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后稅負成本將大幅增加,要建立合理的納稅籌劃體系來降低稅負。本文通過分析某公共交通運輸公司轉企改制后面臨的稅務籌劃問題,提出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具體的納稅籌劃方法,以期幫助改制后的單位有效防范稅務風險、降低稅負成本,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轉企改制;稅務籌劃;交通運輸業
一、引言
事業單位改革正在全國全面推進,且要求在2020年前全面完成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事業單位改制前絕大部分收入是行政事業性收費,屬于非稅收入;改制為企業后所有收入均屬于應稅收入,稅負將大幅增加,企業的納稅成本將成為企業全部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稅種更為繁多,稅務工作更加復雜,這就需要做好納稅籌劃工作,在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前提下幫助企業減少納稅成本,增加企業利潤。尤其對于公共交通運輸業,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是其主要稅種,如何結合行業最新稅法規定,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進行合理納稅籌劃,節約稅負,為企業改制后穩健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成為改制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轉企改制后面臨的稅務籌劃問題
(一)納稅人身份認定不同。
稅法規定:“個人、非企業性單位,不經常發生增值稅納稅行為的企業,即使年應稅銷售額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標準,也視同小規模納稅人。”轉企改制前該單位是事業單位,屬于非企業性單位,視同小規模納稅人,按征收率3%繳納增值稅、按應稅收入的7%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轉企改制后該單位是企業性單位,當年應稅銷售額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標準時,應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同時公共交通運輸業的一般納稅人可選擇一般計稅方法和簡易計稅方法計算繳納增值稅。下表為該單位轉企改制前后增值稅及企業所得稅稅率表:
(二)稅費負擔將大幅增加。
轉企改制前該單位稅費負擔較小,僅少量未納入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旅客過渡、租賃收入等需開具增值稅發票,需繳納增增值稅及附加稅和企業所得稅,轉企改制后該單位屬于企業性單位,主營業務車輛過渡收入將轉出行政事業性收費,所有收入屬于應稅收入,該單位稅費負擔將大幅增加。以2018年該單位的財務數據進行測算,汽車過渡收入和旅客過渡收入的增值稅假定選擇簡易計稅方法按稅率3%征收率計算,改制后稅負將大幅增加,不包括城鎮土地稅、房產稅、印花稅等稅負總計增加1943.87萬元,增幅為改制前的100倍,約占改制前凈利潤的29.24%,其中增值稅增加504.01萬元,城鎮維護建設稅等相關附加費增加60.48萬元,企業所得稅增加1379.39萬元。下表為該單位改制前后稅負差異表:
(三)稅務籌劃意識淡薄。
轉企改制前該單位稅費負擔較小,納稅計算較簡單并無納稅籌劃空間,無需進行納稅籌劃,因此該單位轉企改制前不重視納稅籌劃,更缺乏相應的納稅籌劃體系。辦稅人員專業知識儲備單一,長期主要從事從事業單位的非稅業務核算,對企業納稅籌劃的內容、方法缺乏經驗,不滿足企業納稅籌劃的需要。轉企改制后該單位稅費負擔將大幅增加,稅負的增加對該單位來說一份沉重的負擔,應稅收入種類、無疑增加稅務管理的難度,要求提高辦稅人員的稅務管理水平,建立完整納稅籌劃體系。
三、轉企改制后的稅務籌劃對策
(一)對增值稅進行納稅籌劃
該單位在進行增值稅納稅籌劃時,應綜合考慮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節稅的多少來確定最優方案,可從計稅方法選擇、供應商選擇及兼營行為三個方面來進行納稅籌劃在企業所得稅方面,。
1.計稅方法選擇的籌劃
該單位的主營業務為交通運輸業中的輪客渡服務,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以選擇一般計稅方法按交通運輸業9%計稅;也可選擇簡易計稅方法按征收率3%計稅,因此該單位應對比兩種稅率的計稅額,選擇綜合稅負最小的一種稅率來進行納稅籌劃。
若選擇簡易計稅方法,該單位渡費收入增值稅率是征收率3%,進項稅發票不可抵扣,即增值稅應納稅額=含稅過渡費收入/(1+3%)*3。若選擇一般計稅方法,過渡費收入屬于交通運輸業稅率為9%,進項稅發票可抵扣,即該單位過渡費收入增值稅應納稅額=含稅過渡費收入/(1+9%)*9%-可抵扣進項稅。該單位所涉及的可抵扣的增值進項稅主要來源是燃料、潤料、船舶修配件、辦公用品、固定資產,增值稅進項稅率為13%。假定年銷售額為A,能取得可抵扣進項稅的發票成本占年應稅銷售額的比例為X。不同計稅方法的相關稅負差異如下:
當A*(0.3218-0.3629X)= A*(0.2753-02592X)時,X=44.84%,即當可抵扣進項稅的成本占應稅銷售額的44.84%時,采用一般計稅方法和簡易計稅方法相關綜合稅負是相等的。當X大于44.84%,采用一般計稅方法的綜合稅負小于簡易計稅方法的綜合稅負,即當能取得可抵扣進項稅發票的成本費用占年渡運收入的比例大于44.84%時,應選擇一般計稅方法。當X小于44.84%,采用一般計稅方法的綜合稅負大于簡易計稅方法的綜合稅負,即當能取得可抵扣進項稅發票的成本費用占年渡運收入的比例小于44.84%時,應選擇簡易計稅方法。
