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久群

《梓材》是周公授予衛國首位國君的三篇治國文告之一,文中有“若作梓材,既勤樸斫”句,故稱。
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達大家,以厥臣達王惟邦君,汝若恒。越曰:我有師師、司徒、司馬、司空、尹、旅。”曰:“予罔厲殺人。”亦厥君先敬勞,肆徂厥敬勞。肆往,奸宄、殺人、歷人,宥;肆亦見厥君事、戕敗人,宥。
王啟監,厥亂為民。曰:“無胥戕,無胥虐,至于敬寡,至于屬婦,合由以容。”王其效邦君越御事,厥命曷以?引養引恬。自古王若茲,監罔攸辟!惟曰:“若稽田,既勤敷菑,惟其陳修,為厥疆畎。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若作梓材,既勤樸斫,惟其涂丹。”
今王惟曰:“先王既勤用明德,懷為夾,庶邦享作,兄弟方來亦既用明德,后式典集,庶邦丕享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懌先后迷民,用懌先王受命。已!若茲監,惟曰欲至于萬年,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
周王對衛君說:“姬封聽著,對殷商舊族官員和老百姓,乃至諸侯卿大夫,要按照法典對待他們。告訴我們的司徒、司馬、司空、大夫和眾士說:‘新國當立,我們不濫殺無罪的人。對各舊遺族邦君也要以敬重安慰為先,努力去執行那些勤政愛民的事吧!
往日內外作亂的罪犯、殺人的罪犯、虜人的罪犯,要寬恕;往日洩露國君大事的罪犯、殘壞人體的罪犯,只要改邪歸正、不再危害國家人民的人,也要寬恕他們,使他們成為大周的臣民。
王者建立國家、設立諸侯,大政在于教化人民。他說:“他們不要互相殘害,不要互相暴虐,要關心鰥夫、寡婦和孕婦。”為王者教育諸侯官員,要按照“長養百姓、長安百姓”的原則執法行政。自古有為君王都是這樣執政,沒有出現過什么偏差。
治國就像耕田,既已勤勞開墾、播種,就應當考慮整治土地、修筑田界、開挖水溝;就像筑造房屋,既已勤勞地筑起了墻壁,就應當考慮完成涂泥和蓋屋的工作;就像制作梓木器具,既已勤勞地剝皮砍削,就應當考慮完成彩飾的工作。
現在王家考慮:“先王既已努力施行明德,筑都建邑,各諸侯國都來進貢使役,兄弟邦國也都朝賀來了就是因為我們已經施行了明德大道,天下臣服,諸侯就依據常例來朝見,眾國才來進貢。上天既已把中國的臣民和疆土都交付給先王,今王也只有施行德政,來和悅、教導殷商那些迷惑的人民,用來完成先王所受的使命。只有這樣管理民、治理天下,你們定將傳國萬年,同王的子子孫孫一起永遠保天下萬民。”
《梓材》是三中最為短小的一篇,也是我國最早的安民告示。其文言簡意賅,指出衛國要在建國之初善待子民,教化子民,不能亂殺無辜,棄惡從善者要寬容對待;教育官員要勤政愛民,執政要以“長養百姓、長安百姓”為目標。這些3000多年前的執政剛要,至今仍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