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宋曉晨


摘? 要: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馬拉松是一項參與門檻低的賽事,因而全球范圍內參與人數眾多,很少有人關注長距離跑精英運動員的訓練特征,本文撰寫者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研究2004年美國奧林匹克馬拉松測試賽男子女子達標運動員的訓練特征。總結93名運動員的測試結果,主要內容從運動員身體特征和成績、運動員訓練訓練情況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美國奧運會? 馬拉松? 訓練特點
中圖分類號:G808?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4(a)-0083-02
Abstract: The marathon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500 years is a low threshold event, so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around the world, few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elite long-distance runners.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statistics to study the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male and female standard athletes in the 2004 American Olympic marathon tes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est results of 93 athletes,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training and training of athletes.
Key Words: US Olympic Games; Marathon;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1? 研究目的
馬拉松項目運動員在訓練安排上,運動員所做內容相似嗎?不幸的是,關于長跑運動員長期訓練的成果很少,在提高耐力成績方面留下了太多的未知領域,所以本研究本次論文撰寫者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等科學研究方法,研究2004年美國奧林匹克馬拉松運動員的訓練特征。主要內容從美國奧運會運動員身體與成績特征、美國奧運會運動員一般訓練特征、與其他國家選手在不同強度下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力量訓練與高原等方面進行分析,以借鑒國外訓練經驗,探索科學訓練方法,為上述問題尋找答案。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文研究的需要,在中國知網、萬方等數據庫,匯集了國外學者有關此的研究成果,所查資料進行歸納與總結,為本文的撰寫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撐。
2.2 數據統計法
運用數據統計法對國外學者研究的結果進行數據統計,并進行整理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美國奧運會馬拉松運動員身體與成績特征
根據表1得知,2004年美國奧運會馬拉松測試賽運動員的組別,精英組(男子:2∶15以下;女子:2∶40),國家組(男子:2∶15~2∶22;女子:2∶40~2∶48);年齡在30.0~32.1歲之間;男子國家級選手身高于男子精英選手,而女子國家級與精英級選手的身高一致;美國奧運會馬拉松測試賽運動員體重較輕,身體質量指數(BMI)較低,體重輕能夠加強跑的經濟性(在一定的速度下氧的使用量)、體溫調節、并且能夠緩沖和減輕運動員腳落地的沖擊力。
3.2 美國奧運會馬拉松運動員一般訓練特征
根據研究(見表2),男子馬拉松運動員每星期平均跑145km,最多跑193km,而女子馬拉松運動員每星期平均跑116km,最多跑152km,男子運動員每星期跑的次數比女運動員多,較長距離跑(>32km)的次數也比女子運動員多;即使測試者在美國馬拉松運動員中成績相似,奧運會測試訓練方法卻差別很大,他們的數據也存在著可變性,取得成功的路徑是多種多樣的。同時也可說明,獨自訓練或沒有教練員參與的運動員,很可能沒有接受好的訓練方法和計劃;其中,女子運動員在參加馬拉松運動時比男子更具有更大的受傷危險性,因此在訓練量上必須控制。
3.3 與其他國家選手在不同強度下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
從現有可得到的很少的科學文獻資料來看,似乎在2004年奧運會測試賽上達標的選手,美國長跑運動員的確完成了與前人相同的跑量。(Pollock)報告中指出,在1970年代,美國精英男子馬拉松運動員每星期跑162.0km,而斯帕嶺等人報告中指出,1980年,美國精英女子長距離跑運動員每星期跑120.4km。然而,今天的美國馬拉松運動員卻比他們的同行跑的少。肯尼亞男子運動員每星期分別進行大量174km和小量158km的速度訓練,而女子運動員每星期進行127km的大量高強度訓練。
3.4 力量訓練與高原訓練
力量訓練是否對于提高長距離跑的成績有好處,仍然存在疑問。力量訓練可能可以使以前沒有經過訓練的運動員提高耐力成績,而具有更多訓練經驗,訓練水平的運動員可能不能從傳統的力量訓練中得到益處,甚至還會受到力量訓練的牽制,尤其是以喪失更加專門化的訓練為代價而進行力量訓練時。一些研究結果表明,爆發力量訓練和肌肉超等長收縮訓練可以通過增加肌肉功率輸出,而提高跑的積極性和耐力成績。
4? 結語
大部分運動員的訓練時低強度的。盡管低強度跑引發了許多與耐力成績有關的適應性變化,是否執行大多數缺失了更多比賽專門化訓練內容的低強度訓練,是最有效的訓練方法,雖然以比賽速度訓練更具有現實意義,但這不是測試賽達標選手們采取的策略。統計學意義上,黑人運動員在最大強度練習后,具有較低的血乳酸濃度,而在進行重復性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過程中,出現疲勞的時間也較晚。并且表明:獨自訓練或沒有教練員參與的運動員,很可能沒有接受好的訓練方法和計劃,女子運動員在參加馬拉松運動時比男子具有更大的受傷危險性。
參考文獻
[1] Benjamin.Metabolic Factor Limiting Performance in Marathon Runners[J].Med Sci Sports,2010,34(3):80-86.
[2] Van Camp,Kari Lynn,MS.Eating-disordered behavior among female marathon runners[J].Youville College,2004(5):13-17.
[3] 李景麗,劉東.優秀馬拉松運動高原訓練期間身體機能監控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8):1601-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