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娟,鄧 文,董俊偉,張栓玲,張婷婷,梁 旭
(1.河南省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南 鄭州450008;2.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
酶制劑作為一種綠色環(huán)保的飼料添加劑被應用于飼料中已有30多年歷史,其作用機理主要有:補充內源酶的不足,提高養(yǎng)分消化率;破壞植物細胞壁,消除抗營養(yǎng)因子;降低腸道食糜黏度,提高養(yǎng)分吸收能力,改善飼料利用率等。外源酶大多為微生物發(fā)酵產物,主要有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甘露聚糖酶、果膠酶等。復合酶是將各種單酶進行組合和復配,使其發(fā)揮各種酶的組合功效。在蛋雞飼料中添加復合酶制劑后,產蛋量增加,產蛋率、蛋殼厚度、飼料利用率均提高,已有相關的報道[1-2],但在降低能量的前提下,添加復合酶的報道相對較少。該試驗以玉米-雜粕型飼糧為基礎日糧,在降低能量水平的前提下,研究添加不同劑量的復合酶對蛋雞生產性能和蛋品質的影響,為酶制劑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提供參考依據(jù)。
蛋禽專用濃縮復合酶由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纖維素酶和果膠酶組成。
從同批出殼的商品代海蘭褐蛋雞中挑選出發(fā)育良好、健康的35周齡產蛋母雞800只,隨機分為5組,每組8個重復,每個重復20 只雞,試驗Ⅰ組飼喂玉米-雜粕型基礎日糧,試驗Ⅱ組在基礎日糧的基礎上代謝能降低0.42 MJ/kg,為負對照,Ⅲ組、Ⅳ組、Ⅴ組在負對照日糧的基礎上分別添加復合酶100 g/t、200 g/t 和300 g/t。試驗前進行1 w 的預飼期,將日糧逐步更換成試驗日糧,預飼期間記錄試驗雞體質量、產蛋量、蛋重等,計算產蛋率和料蛋比,經檢驗蛋雞體質量和產蛋性能與試驗前差異不顯著方可進入為期6 w的正式試驗期。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風干基礎)
飼養(yǎng)試驗在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養(yǎng)殖場進行,定時自由采食,乳頭飲水器自由飲水,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疫苗注射和日常管理,環(huán)境溫度15~25 ℃,光照14 ~16 h,每兩天清掃雞舍1次。每日7∶00、10∶00、15∶00分別記錄采食量,18∶00記錄各組產蛋枚數(shù)、蛋重,計算料蛋比,同時測定各重復組蛋重、蛋殼厚度、哈夫單位。
用SPSS 統(tǒng)計軟件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方差分析,用鄧肯氏法進行多重比較,試驗結果用平均值i 標準誤表示。

表2 復合酶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試驗Ⅰ組、Ⅱ組相比,Ⅲ組、Ⅳ組、Ⅴ組產蛋率均有提高,其中試驗Ⅴ組提高最多,相比試驗Ⅰ組提高1.38%,差異不顯著,相比試驗Ⅱ組提高5.85%,差異顯著;在平均蛋重、耗料量、料蛋比、軟破蛋率指標上,各組間差異不顯著,其中料蛋比方面,試驗Ⅴ組比試驗Ⅰ組提高2.74%,比試驗Ⅱ組提高8.19%。綜合看來,試驗Ⅴ組生產性能最佳,試驗Ⅱ組生產性能最差。

表3 復合酶對蛋品質的影響
由表3可知,在蛋形指數(shù)、蛋殼強度、蛋殼厚度和蛋黃顏色方面,試驗Ⅴ組均優(yōu)于試驗Ⅰ組和Ⅱ組,但Ⅰ組、Ⅱ組、Ⅲ組、Ⅳ組、Ⅴ組各組間差異不顯著;在哈夫單位指標上,試驗Ⅴ組比試驗Ⅰ組提高4.61%,差異不顯著,比試驗Ⅱ組提高16.91%,差異極顯著(P<0.01)。綜上,試驗Ⅴ組蛋品質最佳,試驗Ⅱ組蛋品質最差。