以該單位改制前三年的數據進行分析,能取得可抵扣增值稅進項稅發票的成本占渡運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6.5%、30.19%、30.52%,均小于44.84%,因此該單位改制后應選擇簡易計稅方法計算繳納增值稅。若收入、支出預計有重大變化可以在36個月變更計稅方法。
2.供應商選擇的籌劃
公共交通運輸業納稅人若是小規模納稅人或者一般納稅人采用簡易計稅方法,均采用征收率3%計算繳納增值稅,進項稅額不可抵扣,不需考慮取得能夠抵扣的進項稅額來降低企業成本,因此在采購物資時要以相同質量價格低為標準,如果質量相當可以選擇從稅率較低價格較低的小規模納稅人處采購,可以降低相應采購成本。
3.兼營行為納稅籌劃
稅法規定:“兼有不同稅率或者征收率的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或者應稅服務的,應當分別核算適用不同稅率或征收率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因此應分別核算各種類型收入,避免從高適用稅率,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二)對企業所得稅進行納稅籌劃
該單位在企業所得稅方面可以利用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稅收優惠政策、業務招待費限額兩個方面進行納稅籌劃
1.固定資產籌劃
固定資產的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主要可以通過利用加速折舊稅收優惠政策的運用,包括縮短折舊年限、加速折舊和一次性扣除三種方法。企業所得稅法所稱可以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的固定資產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包括由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常年處于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按稅法規定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以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設備、器具,允許地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在稅前一次性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假設該單位在2020年購入躉船一艘,支付稅后2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10年,凈殘值為0,會計上按直線法計提折舊。稅法上可以采用與會計處理一致的政策,分年度計提折舊,每次抵減企業所得稅4萬元;也可以采用在2020年一次性扣除,抵減企業所得稅40萬元,與分年度計提折舊相比,企業所得稅減少36萬元,現金流增加36萬元。若采用一次性扣除,會計與稅法處理的差異將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但不會影響企業的凈利潤。采用不同方法影響企業所得稅額、現金流量的差額,具體計算如下表:
假設該單位資金成本率為10%,
企業所得稅差額的現值:-450000+50000*(P/A,10%,10)= -142750元
凈利潤差額現值:0
現金流量差額現值:450000-50000*(P/A,10%,10)=142750元
由此可見,兩種處理方式雖然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總額相同,但會導致當期所得稅繳納減少以后期間增加,考慮貨幣時間價值,采用一次性扣除可以少繳納企業所得稅142750元。
2.業務招待費籌劃
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業務招待費的范圍在會計制度和稅法中沒有給出明確的界定。在目前的稅務執行中,招待費主要是因為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而宴請、工作餐、贈送紀念品、旅游景點參觀費和交通費及其他費用、業務關系人員差旅費等開支。
(三)增強納稅籌劃意識和水平
公司的經營層、管理層及負責稅務工作的財務人員,要提高對稅務風險的認識,樹立依法納稅、合法節稅的納稅籌劃意識,防范稅務風險并合法節稅。財務人員加強稅務知識的培訓和學習,及時系統地學習稅收政策法規,全面了解籌資、投資、運營、利潤分配活動中的稅收政策法規,要各項財務活動中體現稅務籌劃意識。可設立專門的稅務籌劃崗位,培養精通稅務的專業人員,同時可以利用外部專業力量,如聘請專業的稅務咨詢機構對涉稅問題進行咨詢,全面提高公司的納稅籌劃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曉萌. 基于“營改增”的交通運輸業稅收籌劃問題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6.
[2]武一鳳.ZL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9.
作者簡介:
林燕燕,(1986,1-),女,湖南省岳陽市,漢,研究生碩士學歷,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稅務。
(作者單位:江蘇鎮揚汽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