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富勝
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辦學經費來源的多樣化,以及經濟形勢的變化,高校面臨的經濟業務越來越復雜。政府及資金其他投入者要求高校細化管理,重視辦學成本,注重資金的使用效率以提高辦學效益,這些變化和要求給高校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帶來新的挑戰。
韓俊仕(2016)首先研究了高校財務共享服務的構建基礎,從提高財務工作效率、財務管理水平和數據共享需要等方面研究了驅動因素,探索高校財務共享服務框架圖和模式結構圖。
李佳(2017)基于高等教育國際化(跨國分校)所產生的財務管理問題,提出建立高校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并分析了高校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的特點和優越性,提出了高校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策略建議。王先鹿、陳曉琳(2018)基于我國多模式和多城區辦學等情況,提出通過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從而將分散的和重復的基本業務從各成員中剝離出來,集中到一個學校整體的財務共享平臺,實現整體標準化、高效化、低成本的服務模式。
蔣莉平(2018)分析單個高校建設財務共享服務的優勢和面臨的困境,基于事項會計理論和“三庫”理論,就做好財務共享服務在高校的應用,對高校經濟業務事項分類和建立步驟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通過文獻回顧,學者們從不同角度研究了高校財務管理遇到的各種困難,分析了建設高校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所涉及的理論、影響因素,就如何建設提出了建議。但是,這些研究主要是圍繞解決一個高校展開了研究。為此,本文就充分利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規模效益、規范效益和協同效益,服務同級預算級次的眾多高校所需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進行探索。
梳理現有的研究和財務共享實踐,根據服務主體和服務對象的關系,開展財務共享服務主要有五種模式,分為基本模式、市場模式、高級市場模式、獨立經營模式和“眾包經營”模式。根據河南省省屬高校財務管理的轉型需要和相關利益者的需求,結合以上模式的特點,可以選擇高級市場模式,即由省級教育主管部門委托一所具有區域條件、場所條件、財務管理水平條件、信息水平條件和承接意愿的省屬高校依據本校財務機構,建設省省屬高校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與省教育主管部門和省屬高校簽訂三方協議,明確方面權責利,充分利用委托高校的現有人財物條件,并將該項目列為教育信息重大建設項目,爭取財政資金支持,減少現行體制機制方面的建設和運行成本,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減少困難。
根據研究按照高校財務業務的規模化、自動化、標準化、管控要求、非接觸等條件,可以將預算管理模塊、合同管理、人員經費模塊、會計核算模塊、資金管理模塊、固定資產管理模塊和電子檔案模塊等委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處理,而現有財務人員向業務財務和戰略財務轉型,即向服務一線業務,實現“業財融合”,同時服務學校發展戰略,參與學校發展戰略的制定,制定和實施財務戰略,通過績效管理等手段,將服務一線業務和落實財務戰略融為一體,變事后管理為事前參與、事中服務和事后反饋,從而實現對學校發展戰略的支撐。
依據本文研究,探索建設服務省級教育主管部門預算管理范圍的省屬高校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結構框架(見圖1)。本結構框架主要分為五個層面,一是用戶層,主要是解決該體系服務的對象,包括高校、教育主管部門、財政部門、監管部門和其他;二是應用層,主要是解決該系統能夠提供哪些核心應用功能,包括預算執行監控、資金運行管理、合同執行管理、會計信息質量監控、會計電子檔案管理;三是服務層,主要是解決系統程序所具有的底層服務功能,包括用戶信息標準化服務、業務數據標準化服務、數據查詢索引和其他基礎數據標準化問題;四是數據層,主要是解決數據的存儲、安全和聯結問題,包括云服務數據中心、數據異地備份、數據安全保護和第三方服務數據聯結等;五是業務層,主要是解決可以提供的業務共享服務,包括預算管理、人員經費管理、會計核算、資金結算管理、合同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和電子檔案管理等;六是基礎層,主要解決面向具體服務對象所需的基礎條件支持,包括互聯網、職能終端、移動設備APP和影像掃描設備等。通過以上六個層面的建設,就可以構建一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滿足框架所包含的業務處理所需。

圖1:高校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框架
本文以高校財務業務量最大的日常經費報銷為例,探索設計了初步的業務處理流程。首先有業務部門發起業務報銷申請,該部門獲得授權的人員登錄財務共享服務報銷平臺,在規定的報銷項目下和預算額度內,填寫規定的報銷信息,并上傳電子化的附件信息(例如發票、合同、中標通知書以及其他),如果涉及合同,在合同欄檢索出已經生效的合同信息;然后該信息被發送至需要有審批責任和權限的人員,并有手機短信提醒;審核完成審核后信息流轉至財務部門審批,同時財務部門可以設置監控條件,對一些報銷業務進行提醒或者攔截;此后該信息流轉至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會計處理系統,有系統根據設定的規則分配到業務人員處理,然后流轉至復核人員復核;此后,該信心流轉至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資金結算系統,并自動生成支付所需收款人、銀行賬號和開戶行以及轉賬摘要備注等信息,該系統業務人員核對后確認生成支付令,經過復核人員復合后,直接發送至結算銀行網銀系統進行支付,支付成功后,反饋支付是否成功信息,并自動附上銀行電子回單。以上業務完成后,所有信息合并生成一張電子記賬憑證,并附上所有電子化附件,從而形成電子檔案。在以上過程中,業務發起人、審核人員和財務部門人員都可以隨時查看業務處理進展情況。

圖2:高校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業務流程——以費用報銷為例
面對復雜的內部和外部原因,高校財務管理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而財務共享服務的理念和實踐為高校財務管理轉型提供了借鑒。本文在通過文獻回顧,梳理在高校財務管理轉型方面的研究,分析了通過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為特定范圍的高校提供財務共享服務的驅動因素,認為可以通過財務共享服務,為高校財務管理轉型、提供高校財務管理水平、滿足相關利益者的需要,從而解決目前的困境;然后本文構架了包含用戶層、應用層、服務層、數據層、業務層和基礎層六個層面的財務共享服務框架體系,并以經費報銷為例,設計了業務流程;為研究和探索建設高校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提供借鑒和參考。