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丹
(開封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開封475000)
截至2019 年10 月10 日,開封市現有“四證”(生豬定點屠宰證、防疫條件合格證、新版排污許可證、營業執照)齊全且通過非洲豬瘟實驗室驗收的生豬定點屠宰企業有8家(表1),其中年屠宰量20萬頭以上的生豬定點屠宰企業5家,年屠宰量15萬頭以上的生豬定點屠宰企業3家。
非洲豬瘟發生以來,開封市屠宰企業積極配合政府部門采取多項措施全面強化疫情防控工作,確保生豬經檢驗檢疫合格后方可入場,嚴禁采購疫情區域及臨近區域生豬,配置各項檢驗檢疫和消毒設施設備物品,完善消毒設施設備,加強進出場人員車輛、隔離圈、急宰圈等的消毒。加強可追溯管理,確保生豬來源信息準確,確保生豬產品上可溯下可追。
2018 年1 月至7 月,開封市6 家屠宰廠的屠宰量較前年同期相比,均無較大變動。
2018 年8 月14 日鄭州雙匯出現非洲豬瘟疫情,鄭州劃為疫區被封鎖,生豬及生豬產品不得調出和調入,開封市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受疫情影響,8 月份屠宰量有所下滑,例如開封市開封福潤肉類食品有限公司8 月屠宰產量降至30 459 頭,與2017 年同期相比,下降28.85%,開封市中小型屠宰企業因所收購生豬基本均為該縣飼養場飼養,屠宰量受影響不大。到2018 年8 月22 日浙江確診非洲豬瘟疫情、8 月30 日安徽確診出現非洲豬瘟疫情,多地生豬屠宰企業產品調運受限,開封市生豬定點屠宰廠接到的產品訂單開始加大,屠宰量有所上升。9 月14日河南新鄉確診出現非洲豬瘟疫情后,開封市生豬產品調運僅限省內調運,各屠宰企業屠宰量大幅下降。例如開封市開封福潤肉類食品有限公司,9 月13 日疫情發生前,當日屠宰量為1 638頭,9 月15 日疫情發生后,當日屠宰量降至350頭。

表1 開封市生豬定點屠宰廠基本信息
2018年10月2日河南鄭州疫情解除后,開封市生豬產品調運不受限制,同時北京、上海、浙江等區域生豬產品需求量加大,因此開封市屠宰企業生豬產品訂單大量增加。例如開封市開封大紅門肉類食品有限公司8月份屠宰量為13 695 頭,9 月份屠宰量為11 466 頭,10 月增加至28 732頭,11、12月屠宰量繼續增長,2019年1月增長至126 403頭(表2)。

表2 開封市生豬定點屠宰廠屠宰量信息/頭
受非洲豬瘟疫情、環保、禁養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小型養殖場和散戶難以存活,大量出欄淘汰,生豬存欄量持續下降,出欄生豬價格上升,屠宰廠可宰生豬減少,屠宰量下降,生豬收購價大幅上升。非洲豬瘟發生前,生豬收購價約為10~12 元/kg,非洲豬瘟發生后價格持續上升,因生豬存欄量持續下降,到現在,生豬收購價最高上漲到34~35元/kg。
開封市生豬屠宰企業設計總產能為469萬頭,2018年養殖場總出欄量為340.08 萬頭,存欄量為245.74 萬頭(表3),屠宰廠總屠宰量為151.3萬頭,生豬出欄量可以滿足屠宰需求,還有富余。2018 年下半年,因非洲豬瘟疫情影響,一些抗風險能力較差的小型養殖場及散戶難以經營存活,生豬存欄量有所減少,同時國家政策從調豬改為調肉,但隨著非洲豬瘟影響的逐漸減弱,若養殖戶補欄的積極性有所增加,開封市今年養殖場出欄量應仍能滿足屠宰需求。

表3 開封市養殖場生豬存欄出欄量統計表
按照目前食品安全、疫情防控和行業自身發展的要求,開封市除了大紅門肉類食品有限公司外,剩余生豬屠宰企業設施設備的現代化程度還有待提高。應盡快實現屠宰方式、生產工藝、加工流程、經營理念的根本性轉變,進一步改造升級,促進開封市生豬屠宰企業生產設施設備現代化、生產標準化。
一是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推進企業改造升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豫政辦〔2019〕20 號)提出,要引導屠宰加工產能向養殖集中區布局,推進養殖、屠宰產能配套。鼓勵生豬養殖、屠宰加工企業推行“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品牌經營、冷鏈運輸、冰鮮上市”模式,大力推動豬肉供應由“調豬”向“調肉”轉變,由熱鮮肉向冰鮮肉轉變,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加快屠宰加工業升級改造,積極推進屠宰廠標準化建設,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解決中小屠宰廠點經營不規范問題,推進養殖、屠宰、加工、流通、消費等全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升級。
二是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做好屠宰企業動物疫病防控,督促屠宰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嚴把各個關口,落實入廠查驗、待宰靜養、臨床巡查、分批屠宰、規范屠宰、疫情報告、病害豬無害化處理、清洗消毒等制度,如實做好各項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