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摘要: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收藏文化源遠流長,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近年來,青州市高度重視收藏產業發展,收藏產業日益繁榮。本文對青州市收藏產業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意見建議。
關鍵詞:青州市;收藏;產業
青州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收藏文化源遠流長,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近年來,青州市高度重視收藏產業發展,加強政府引導,強化市場構建,收藏產業日益繁榮,經營規模和效益在全國縣級市中名列前茅,青州市也先后榮獲中國收藏文化名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榮譽稱號。
一、基本情況
(一)歷史悠久,資源豐厚。青州,是中國古九州之一,有7000多年的發展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的城建史、1000多年的省級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歷史,有著豐沃的收藏土壤和眾多的收藏遺存。博物館藏戰國裸體玉人、香山漢墓陪葬坑陶俑、“宜子孫”玉璧、龍興寺遺址窖藏佛教造像、明萬歷二十六年趙秉忠殿試卷等文物,為研究山東地區乃至全國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和民俗風情等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珍貴實物資料。經過野外實地調查工作,青州市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點906處。青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非常豐富,類別多樣,現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項、省級10項、濰坊級37項、青州市級245項。青州民間收藏領域廣泛,藏品種類包括書畫、陶瓷、錢幣、賞石、玉器、像章、票證、紫砂、古典家具、文玩、文房四寶等十余種,據估算全市收藏品數量達380余萬件。
(二)市場化、規模化發展。青州現有泰豐書畫古玩城、君怡都書畫古玩城、北門里明清古街藝術品市場等大型書畫、古玩藝術品市場10處,各類畫廊、古玩店1000余家,各類書畫研究院、收藏類協會組織等50余個,從事各類收藏的人員近10萬人。其中,泰豐書畫古玩城每月逢五、逢十舉辦大集,每季度舉行一次全國范圍內的交流大會;君怡都書畫古玩城經營種類涵蓋了目前國內所有書畫古玩交易收藏門類,包括書畫、瓷器、玉器、明清家具、青銅器、煙標、郵票、錢幣、雕塑等,以及各類旅游紀念品;大明衡王城形成了以紅絲硯、奇石、紫砂、根雕等收藏經營為主的商業形態,極具鮮明地域特色。
(三)產業優勢明顯,社會效益顯著。紅絲石產業極具地域特色,不斷繁榮壯大,現有紅絲硯專業文化市場2處,從事紅絲硯經營、研究、制作者近4000人,被授予“中國紅絲硯之鄉”榮譽稱號。青州根雕是青州收藏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市已有200家專業館所近2000人從事根藝開發、銷售,產品覆蓋全國各地。青州市根雕產業主要集中在王墳鎮,地處青州西南山區,林木資源豐富,從事根雕藝術研究開發的農民藝術大師眾多,山東省根雕藝術活動基地落戶該鎮,并在石虎流域規劃建設了占地一千余畝,集根雕加工、銷售、展覽、集散于一體的大型根雕市場,預計可實現年綜合交易額5000萬元。收藏拍賣日益繁榮,2015年開始,青州市松竹梅文化交流中心與濰坊大地文化交流中心、壽光茶博文化交流中心、高密紅高粱文化交流中心等合作組織青州收藏品競買會,現已舉辦3期,每期交易藏品600-700件,吸引了全國各地近千名收藏愛好者參與競買。古玩雜項交易日趨活躍,依托泰豐書畫古玩市場、君怡都書畫古玩城等專業市場,不僅聚集了來自省內的生意人、玩家、藝術家等,很多外省的人士和古文化工藝產品也紛紛來青州落腳,現擁有從事古玩雜項交易的商家300余家,從業人員數千人。
二、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大型的龍頭市場。古玩市場的現狀以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為中心輻射到全國各地,北有吉林吉發古玩城,南有廣東中山巨龍古玩城,西有西安、鄭州,西南有成都,西北有甘肅,可謂南北呼應,四面開花,風起云涌,席卷全國。目前,雖然青州市擁有10處藝術品交易市場,泰豐書畫古玩城在業內也已經具有一定影響力,但是這些市場的影響力和輻射范圍還不廣,沒有形成在全國知名的大型的龍頭市場。
(二)行政管理體制不明確。古玩藝術品市場管理涉及文化引導、文物保護、物品鑒定、高仿商品交易等各方面,現在青州市古玩藝術品市場主要由文化部門引導發展,但物品鑒定、工商管理等職能明顯缺乏。
(三)專業鑒定工作薄弱。青州市藏品眾多,市場活躍,但亦存在藝術品造假、假專家泛濫問題,雖然已經成立了文博文物鑒定中心,但是該機構發揮的作用還不夠廣泛和明顯,仍然缺乏專門的鑒定機構和專門的鑒定人才提供技術支撐。
三、意見建議
(一)加強協會組織建設。重新整理規范收藏協會組織,通過擴大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水平,提高行業協會的會員覆蓋率和成員代表性,進而形成完善、規范的治理結構。以誠實、守信的行業規范影響協會成員的行為傾向,以協會行約引導協會成員行為,調解業內沖突,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加大宣傳力度。重點宣傳和打造泰豐書畫古玩城,外出取經,找準差距,形成與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吉林吉發古玩城、廣東中山巨龍古玩城相媲美的大型古玩市場。將收藏文化產業與旅游景點對接,做好收藏與古城旅游、生態旅游等的串聯宣傳、融合發展等工作,也可考慮將收藏產業納入青州的城市形象宣傳行列,進行思維創新和技術突破,準確提煉核心品牌、核心認知,擴大青州收藏影響力,提升青州收藏產業形象。
(三)創新工作思路。大力發展文博產業,完成博物館群建設,實現文化資源向社會資本的轉變,抓好南陽湖沿岸名人名家藝術館群建設推進工作,完成博物館新館建設,使其成為青州市的地標性建筑。支持收藏產業與創意設計、旅游等相關產業跨界融合,以文博單位和文化創意設計企業為主體,開發原創收藏文化品,打造收藏文化創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