隨著飼料行業(yè)的發(fā)展,行業(yè)間的競爭也愈加激烈,為了節(jié)省成本創(chuàng)造更大的效益,越來越多的非常規(guī)原料被使用,而這些飼料原料存在抗營養(yǎng)因子多、安全隱患大等弊端。復合酶作為綠色高效的營養(yǎng)性添加劑在清除抗營養(yǎng)因子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如纖維素酶能將纖維素多糖的β-1,4葡聚糖水解為β-糊精,有助于動物對飼料的消化吸收;木聚糖酶能水解小麥、大麥等麥類作物中的木聚糖,提高其消化利用;甘露聚糖酶主要是分解餅粕類中的甘露聚糖,降低畜禽腸道內容物的黏度和排泄物中的水分,減少腸道中的微生物,增加豆科植物的營養(yǎng)價值。在玉米-雜粕日糧中添加酶制劑,對消除抗營養(yǎng)因子和有害物質、改善動物的營養(yǎng)狀況、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有很大作用。許多研究表明,日糧中添加酶制劑可有效改善玉米-雜粕型日糧的能量利用率,提高動物健康。趙敏等[3]認為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膠酶和纖維素酶對蛋雞日糧的離體消化能有改進,改進值分別0.544 MJ/kg、0.479 MJ/kg、0.334 MJ/kg和0.445 MJ/kg。有關專家分別在豬、肉雞和火雞等動物試驗中采用低能日糧添加甘露聚糖酶,結果發(fā)現(xiàn),動物生長率和飼料利用率與飼喂不加酶的高能日糧的動物相同,而加酶低能日糧組的飼料利用率顯著優(yōu)于不加酶的高能日糧組,加酶可對低能日糧的能量進行補償。該研究表明,日糧中添加酶制劑在常規(guī)日糧方面改善效果不如低能日糧效果明顯,說明酶制劑和營養(yǎng)水平具有互作效應,營養(yǎng)水平越低,加酶的效應越大。
復合酶在改善蛋雞生產性能方面也有很多報道,如宋連喜等[4]報道,在蛋雞日糧中添加0.1%的復合酶制劑可以使產蛋率明顯提高,料蛋比顯著降低。楊久仙等[5]等報道,在玉米-雜粕型日糧中添加復合酶制劑對蛋雞的生產性能略有改善。該試驗表明,在降低能量的情況下,添加復合酶在平均蛋重、耗料量、料蛋比、軟破蛋率指標上,各組間差異不顯著,但在產蛋率指標上,與試驗Ⅰ組、Ⅱ組相比,Ⅲ組、Ⅳ組、Ⅴ組產蛋率均有提高,其中試驗Ⅴ組提高最多,相比試驗Ⅱ組提高5.85%,差異顯著(P<0.05)。
衡量蛋品質的指標有很多,如蛋形指數(shù)、蛋殼強度、蛋殼厚度、蛋黃顏色和哈夫單位等。蛋形指數(shù)是描述雞蛋形狀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雖不影響雞蛋食用價值,但對包裝和運輸特別重要,合適的蛋形指數(shù)可減少破蛋和裂紋蛋的發(fā)生;蛋殼強度和蛋殼厚度是反映雞蛋抗破損能力的重要指標,對蛋品的新鮮度、經濟價值有重要意義;哈夫單位是衡量雞蛋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哈夫單位越高,說明蛋品質越好,主要受營養(yǎng)成分含量和組成成分的影響。研究表明,蛋雞日糧中添加酶制劑對蛋品質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萬振環(huán)等[6]在蛋雞日糧中添加復合酶后,蛋黃色澤明顯改善,哈夫單位有很大提高。原永海等[7]在飼料中添加復合酶后可顯著提高蛋殼強度及哈夫單位。溫超等[8]在飼料中添加復合酶后,蛋殼強度和蛋殼厚度均有所增加,哈夫單位也有所提高。該試驗表明,在降低能量的前提下,添加復合酶在蛋形指數(shù)、蛋殼強度、蛋殼厚度和蛋黃顏色指標上,各組間差異不顯著,但在哈夫單位指標上,試驗Ⅳ組比試驗Ⅱ組提高15.21%,差異顯著(P<0.05),試驗Ⅴ組比試驗Ⅱ組提高16.91%,差異極顯著(P<0.01)。
在基礎日糧能量降低0.42 MJ/kg的前提下,添加復合酶對蛋雞的生產性能和蛋品質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復合酶添加量為300 g/t時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