乓球選手的心理壓力增大,比賽過程中,必須時刻處于高度提防和緊張狀態,對發揮出最好水平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
4? 建議
如何適應新規則,提高技戰術水平,通過文獻資料法與該體育院校乒乓球專業學生的教學與日常訓練經驗,可以看出,雖然新規則改動較大,對我國的乒乓球選手產生不利影響,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與適應,選手逐步參透了新規則精髓,加之平常的勤學苦練,乒乓球技戰術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
4.1 發球技戰術
乒乓球選手在比賽過程中,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輕裝上陣,不管面對什么樣的對手,必須表現出淡定、冷靜的心態。發球時,保持穩定站姿,盡量做到發球動作相似,不斷改變發球落點,以擾亂對方的判斷思維。對于乒乓球選手而言,通過平時的反復練習,應練就一套發球與進攻的殺手锏,在發球過程中,努力尋找機會,使用殺手锏,讓對方措手不及,以制造得分點[2]。
在重大比賽之前,選手應反復觀看對手的比賽視頻,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通過觀看視頻找出對手的弱點,比如對手的持拍手、持拍方法、球拍類型、慣用打法等,針對于對手的弱點,可以在發球上大做文章,或者在第三板搶攻上面多下苦功,以找到克敵制勝的絕殺技。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決勝千里的法寶,但是,對于一些年輕選手來說,由于缺少大賽經驗,平時練習頻率較低,本身不具備高超的球技,在這種情況下,選手必須積極調整心態,從精神狀態以及心理素質方面壓倒對方,爭取賽場上的主動權。
4.2 接發球技戰術
乒乓球新規則出臺后,發球一方在發球時,對手能夠清晰直觀的看到球的拋物線及落點位置,因此,對手可以采取主動進攻、搶抓時機的戰略方法,如果對方的發球落點較遠,應采取調長線的僵持戰術;如果對方的發球落點較近,可以采取直接扣殺的戰術,這樣能夠贏得進攻主動權,得分的可能性也極大。
在乒乓球訓練過程中,學生盡量變被動為主動,由防轉攻,在接球時,注意板形、找準落點、辨別聲音、判斷弧線,理論聯系實際,找準時機,制造得分機會。比如接球過程中的“搓接”戰術,這種戰術隱蔽性強、出手快、動作小,接球時,將球拍正面后傾,根據球的旋轉強度,向前、向下擊球,雖然這種接球方法屬于常規式打法,但是也是接球基本戰術中的核心戰術,對于我國乒乓球運動來說,比較擅長采取搓接的方法。搓接球分為快搓、慢搓、搓長、搓短,因此,學生應在搓接球上多下功夫,掌握好小臂、手腕、手指3個部位的力道,將進攻主動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對手發出旋轉球,接球方必須觀察好乒乓球的運行弧線,因為旋轉球的運行速度較快,在視覺層面容易對乒乓球產生一種向前“竄拱”的感覺,所以接球方應及時調整好身位,不要被乒乓球的運行假象所蒙蔽。旋轉球是否出臺,可以根據長短球及與球拍的碰撞聲音進行精準判斷,對手發短球時,弧線低平,出臺的幾率較大,下旋球運行平穩,弧線略高,發短球是不易出臺,上旋球撞擊聲音大,下旋球撞擊聲音小。學生只有掌握這些基本技巧,新規則對接發球造成的影響也會降到最低點。
4.3 發球搶攻技戰術
發球搶攻是規則修改后最為常用的一種技戰術,像我國的優秀乒乓球運動員王楠、張怡寧、馬琳等,都擅長運用發球搶攻戰術。新規則出臺后,發球方得分的幾率明顯降低,而發球路線也被對方觀察得一清二楚,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給對手創造了搶攻得分機會。在制造發球搶攻的機會時,選手應將正手搶轉變為反手搶上旋球,由搶臺內球轉變為正反手均能搶攻。比如我國的男乒國手張繼科,就將正反手搶攻戰術運用的靈活自如、爐火純青[3]。
5? 結語
通過對該體育院校乒乓球專業學生的日常訓練過程的研究,結合文獻資料與理論研究方法,能夠得出結論:乒乓球新規則對接發球質量、搶攻質量均造成了不利影響,但是,如果在平時的訓練當中,仔細研磨新規則,及時調整心態,在發球、接球、搶攻戰術上多下苦功,并通過刻苦訓練與借鑒優秀選手的先進經驗,逐步提升球技,為我們的國球發揚光大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鳳先,樊騰.乒乓球新規則的變化對技、戰術的影響[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8(11):241.
[2] 任延東,陳曉丹,連文沖.試析乒乓球規則的演變對兵乓球訓練的影響以及相應的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49-50.
[3] 戴永愷.新的乒乓球規則對球技戰術影響的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1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