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利磊

李秀林
作為廣發證券(000776.SZ)第一大股東并參股多家醫藥上市公司,吉林敖東(000623.SZ)確立了“產業+ 金融”雙輪驅動增長模式,以金融優勢助力實體產業發展,實現營收連續十年增長。
“2020年醫藥行業的傳統制藥企業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吉林敖東董事長李秀林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表示,疫情過后,人民的健康意識會得到極大提高,對于日常保健和預防的藥品會有更大需求,在預防和保健上,中藥具有獨特作用。
“因此,中醫藥企業更要加大投入以傳承和發展中藥。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能夠直接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很少,而我國傳統的中醫藥治療方法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中發揮了獨特作用,成效顯著。”李秀林說。
“吉林敖東下半年會針對國家醫療改革和市場形勢探索經營新模式,加速企業轉型升級。”李秀林表示,將持續加強中藥創新,利用傳統中醫藥的優勢,加快研發治療慢性病和傳染病的中成藥,推動中藥制造的創新科技能力。
行業挑戰同樣存在。從中藥的產業鏈條看,中藥資源的枯竭、野生動植物的保護等,都為中藥產業的健康發展帶來挑戰。
“‘快速反應的能力,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面對不確定性的創新能力 是一家企業轉危為機的關鍵能力。”李秀林說,疫情期間吉林敖東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原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保證藥品供應不漲價,并累計捐款、捐贈急需的藥品合計金額達702萬元。
企業發展面臨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不論是新冠肺炎疫情,還是其他的突發事件,都會給企業帶來深刻和久遠的變化,企業的每一個決策都能給企業命運帶來巨大影響,不得不慎重對待。
未來,中藥行業及企業如何做好中醫藥的傳承和創新問題,提升中藥的創新能力,推動中西藥的深度融合,值得認真研究。
我國與韓國和日本的漢方藥還有很大的差距,對于中醫藥典籍研究不夠深入,中藥制造的現代化能力也需要提升。因此,為推動行業發展,李秀林建議:
首先,要大力推動中醫藥體制的改革,加強產學研一體化,加快中醫藥產業化進程。讓科研先走出去,讓數據說話,建立世界各國都能夠認可的中醫藥標準,讓更多外國人了解中醫藥機理。
其次,要促進傳統中藥優勢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加大研發投入,促進中藥現代化,研發出既符合中醫理論、作用機理又確切的中藥產品,從而推動整個中醫藥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