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肖波
新冠肺炎疫情在給傳統產業帶來強烈沖擊的同時,也為數字經濟新業態創造了發展條件。中國數字經濟全面提速,彰顯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數字經濟已成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后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
央企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簡稱華錄集團) 積極把握數字產業發展新趨勢,提出以光存儲為核心的“1+N”發展戰略,主動引導和發揮數據生產要素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近年來,華錄集團在數字經濟領域不斷探索、深化布局。“十四五”期間,企業將加速向“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服務商”轉型。
華錄集團總會計師肖波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表示,日前,中央已經提出了加快5G網絡、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九項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這對華錄集團是難得的機遇。
華錄集團以大容量藍光高清存儲核心技術為基礎,提出了“數據湖+”的產業理論、解決方案和商業模式,依托“低成本、低能耗、高安全可靠性”的技術優勢,在5G 即將大規模商用和“新基建”的促進下,將有力推動全國各地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建設。
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華錄集團的數據湖業務實現了飛速發展,已經與70多個地方政府簽署了數據湖建設戰略合作協議,為300多個地方政府和行業客戶提供了解決方案。截至2019年底,公司在全國已建設和投入運營的城市大數據產業園達15個,總投資規劃超過300億元,落地的數據湖項目達22個,覆蓋了14個省、直轄市。
產業快速發展需要資本強有力的支持。肖波告訴《英才》記者,華錄集團目前正通過多渠道、多層次的股權融資來募集資金,同時也在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扶持。
“由于現在市場迅速擴大,企業現有的資本金遠遠滿足不了發展需要。”肖波表示,華錄集團旗下一些有條件的公司會繼續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拓寬股權融資渠道。
3月13日,華錄集團上市公司易華錄(300212.SZ) 推出了定增方案,擬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4.49億元。國調基金、華夏人壽、英大投資、灣區產融,以及中金資產等諸多實力資本參與定增。
肖波表示,募集資金將補充公司流動性,有利于強化技術研發和企業營運能力,同時,改善資產負債結構,增強公司資本實力,提高抗風險能力。
華錄集團也是央企中較早開始探索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企業。近年來一直積極探索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下屬子企業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截至2019年末,華錄集團旗下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達到71.4%。社會資本的引入,為華錄集團的發展注入了更具競爭性的人才、技術和市場資源,同時充分調動和釋放了股東方、董事層、經營層及企業員工的活力和動力,集團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逐步深化。
除了擴大股權性融資之外,肖波表示,華錄集團還將繼續通過金融手段,助推主業發展。比如,加大與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合作,強化企業資本實力;建立融資租賃公司,打通華錄集團內部上下游企業的資金結算通道,助力市場拓展;建立數字產業基金,實現產業項目在全國各地快速落地等。
據悉,華錄集團旗下的基金已經參與投資了多家與數據湖戰略高度融合的高新技術企業,包括格靈深瞳、金電聯行、晶視智能、愛康普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