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錫強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我國城市交通建設數量日益提升,軌道交通運輸安全是交通運輸中的重中之重。國內外都非常重視軌道交通運輸安全,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先進管理方法,強調整體安全和系統安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安全監控系統和設備日漸向系統化、綜合化發展,將全球定位系統應用于軌道交通運輸安全檢測及鐵路大型結構物安全檢測,采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為鐵路行車安全提供高效、堅實的保障;同時建立了專門的鐵路安全監察機構,不斷監測和檢查鐵路安全運營。
【關鍵詞】現代化城市軌道交通;運輸安全;管理模式
引言
在鐵路領域,衛星導航系統已應用于鐵路機車遠程監測、動車組無線傳輸及鐵路時間同步系統等多個業務系統。利用高精度對線路及站場施工作業人員安全防護進行監控,對調車機車跟蹤監控,實時準確地掌握其軌跡信息,提高了鐵路行業的信息化水平、智能化水平,提升了鐵路行業業務管理能力。衛星導航系統作為服務國家戰略實施、支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基礎支撐作用也越來越突出。衛星導航系統已采用密碼手段解決數據安全問題。該系統融合密碼技術,可以防止身份欺騙攻擊,防止重要敏感數據泄露、篡改。鐵路應用服務平臺屬于鐵路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的地基增強系統基準站數據及高精度定位終端的精確位置信息較為敏感,在網絡傳輸數據的過程中存在被竊取和篡改風險,在復雜嚴峻的網絡安全形勢下,加強鐵路數據安全傳輸、強化鐵路系統安全保障工程刻不容緩。
1事故教訓
(1)對事故進行系統性分析。一是分析事故,找管理漏洞,并迅速將“2019年2月22日庫爾勒站Z6508次事故概況轉發至各車務站段,對照自查,針對性地制定補強措施。二是以總公司組織修訂崗位作業手冊為契機,重新修訂完善行車崗位自控、互控和他控措施。(2)加強行車室管理。一是加強接發車崗位人員的檢查力度,重點檢查車站值班員、助理值班員、信號員基本作業標準落實情況。二是發揮安全生產指揮中心作用,督導站段采取視頻監控、語音監聽、微監回放和現場檢查等盯控方式,做好對行車室“兩紀”和作業標準的檢查,對于違章違紀行為及時糾正。(3)強化關鍵時間段盯控。運輸部指導站段切實執行干部帶班制度,加強安全生產過程管控,重點對交接班時間段、吃飯時段對車站值班員、信號員等崗位作業標準加強檢查指導。(4)充分利用設備保障安全。加快實施和推進車站CTC系統分散自律功能的開通,突出技防、物防的作用,不斷強化設備保障安全能力。
2綜合交通運行協調和應急指揮系統應用
市級綜合交通運行協調和應急指揮系統支持對市級交通行業現有各部門系統視頻及數據的接入,通過流媒體技術及接入網關將公路、海事、運管中心、公交公司、出租車公司以及高速路段的視頻圖像信息進行存儲、轉碼、轉發、顯示,通過統一數據接口和規范把各部門系統的數據信息進行接入實現集中監管和共享,同時平臺采用統架構,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整合的視頻和數據資源進行統一分化。
3人工智能技術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統中的應用
3.1車輛控制
首先是對車輛的控制,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這就使得人們對于汽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傳統的發展過程中人們更加重視汽車的性能,但是如今人們對于汽車的舒適性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汽車制造商在制造汽車的過程中應用更加先進的技術,不斷提高汽車的性能和舒適性,這樣才能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車輛控制中主要體現在自動導航車輛、對于懸架系統進行優化、不斷提高車輛運行的穩定性以及防震剎車系統等方面。根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在對汽車進行控制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技術主要是遺傳算法技術,通過應用該項技術具有許多優勢,不僅能夠從總體上降低汽車在運行過程中的能耗,同時還能大大提高汽車剎車系統的穩定性。在無人駕駛汽車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汽車的自動駕駛能力。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技術被應用在車輛控制中還主要運用了兩項技術,分別是:人工神經網絡和模糊邏輯技術。眾多先進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大大提高汽車的性能同時還能保證駕駛的安全性。
3.2道路安全及事故預測系統
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行駛安全,因此道路安全和事故預測系統成為了城市智能交通系統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對人們的安全出行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城市中汽車數量的增加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造成交通事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為主要的包括道路的實際情況,環境因素以及駕駛人員的行為因素。想要保證車輛運行的安全性則需要將重點放在道路安全和事故預測系統上,通過該系統能夠對車輛的整個運行情況進行系統性的分析,并且及時提出一些有效信息,這樣能夠有效避免一些交通事故的發生。在道路安全和事故預測系統中所應用的人工智能技術非常多,最為主要的是模糊邏輯技術,其次包括遺傳算法以及人工神經網絡。不同的專家學者在對道路安全及事故預測系統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所提出的研究方向是不同的,但是無論研究方向如何轉變,所依靠的人工智能技術都是以遺傳算法和模糊邏輯為基礎,通過對道路安全及事故預測系統進行完善能夠有效保證人們日常出行的安全性。
3.3加強和改善交通新業態監管
隨著技術進步和商業模式創新,交通新業態不斷涌現。比如,網約車就是近幾年出現的交通出行新業態,它既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需求和出行的便利度,又對現行的交通運輸監管體系提出了全方位挑戰。從這幾年對網約車治理的經驗看,對待交通出行新業態,既不能簡單沿用傳統管理辦法,用老政策管新問題,但也不能聽之任之,而是要有全新的監管理念、監管方法和監管政策②。比如適當提升涉及網約車資質和資格等事宜的立法層級;推動預期治理,健全公平競爭的審查機制和運行機制;加強對這些新業態的動態監測和協同評估;調動各方力量,實行社會共治與監督;利用大數據實施智能監管和信用監管,提高監管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3.4完善交通運輸應急保障體系
要緊密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特點,用好現有資源,立足長遠發展,以完善交通運輸應急體系為核心,提高應急保障能力為宗旨,實戰實用為目標,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科技創新力度,推進應急救援能力和安全風險監測體系的建設,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總體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要完善交通運輸應急管理體制機制,要加強交通運輸應急技術創新力度,要提升交通運輸應急救援能力,要建立健全行業系統安全風險和重點安全風險監測防控體系。
結語
總之,軌道安全管理一定要把樹立安全意識放在首位,利用先進技術對軌道安全管理進行管理,不僅可以節約資金和時間也可以規避風險,將極大地促進軌道安全管理。
參考文獻:
[1]張釗.城市軌道交通運輸安全管理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30):2768.
[2]夏天.城市軌道交通運輸安全管理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9):4180.
[3]陳劍.城市軌道交通運輸安全管理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1):3003.
[4]宋澤宏.城市軌道交通運輸安全管理探究[J].數字化用戶,2019(01):148.
(作者單位:臺州臺中軌道交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