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少剛 王穎 祁慶芳
摘要:石油與天然氣的貯存與運輸,作為中國能源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其對我國社會穩定和諧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由于中國幅員遼闊,油氣資源十分豐富。但是與日漸成熟的勘探和開采技術相比較,石油的存儲與運輸技術還存在一定不足,有待進一步完善。隨著我國“一帶一路”發展規劃的提出,加速了區域經濟之間進步的同時,實現了我國能源產業的有效融合,這就對當前石油與天然氣的儲運基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有效保障油氣管道及儲運設施的安全,務必要對當前技術進行不斷研究。
關鍵詞:油氣管道;儲運設施;安全保障技術;展望
引言:現階段為了提升油氣管道事故防控以及應急技術和管理水平,進而確保國家的安全,國家著重研究了“油氣長輸管道及儲運設施檢驗評價與安全保障技術”項目。這個項目為了給油氣管道以及儲存設施提供安全保障,并且比較詳細的分析了油氣管道以及儲運設施損傷和事故處理系統等方面。不同的項目有關的科學技術也各不相同,現階段依據油氣管道以及儲運設施防災減災為基礎,進行討論理論研究,技術研究,裝備研究和工作研究工作,進而成立油氣管道以及儲運設施安全保障系統,進而增強管道以及儲運設備的安全管理水平。
1、當前油氣管道及儲運設施的安全保障技術現狀
1.1 運輸過程損耗嚴重
在油氣的實際運輸過程中,從油氣的生產,到隨后的存儲,再到最后的終端使用,通常在儲運環節會經歷從油田到煉油廠再到使用者的漫長過程。由于整體過程十分復雜,需要加以控制管理的環節數量較多,加之在各環節運輸都會存在一定的油氣損耗。因此,借助油氣罐等運輸工具進行儲運與轉運,各個步驟都會有所蒸發浪費,無形之中增加了天然氣的泄露風險。若運輸當中一旦出現破損,損耗能量也就會隨之增加,無形之中增加了事故的發生幾率。基于當前的儲運工作而言,不僅無法實現理想的運輸效果,同時也對其安全造成嚴重影響。損耗能源越多,危險因素也隨之升高。因此,若想有效降低油氣儲運過程的損失,就要對當前的儲運設施與技術進行全面改造與升級,切實減小國家經濟負擔,以此實現我國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2 油氣儲運存在的安全問題
由于天然氣以及石油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儲運的過程中,就很大可能出現揮發的現象,進而導致天然氣或者石油出現損耗的情況。如果在儲運的過程中,沒有及時發現油氣的損耗,導致油氣損耗逐漸疊加,那么所產生的損耗量也相當巨大。并且油氣中蘊含豐富的化學元素,這部分化學元素都具有易燃易爆以及有毒的特性。基于此,在儲運油氣的過程中,就需要不斷對其進行加熱,如果運輸過程中,出現問題,則很可能導致出現火災或者爆炸的情況。
2、油氣管道儲運問題的解決方法
2.1 落實安全維護工作
在油氣的儲運過程中,有關人員應定期對儲運管道進行檢查與維護,并及時發現問題,避免其遭受更嚴重的損壞。對于發生隱患的管道應及時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規避冒滴現象發生。同時制定科學有效的技術處理方案,切實提高管道的密閉性能,將儲運安全檢查落到實處。針對電力線路而言,應做好保護工作,避免由于短路而引發火災與爆炸事故,將防雷防爆措施合理安裝,并對其進行全天候監控。在安全保障技術的發展歷程中不斷探索創新,力爭在突破技術難題后實現管道建設的技術革新,以此保證儲運管道的安全運行。
2.2 建立健全管理機制
為了有效提高油氣儲運管道的安全指數,并切實提高儲運效率,企業管理者應給予高度重視,并切實建立健全管理機制,真正將管理工作落實到各個環節中,強化人員專業技能與安全培訓,從理論知識入手,切實提高工作人員的實際操作水平,豐富其專業工作經驗。通過管理機制的建立,配合一套完善的獎懲制度,有效調動人員的參與積極性,切實提高其責任意識。保證各崗位人員職能與責任的落實,并給予員工充分的精神與物質獎勵。建立責任追究機制,一旦出現問題,直接對責任人進行追責,以此增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并站在管理層的角度強化責任風險意識,保障油氣的儲運安全。
2.3 對于油氣管道的防腐保護
只有耐腐蝕性較強的管材才可以應用至設計油氣管道中,同時還應該在涂刷管道的時候在管道的內部以及管道的表面刷上一層防腐層,同時該應該將陰極保護設立好,平日里的監管力度也要增加,隨時對油氣管道是否存在腐蝕問題進行檢查,發現管道出現問題時要及時上報,以此來保證防腐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也保證管線能夠始終完好工作。
3、油氣管道及儲運設施的安全保障技術的未來展望
3.1 熱油管道流動保障技術
熱油管道輸送油氣過程中,如果使用的方式不具備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則會對導致管道出現沉積的情況。如果情況相對較為嚴重,還會對管道中的油氣流動產生不利影響,進而阻礙油氣儲運工作的順利開展。一般情況下而言,在采用熱油管道技術輸送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就會采用熱油管道流動保障技術,不僅能夠有效保障熱油管道的正常運行,還能夠保障管道避免出現沉積的現象。為了能夠有效促進油氣儲運事業的高效性發展,就需要從根本上解決管道的流動問題。另外,在對原油管道進行處理時,相關的技術工作人員,為了能夠有效保障發揮積極作用,提高保障控制工作的高效性以及合理性,通常會采用數據模擬形式,或者采用試驗模擬等多種形式,進而使得油氣運輸工作能夠正常運行。
3.2 多項混合運輸技術
通過數年的研究證明,在管道內進行成品油運輸期間,由于石油品質不同,接觸面上可能會出現一層混油,加之管道材料的差異化,其所形成的混油量也有所區別,這就極易導致成品油質量無法達標。近年來,我國技術人員針對管道的變徑與切割技術開展了深入討論,并設置了專門的方程組。通過數值計算的方式對其進行深入分析,以期找尋完善與優化方法,從而在油品提高的基礎上,實現企業利益的進一步增長。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已經在油氣儲運方面得到了顯著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們依然需要對該行業的安全保障技術進行不斷總結,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創新與發展,通過建立專業化的高精尖團隊,推動油氣管道建設工作的穩定發展,以此保障儲運設施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鄭洪龍,黃維和.油氣管道及儲運設施安全保障技術發展現狀及展望[J].油氣儲運,2017(01):1-7.
[2]趙靜,倪善鑫.油氣儲運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探討[J].中國石油石化,2017(0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